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论菩提心是普贤行愿的实践依据

——以《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为例

杨丽芬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重点讲述了普贤行愿的实践项目,而华严祖师澄观与宗密所注疏的《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以下简称:《别行疏钞》)则依据华严圆教的义理,进一步阐发出普贤行愿蕴含的实践内涵。本文将从行愿的依据中开展出菩提心为普贤行愿之初发心关键,由此展开以下三个要点:一是作为行愿实践之本源的菩提心;二是两重意义的菩提心实践;三是作为行愿实践之动力的自力与普贤力。

一、菩提心是普贤行愿实践之本

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是佛教思想当中相当重要的观念。许多佛教经论在讲述义理或修行方法的时候,都会大力强调菩提心的重要性,以及发起菩提心的必要性。在《别行疏钞》中,强调菩提心是一切修行的根本,“修诸善根”的前提是先要发菩提心,才是如法的“修行器”。因此,在“教起因缘”的“宣说胜行”中点出菩提心是“行本”,接下来“令知位次”,指出一旦真正发菩提心修行,便是所谓“发意修习,念念在圆”[1],就是从发菩提心修行开始,无论修行至任何阶位,每一念皆不离菩提心,一心一意都在圆满菩提行。

“发菩提心”为“修行器”的大前提,这又体现于《华严经·入法界品》的内容开展,〈入法界品〉是华严行门集中呈现之处,经文主要内容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求法学道的修行历程,而善财的参学因缘则要自文殊菩萨从“善住楼阁”出来,往南方行化开始说起,印顺法师即认为“住是安定不动”的意思,所以“善住楼阁”象征“菩提心的坚定不退失”[2]。因此,一方面,像宗密等华严宗祖师都以文殊菩萨代表发心修行的“十信位”,澄观明确指出“发菩提心即十信发心”[3];另方面,“菩提心是诸位通依”[4],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以至于最终成佛,皆不离菩提心,可见整部《华严经》的义理实践都以菩提心为基础。宗密在《别行疏钞》中说:“此是行本,广大妙门,将入行海,故先发菩提心。”[5]

另,根据〈入法界品〉的经文内容,善财童子初遇文殊菩萨的点化,在南行参学之前,文殊菩萨对善财说的一段话,点出了菩提心与实践修行的关系,尤其是与普贤行愿的关系,文云:

若有众生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事为难;能发心已,复欲勤求行菩萨行倍更为难。善男子!汝今发心求菩萨道,为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当勤求真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当念随顺不应违逆,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过失。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国土,名为胜乐;其国有山名曰妙峰,彼有比丘名吉祥云,汝可往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菩萨云何修菩萨行,乃至菩萨云何于普贤行疾得圆满。善男子!彼善知识当为汝说具足圆满普贤行愿。[6]

这段经文指出,善财童子已发菩提心,“行本”已具足,接下来就是勤求真善知识以具体学菩萨行、修菩萨行,而直至最终“具足圆满普贤行愿”,这解释了为什么善财的参访求法,见到这些善知识时,几乎都会陈述自己已发菩提心,并进一步请教如何行菩萨道,而到了最终圆满的菩萨道修行,就是归于“具足圆满普贤行愿”。因此,《别行疏钞》所说的菩提心,是所有菩萨行的基础,而一切菩萨行的实践,最终必会归普贤行愿方为圆满,所以,菩提心是实践普贤行愿的大前提,并且整个实践阶段和过程都不离此菩提心住,这即是菩提心作为实践之“本”的所在。

