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宗教很快就会消失,其实并不如此。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没有尽头,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所以永远会存在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的认识的有限性的矛盾,所以永远不会消失,一旦消失了,世界也就不存在了。

存在着许许多多未知的甚至是永远不可知的根源。这些根源就有可能导致宗教的信仰。从哲学上讲,偶然性和必然性是一对矛盾。如果所有事情都是必然的,就会导致宿命论。必然性通过许许多多的偶然性来体现。偶然也会影响必然的发展趋势和轨道。因为偶然性的存在,使得许许多多的事情让我们不会把握,所以产生了许多不可知的事情。

如果偶然性发生在别人身上,你可能会说许许多多的风凉话。但是如果发生在你身上,这一刻你就会想很多很多的事情。比如正好飞鸟经过,拉了一泡屎,落在你头上。如果有佛陀作风,当然很好;但是对于凡人而言,则不然。

涉及到命运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生来富贵,有的人生来贫贱。佛教的解释是:前世造孽做了许多好事情。这是从必然性的角度来讲的。不过,也不尽然,从唯物主义讲就是偶然性,花瓣落下时,一阵风吹过,落下金褥子上的花瓣就是投生在了富贵人家。

所以,在落实宗教政策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宗教有长期存在的理由。有基于人性的根源。正常人都会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精神、心灵的现状),都希望有所提升、有所超越,都是对于神圣的东西有所向往。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都希望依赖一种超自我的力量来支持它。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并不是科学发展了,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事实证明,科技的高度发展并没有完全取代宗教,反而在某些方面,激发了宗教的需求。不仅仅人们的身心被市场经济化的社会、科技化的环境弄得疲惫不堪。所以,现代社会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其迫切性比以往更甚,有宗教方面的需要。当年,***功出现以后,有科学家讲,之所以有***功,是因为科学普及的还不够;如果科学足够发达了,就不会有***功了。事实上这个说法不符合科学家的作风。科技越是发达,人们越需要人文的关怀,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宽慰。

∵∵很庆幸的是,这些年来,党和***、学术界普遍认识到宗教存在的长期性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正确面对宗教:

首先,宗教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文化,而且是现实的、活生生的文化;

其次,宗教是一种道德体系,它有助于社会上的人的精神生活的建设,有利于人们的心灵的成长。于是,才开始真正地落实宗教信仰的政策。希望宗教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但是,在我们现实的社会政策之间,宗教要做到这一点,还是很难的。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允许宗教走向社会,可是我们现行的政策是不允许宗教随便走向社会的,因为我们现行的政策规定,宗教只能在宗教场所进行活动。

∵这就是一个问题,一个矛盾。有没有办法来解决这个矛盾呢?有,让社会走进宗教。那就敞开寺庙、道观的大门吧。有这样一些例子,证明佛教是在发展的:(1)十几年前,柏林寺举行生活禅夏令营;而到今年,已经有二十多家寺庙举行这样的夏令营。(2)寺庙,1997年,寺庙13000座;至今的8年里,至少又增加了2000座以上。而且寺庙的规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柏林寺,以前只有唐朝留下来的赵州河上的一座塔,而至今它已经发展成为华北地区相当具规模的佛教道场。(3)佛学院。以前只有中国佛学院、闽南佛学院等几所,现在至少40所。(4)佛教杂志。中国佛教协会办的《法印》,后来陆陆续续地《禅》、《台州佛教》,现在还出现了专门性的研究性的学术刊物,如上海龙华寺的《华林》。(5)传法手段上,有了佛教的网站。(6)佛教经典的印刷。刚解放时,要找到一套《大藏经》都非常不容易,也正因为这个原因,1979年,我和同事一起编了一套《中国佛教思想选编》,到了1989年,情况已经大变,现在很多寺庙里都可以找到很多套、很多种《大藏经》。(7)信众。北大禅学社成立至今已延续十多年。这些都能够说明佛教的发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对佛教要有一些正确的认识。有些人认为自己念过一些佛经,对佛教已经认识了。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曾经有一位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与我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感触很深:“现在有很多很有文化的人,信了佛教以后变得没文化了。”这说明很多人没有正信。佛教是一种理性的宗教,是一种充满人文精神的宗教,是一种依靠智力来解脱的宗教。其他很多宗教的人文关怀是通过神灵的形式来表达出来的,而佛教不然,是通过人的自力(自己的力量)。所以,佛教从某种角度上讲,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来超越生死、超越自我的宗教。这不是为佛教辩护,我们可以通过佛教的教理等来看。

