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里面有一个故事,释迦牟尼佛有一个弟子叫做二十亿耳,有一次,这位***诵经的时候很悲切、很激昂,释迦牟尼听到了就对他说:“你诵经这么悲切,心中一定有很多烦恼,为什么起这些烦恼呢?”二十亿耳***说:“世尊,我出家修行很久了,看到别人得到三昧、证了禅定、乃至于成道、证果,而我不但没有成道、证果,连三昧都得不到,所以自己觉得很悲伤,心也静不下来,诵经也诵不下去了,请世尊慈悲开示。”释迦牟尼就应机施教,问他:“你没有出家以前是做什么行业?”二十亿耳***说:“世尊,我没出家以前是弹琴的。”佛就问他:“好,我现在问你,怎么样把琴弹得很好?如果琴上的弦太松了,有没有声音?”二十亿耳***回答:“世尊,弦太松了,根本没有声音。”“那么,把这个琴弦上得很紧,声音好不好听呢?”***回答:“世尊,弦太紧了弹出来的调子也不好听,甚至弦还会断掉。”于是佛说:“我们修行也是一样,心不能太紧张也不能太懈怠,太紧张容易生无明、起烦恼,反而定不下来;太松了,这个心又容易懈怠、散漫。所以,我们的心应该保持不松不紧,诵经的时候也是这样子。”

子曰: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孔子说:聪明人往往会把事情做过了,愚蠢的人往往会把事情做不到位,做事要既无过之也无不及。把事情做过了,往往是为了加快的达成目的,而表现出的言行举止的不恰当。有的时候事情做过了反而会增加达成它的时间,这叫欲速则不达,过犹则不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