总的来说,《别行疏钞》的菩提心思想,是强调菩提心为修行的根本,依此菩提心实践普贤十大行愿而证成佛果。

二、两重意义的菩提心实践

华严圆教的实践性格,即透过法界缘起、法界一心等义理,以至于如来藏到菩提心实践的开展。然而,这具足直心、深心、大悲心的菩提发心是如何发起才相应于华严圆教法门,而真正落实为实践普贤行愿之本呢?根据澄观与宗密的阐述,华严意义脉络的菩提心与圆融观行所呈现的三昧定相有密切关系,这是圆教行者在发菩提心实践过程中的开显和印证,使佛菩提如法印般在一切行愿之中不离此观,不仅如此,也能清楚证知一心实践具足戒定慧,如是方为真发菩提心。简言之,菩提心的实践与佛陀的真如法身相应有所关联,澄观〈序〉文说:

语其定也,冥一如于无心,即万动而恒寂;海湛真智,光含性空;星罗法身,影落心水。圆音非扣而长演,果海离念而心传;万行亡照而齐修,渐顿无碍而双入。[7]

澄观这段话,是在描述华严海印三昧的禅定境界。根据宗密《钞》文的判解,当中的“海湛真智,光含性空;星罗法身,影落心水”两句是在说明“真空妙智”、“法身”与众生心的相应关系。真智是即定即慧的玄妙智慧,这种智慧含有禅定的内涵。由于真智是即定即慧,所以这种禅定境界是“即万动而恒寂”的。诸象恒寂,有如无波大海。而且,真智具足般若性空,有如湛蓝虚空,所以海天连成一色;清朗无碍而影现繁星万点于寂然大海,如星罗法身,遍满一切,映现光影。

宗密在《钞》文中,对“星罗法身,影落心水”一句作了一番解释,他说:“晴空列宿以喻法身,净水澄川以喻机感。”[8]星罗列宿指法身,净水澄川指众生与佛之间的感应互通的因缘时机。这因缘时机即是由于众生心水净,识心转成妙智,能够感应诸佛法身,所以菩提影现于心水中。由此可知,众生心只要能修成至定,心识清净无染,能含容虚空,则能映现如来。宗密解释说:“十方世界众生有发菩提心,心识净者,无不应现而为说法。”[9]宗密这里说的发菩提心有两层次,首先是一般意义的菩提心,此即上求下化、四弘誓愿等的发心,宗密引用《大智度论》说:“若有人言,愿我当来作佛,度脱一切众生苦恼,是名发菩提心。”[10]而《华严经》的说法则更为详尽:“云何为菩萨发心住?此菩萨见佛世尊形貌端严,色相圆满,人所乐见,难可值遇,有大威力;或见神足;或闻记别;或听教诫;或见众生受诸剧苦;或闻如来广大佛法,发菩提心,求一切智。”[11]宗密由此而归纳出十种发心相:“一、亲近善友,二、供养诸佛,三、修习善根,四、志求胜法,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七、慈悲深厚,八、深心平等,九、爱乐大乘,十、求佛智慧。以此十事,皆是发心求大菩提之相也。”再如《华严经·离世间品》说的十种发菩提心因缘:“为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故,发菩提心;为除灭一切众生苦聚故,发菩提心;为与一切众生具足安乐故,发菩提心;为断一切众生愚痴故,发菩提心;为与一切众生佛智故,发菩提心;为恭敬供养一切诸佛故,发菩提心;为随如来教,令佛欢喜故,发菩提心;为见一切佛色身相好故,发菩提心;为入一切佛广大智慧故,发菩提心;为显现诸佛力、无所畏故,发菩提心。是为十。”[12]宗密所点的十种发心相和〈离世间品〉的十种发菩提心因缘,除了作为一般大乘佛教行菩萨道的前提外,也相应于善财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而参学各种法门,最终则圆满归结于普贤行愿。