∵∵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产生于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它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呢?是怎么应运而生的呢?在当时的印度,佛教是以一种异端的形式出现的。印度是一个非常具有宗教情感的民族(宗教具有全民性,如婆罗门教,把人分为四大种姓,其中婆罗门阶层是最高贵的,他们提倡的就是婆罗门教,占统治地位),又是一个非常富于抽象思维的民族(印度的软件在全世界最发达)。事实上,到现在,印度还有印度教、锡克教等,其中,印度教占主导地位,非常发达,从信众上讲,它是世界上第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印度教的信众相当虔诚,吃全素,连鸡蛋都不吃。

∵∵佛教讲到因果关系的时候,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事情。但是,佛教认为印度教的因果关系是错误的:邪因论和无因论。A、邪因论:(1)把它归结为一个神,神产生一切、决定一切,决定你一生的命运。如印度教中的贱民,上公共汽车时看到有高等种姓的人在上面,他就不上去。(2)有些东西是永恒在存在在那里。B、无因论。通俗地讲,即偶然。事物之间没有因果的关系,都是自然而然地在那里出现。佛教认为印度哲学原来讲的因果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思维方式也是有问题的,偏于常见(永恒)和断见(没有连续性)。

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因果的。这种因果关系不是外在的,这是每一个生命体自己的行为、言论、思想所种下的因,然后结出果来。这就是业和报的关系,身口意三业,完全是一种内在的,没有外在的神或不可知的力量。所以,佛教认为人是可以掌握、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改变了自己的身口意,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如《了凡四训》,袁黄写给儿子说,命是由己造的。如果按原来算好的命运去度过一生,就会宿命。

∵∵你应该怎么来超越生死、超越自我?那就要改变新因,来造新果。佛教有两句话:“自作自受”,“自信自度”。所以,佛教在印度产生的时候,和当时正统的思想是抵触的。因此,它不断受到当时正统思想的挤压,这种正统思想对佛教也有很多影响,同时,佛教对正统思想也有很多影响。

∵∵佛教中有两个概念:佛、菩萨。佛,是一个音译的词,最初翻译为浮屠,后来佛图,慢慢成了佛。浮屠的意思是觉,在原始佛教中,佛只有一个人即释迦牟尼,因为释迦牟尼是一个觉悟的人,由他的觉悟再去开导别人。释迦牟尼有十个称号:世尊(世间所尊)、两足尊(被人所尊敬)、人天师(人界和天界的老师)等,所以都是没有神的味道的。菩萨,也是一个音译词,由两个词组成:菩提萨埵。菩提是觉的意思,萨埵是有情的众生,所以菩萨是觉有情的意思。

从大乘佛教开始,就有了不同的佛,有过去佛(过去有七佛)、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佛)。不仅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还有十方佛,如西方的阿弥陀佛、东方的药师佛等。大乘佛教再发展到后来,又出现了所谓的密教。在早期的佛教中,没有佛、菩萨的塑像。到公元1世纪时,才开始有。现在有很多考古证据证明,印度的很多菩萨造像受到希腊的影响,《那烂陀经》中就记载着希腊王的很多事情。在中国有两部影响很大的经典:《金刚经》和《维摩诘经》。维摩诘是一个大居士。《金刚经》里面一位菩萨的名字都没有,到《维摩诘经》中就很多了,某一部中就有33位菩萨。中国的四大名山就是四大菩萨的道场:五台山,文殊菩萨,表征佛教的大智慧,所以被称为大智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表征佛教的实践精神,所以被称为大行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佛教的慈悲精神,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佛教的愿力,大愿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其中,慈悲可以说是佛教最根本的精神。但是慈悲不是说一般的同情心,你有苦难了,我伸出手来救助你,这只是表面上的,还不行;要从根本上消除你的无明和愚昧。悲智愿行,自觉觉他,自度度人。大乘看小乘,是“自了汉”,只顾自己到彼岸去。大乘佛教是要度众生都到彼岸去。这就决定了大乘佛教的发展既是出世的,又是入世的。

