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寺院定位∵∵促进社会和谐∵

◎∵本∵刊

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佛教梵刹林立,香火旺盛,信众如云。但在这种繁荣的景象之下,受经济大潮的影响,某些寺院的发展迷失了方向,甚至出现了“香火旺而道风衰,信众多而正信失,梵刹盛而佛法微”的现象。寺院本是宗教活动场所,是三宝住持之圣地,是佛教四众弟子学修佛法、弘法利生、净化人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中心或平台,竟出现这样的现象,不能不引起广大有识之士的忧虑。

国家宗教事务局王作安局长指出:“这些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不良风气,对佛教界产生了一定冲击和影响。道风问题随之而来,并有扩大之势。道风问题不仅关乎佛教的形象与声誉,甚至直接关涉佛教的根本与命脉,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中国佛教协会和各地佛教团体要严把出家受戒关,经常性地开展道风教育和培训,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扭转市场经济环境下佛事活动的商业化倾向,不断纯洁僧伽队伍。”

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认为,寺院应当具备“三境”,一为“净”,二为“静”,三为“敬”,这是当代佛教寺院建设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在谈到寺院定位时,认为:“寺院本应更多发挥宗教方面的作用,净化人间,促进和谐,但现在却常常与旅游、经济、接待等方面紧密结合,自身宗教方面的功能和空间遭到冲击。……如果宗教的世俗成分越来越多,神圣性消解了、特殊性失去了,那么宗教对社会的价值、对大众的吸引力也就不复存在了。”

由此可见,寺院的性质和功能一旦错位,不仅自身建设搞不好,更谈不上如何和谐社会了。去年12月29日,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主办了“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大陆佛教界共有198所宗教活动场所获得了表彰。这表明,党和***对于和谐寺院的建设充满了期待。

作为佛教徒和在寺院中修行、生活的一份子,我们应当继续巩固创建和谐寺院的成果,明确寺院定位,更加爱护我们的寺院,用更合理、更人性化、更佛教化的方式加强寺院管理和寺院建设。不仅把寺院建设成一个让世人了解佛教历史、感受佛教文化的实物载体,更要把寺院建设成一个净化人心、和谐社会的精神港湾;不仅把寺院发展为弘扬正信的宗教活动场所,更要把寺院发展为佛教界开展教育、慈善、对外交流、文化传播等活动的重要平台。让寺院永葆清净、信众广沐正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我们佛教界应有的贡献。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