另外,“星罗法身,影落心水”谈到另一层次的发菩提心,宗密谓“发菩提心,心识净者,无不应现而为说法。”[13]意思是菩提心显自诸佛法身,是从众生心所证。众生没有三昧力,便不能证入性空真智,心海波涛亦无法显现诸佛菩提正觉。因此,佛菩提与众生心的全然交映,是在甚深至极的禅定境界之下,以如星罗般的诸佛法身,穿透清朗无云的虚空,影现在寂静无波的众生心水。所以,在这里,菩提心是佛的法身与众生的清净心相应,透过至定的无碍智(理)与无碍境(事),辉映所显现。宗密还引《妄尽还源观》所举摩尼珠为例,摩尼珠体性明净,但如果不将尘垢拭去,终将无法显现其清澈圆明的本质。如同真性,当行者顿悟圆明本心,仍要修持戒定慧,拭去尘染,摩尼珠才能显现。在如来藏的实相中,空性是诸佛及一切众生的本来面目,它具有空的本质及明的特征,所以是本来明觉,是毕竟空,超越言语。只要众生心水清净,没有杂染尘垢,不执妄相为实,即能明见自性菩提。因此,如佛法身的明月繁星,只要如众生心的无波大海,远离云层垢染,则能通过虚空,清楚无碍映现。在无虚妄垢染众生心中,则众生心即佛心,如同佛入海印三昧一样,自力无碍、自显宽广佛境,这即是华严意义的胜义菩提心的显发。

从上述讨论可知主要有两重意义的菩提心,即一般意义的菩提心与胜义的菩提心,前者亦可称之为世俗菩提心。简单的说,就是世俗和胜义两种菩提心[14]。然而,根据一些佛教典籍的整理论析,可以分成更多不同类型的菩提心,例如《大智度论》分为五种菩提:“一者名发心菩提,于无量生死中发心,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为菩提,此因中说果;二者名伏心菩提,折诸烦恼,降伏其心,行诸波罗蜜;三者名明菩提,观三世诸法本末总相、别相,分别筹量,得诸法实相,毕竟清净,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者名出到菩提,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着般若波罗蜜,灭一切烦恼,见一切十方诸佛,得无生法忍,出三界,到萨婆若;五者名无上菩提,坐道场,断烦恼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5]印顺法师在解读《金刚经》时曾说到这五种菩提,印顺以“发心菩提”、“伏心菩提”,为从发世俗菩提心到修六度调伏烦恼,“明菩提”又名“明心菩提”,为调伏烦恼后发胜义菩提心,“出到菩提”为发胜义菩提心之后,得无生法忍,继而以无量方便度众,当自利利他达至究竟圆满,即为“无上菩提”[16]。另外,密教则讲三种菩提心,依据《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案:简称《菩提心论》),此即行愿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17],行愿菩提心即上述说的世俗菩提心,而胜义菩提心之外,密教还有三摩地菩提心,即透过月轮观、三密相应、五相成身等修持[18],以达于圆满的终极成就。

《大智度论》点出五种菩提,而《菩提心论》指出三种菩提心,其中发心菩提、行愿菩提心等即是世俗菩提心,其他的菩提心不是从世俗菩提心过渡至胜义菩提心的过程(五种菩提的伏心菩提),就是胜义菩提心本身(五种菩提的明心菩提与三种菩提心的胜义菩提心),或是从胜义菩提心而迈向终极佛果(五种菩提的出到菩提、无上菩提,以及三种菩提心的三摩地菩提心)。虽然菩提心有此三种或五种的说法,但从更深一层的意义来看,其实只有两重意义的菩提心,即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争议不大,此即大乘佛教上求下化的发心修行,需要稍作讨论的是胜义菩提心,一旦发心修行,若证得法性(案:此指佛教的终极真理),即是胜义菩提心,问题只是证得法性有程度的差异而已,印顺法师说:“约契入空性、真如说,从胜义发(菩提)心到最后身菩萨,只是量的差异(随智而差异),不是质的不同,胜义菩提心是究竟的……依‘大乘佛法’论发心,没有比胜义发心更高的。”[19]印顺法师说的很有道理,而笔者这里进一步要指出,之所以会在胜义菩提心之后提出似乎是“更高”的发心,像密教所提出的三摩地菩提心,主要是由于论者对佛教最高真理的认知差异所造成,法性、真如对印顺法师而言,就是般若性空之理,故他说“胜义菩提心重于般若证理”[20],而密教行人则大多倾向以如来藏义理为背景的即身成佛说为究竟,认为胜义菩提心只是“观一切法无自性”[21],故《菩提心论》说三摩地菩提心云:“唯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故说三摩地,于诸教中阙而不言。……真言行人,知一切有情,皆含如来藏性,皆堪安住无上菩提。”[22]其实,只要了解法性、真如并不一定专指真空之理,《起信论》即以真如为如来藏一心,而华严义理更是点出真空当下即是妙有的圆融境界,了此,可知在胜义菩提心之上是否还要另立一重的菩提心,是没有绝对之必要性的。