所以,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冲突的。(1)出家,既不事君又不事家,不忠不孝。(2)削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3)没有子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4)“自作自受”、“自信自度”,是个人的事情。但是中国是讲父债子还,父母积阴德,子女受福报;父母做坏事,子女就遭殃。中国要考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出家和不出家并不是信佛的标志。在不出家的居士中,可以出现像维摩诘(男)、胜鬘夫人(女)这样的大居士,虽然都是在家居士,但是他们做的都是出家的事,都是度人的事。当然,要维持慈悲这样一种思想,就必须要借助于一定的组织和形式。因此,出家众也被称为住持僧。虽然说佛教的精神不在于出家,但是出家也是一种献身。现在有人讲儒学不是宗教,但是我可以讲,儒学要生存下去,也必须要以宗教的形式。在韩国,儒学是以宗教法人资格的身份注册的。这些年来,我一直有这样的想法,我们的儒学已经没有载体了。

佛教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和中国传统文化完全融合在一起了,至少从宋代起就已经是这样了。净空法师,几经周折,在***、新加坡、加拿大都发展过,现在又在澳大利亚发展。今年4月,他办了一个讲习班,讲读《弟子规》,全世界有300多人去参加。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大的影响呢?现代社会中,我们已经连一个做人的基本素质都不是很清楚了。怎么样来维系家庭的和谐?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大乘佛教把出世和入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近代以来,很多高僧和居士都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口号:“以出世心,做入世事。”佛教肯定是要出世的,所以首先要有一颗出世心,然后再去做入世事。佛教最喜欢的花是莲花,为什么?出污泥而不染。要开出这样一朵洁白的莲花,它的根子要在五浊世界,即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污浊的东西。净化心灵,再去净化这个社会。所以,从这点来讲,佛教与儒家有所不同,儒家讲“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我们现在正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所以佛教的发展也是很不平衡的。有很多年轻的法师在成长,同时,也不可讳言地看到佛门中的很多污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洗刷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人品),是名佛教。”求人求神不如求己。根本的问题就是开发你的智慧。佛教有一部着名的经典叫做《法华经》(《妙法莲华经》)。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讲因缘(比如,要偷一件东西,如果没有马大哈的人,小偷也偷不着),因缘有聚有散,事物有生有死,所以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永恒的。它是连续的,但是它不能永恒,这用佛教的话来讲,叫做“无常”。没有独立的自信,即“无我”。“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有一个人喝茶,喝到茶凉,悟到了:求不得也苦,舍不得也是苦;爱别离、怨憎会也是苦;所以到处都是苦,而我们还要抱住不放。《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一闪即过,所以要抓住当下。立足现实,抓住当下。所以,佛教最讲究真现量。

把握住了,用禅宗的话来讲,就是“日日是好日。”佛教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它的核心是实践。

我送给大家三句话:

(1)“做本分事”。现在往往大家对本分事不太满意,但是本分事中有你的愉快也有你的伤心,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成功了你喜悦,失败了你懊恼,但是都不要过头。只有做好本分事,才能给自己创造不断磨炼、不断给人赏识的机会。踏踏实实做好本分事,你就在给自己创造机遇。才能和机遇的关系。

(2)“持平常心”。最简单就是不计名利,不计得失,不计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我该自己做就自己做。苏东坡写诗“八风吹不动,独坐紫金莲。”法师评价“放屁”。苏立即坐船去见法师,可见没做到“八风做不动”,“一屁就过来了。”饥来吃饭,困来及眠。这也是修行。很多人吃饭时百般思量,睡觉时千般计较。虽然是平常心,但是最高的要求。

(3)“成自在人。”烦恼是自寻的。有的人说是别人看不起我,其实,你管他看得起看不起你,只要你自己看得起自己就行。要自信,要自强,要自立。整天碰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但是他们都不能把你的心给牵住。有的人与人交往,会想他以前对我怎么样,我该怎么对待他,这样分别心就起来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