星云大师《做什么样的人》 修学指导“星云大师《做什么样的人》”。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做人,应该为自己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也应该把自己塑造成别人效法的模范。如何让自己成圣成贤呢?我有六点意见:一、要像一面镜子,自我观照:一般人都只看得到别人的错误,却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因此需要一面镜子,从镜子里透视自己,观照自己,改进自己。... 修学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0 浏览
佛的无奈 修学指导“佛的无奈”。一般人总以为佛陀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想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其实,佛陀也有无奈的时候。有一个坏人名叫干达多,一生作恶多端,唯一做过的一件好事,就是有一次走路的时候,看到一只蜘蛛,本来一脚要踏到蜘蛛身上,可是心念一转:这一脚踏下去,蜘蛛就死了。由于当时生起一念的善心,赶紧收起将要跨出的一脚,于是救了蜘蛛... 修学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斗对奇趣 修学指导“斗对奇趣”。一天,适值大雪,苏轼独自一人在杭州太守府房里一面吃鱼喝酒,一面填词。为了推敲一个句子,他停下筷子眺望着窗外的雪景。忽然,他发现佛印不声不响地踏着雪,朝自己的书房走来。“残渣余肴,杯盘狼藉,怎好用来待客?”想到此,苏轼赶忙把鱼、菜盘子放到一个书架顶上,又连忙收藏起酒具,装出一心一意推敲词句的样子。谁知... 修学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慧律法师《宽恕别人∵升华自我》 修学指导“慧律法师《宽恕别人∵升华自我》”。犯错是平凡的,宽恕是一种超凡。宽恕,是人类的一种美德,宽恕的本身,除了减轻对方的痛苦之外,事实上,是在升华自己。因为,当我们宽恕别人的时候,我们反而能得真正的快乐。假如我们看别人不顺眼,对别人的行为不满意;痛苦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一般人说:“我恨你”,但是你恨对方,对方也许并不知情。因为不知情,他... 修学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2 浏览
侵损常住的罪最重 修学指导“侵损常住的罪最重”。这个常住,就是寺院。什么叫「侵损常住」呢?侵损常住什么东西呢?饮食,吃的东西;财物,常住的财物。所以没有出家的人在庙上住,一定要给供养的。你没有给供养,譬如住了几天,或者住了一个时期,就这么走了,也不供养常住一点钱,这就叫「侵损常住」,将来会堕地狱的。怎么叫不侵损常住呢?譬如在庙上住,照样拿和在其它... 修学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0 浏览
对面不识佛菩萨 修学指导“对面不识佛菩萨”。以前中国有个杜顺和尚,他收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跟着他学佛法。他有时讲经说法,有时教人打坐参禅,有时教人念佛,用种种的方法来教化众生。他这个出家的徒弟跟着他十多年了,天天都对师父的行为很注意,看看这个师父到底是个什么,是不是菩萨?是阿罗汉呢?或者是佛啊?注意观察这个师父,跟着师父学佛法,学十多年,觉得... 修学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慧律法师《我心深处-给祖国大陆佛弟子的一封公开信》 修学指导“慧律法师《我心深处-给祖国大陆佛弟子的一封公开信》”。祖国大陆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尊敬的大和尚、大法师、比丘、比丘尼,各位尊敬的居士大德以及所有佛弟子们:两岸通邮,让我们鱼雁往返时相交流。两岸通航,让我们跨越海峡缔结法缘。两岸破冰,是本世纪最大的历史见证。两岸团结,是全世界无可撼动的惊人力量。以修行者的立场,首先感恩所有致力于两岸和平的领导人,让众生免... 修学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2 浏览
昙影法师《说僧过恶·犯大重罪》 修学指导“昙影法师《说僧过恶·犯大重罪》”。佛陀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恶,其人即违犯无量重罪。“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三、佛陀告诉天藏大梵天说:"复次大梵!若有依我而出家者,犯戒恶行,内怀腐败,如秽蜗螺,实非沙门,自称沙门;实非梵行,自称梵行;恒为种种烦恼所胜,败坏倾覆。如是苾刍(比丘)’虽破禁戒,行诸恶行,... 修学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3 浏览
净空法师《了凡四训》 修学指导“净空法师《了凡四训》”。各位同学,大家好!这次接受凤凰卫视的邀请,来跟大家谈谈《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我在二十六岁,刚刚接触佛法,第一本念的书;它对我的影响非常之大,可以说影响了我一生。这部书,我对它非常爱好,也常常读诵,也讲过不少遍。过去所讲的跟现在所讲的,当然在境界上有些不同,但是往年所讲的依旧可以做参考。了凡先生姓袁,... 修学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2 浏览
文珠法师《理性感性与觉性》 修学指导“文珠法师《理性感性与觉性》”。今天的讲题,是理性、感性、与觉性,可分三点来说明:一、三性的原理何谓理性、感性、与觉性?理性,指众生追求事物真理的智慧,故又名理智。感性,是众生受外界事物的感染与冲击,发生内在情绪的变化,导致或苦或乐的感受,纯是情感作用。觉性,指众生本具的佛性,属于天然的理体,亦是诸法的实性,原本灵明觉照,因名觉性... 修学指导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