当然,前述提到华严意义的胜义菩提心,对凡夫众生来说,这只是“理”上的说法,而菩提心的显发还是有程度上的差异。但对佛来说,是实相的一心法界,亦是诸佛如来启动大悲心之所依,也因此可以得知,澄观、宗密两位大师所要提出的行愿实践关键,即是在华严圆教“心、佛、众生等无差别”的理无碍上,如何以菩提心来贯穿,《疏钞》中清楚的说明这个实践关键:在佛而言,从海印三昧中以胜义究竟的菩提心生起大悲心,以佛力令众生起信解力发菩提心;而从众生而言,因为起信解力,发能成佛的菩提心,依此自力,精进行持普贤行愿,《疏钞》于此亦证明了华严圆教“初发心,即成正觉”的重要实践意义。

三、行愿实践之二因:自力与普贤力

华严义理彰显的是佛从海印三昧胜义境所显出的究竟胜义菩提,由此而慈悲度一切众生,即经文说的“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23]。然而,上述谈到发菩提心的两重意义,对大部分众生来说,发起一般意义的菩提心还比较可能办到,至于要证入定慧圆融境界来显发胜义菩提的意义就不容易。而《华严经·入法界品》中以善财五十三参为范例说明,点出已发菩提心之后,接着要参学善知识,学习实践菩萨道的各种法门,而最终归于普贤行愿的实践,并以普贤行愿为华严行门的圆满实践。而实践行愿的自力与普贤力,正好分别对应于上述发菩提心的两种意义,自力是一般意义的菩提心,普贤力是胜义菩提,这二力的实践,正是圆满菩提心实践的终极依据。

首先,实践普贤十大行愿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普贤行愿力及深心信解力。《华严经》许多处都讲到普贤行愿力,例如:《华严经·入法界品》说:“一念中,不可说不可说诸佛清净身,皆悉现前,成就普贤行愿力故。”又如《华严经》四十卷本说:“一念中,不可说不可说佛清净身,皆悉现前,得普亲近成就普贤行愿力故。”[24]可知,普贤行愿力是指修行中的一种殊胜力量,得以使一念中现起无数无量的清净佛身。

〈普贤行愿品〉讲说普贤十大行愿的前三段经文,讲到了普贤菩萨所依持的普贤行愿力,兹引于下:

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

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

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25]

虽然上引三则经文的说词略有差异,不过,综合起来看,可知,普贤行愿力是一种得以产生深刻信仰与真切理解,并使无数无量的观想对象,显现于当下目前,以达到正知正见的殊胜观行力。〈普贤行愿品〉经文所讲的普贤行愿力,其功能在于“起深信解”和“现前知见”。观想对象是“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当中的极微尘数诸佛菩萨。十方三世、每一时每一处都有诸佛存在,是大乘佛教的共同观念,也是《华严经》教的基本教义。而这样无穷无尽又无数无量的观想对象,要如何进行观想才为可能?答案就是必须依靠普贤行愿力。

普贤行愿力的功能也在于“起深信解”,亦即产生深刻的信心和正确的理解。信与解是两种作用。这两种作用会互相交合和强化。信心的加深,需要理解的辅助。反之,理解的深刻化也需要信心的不断加强。普贤行愿力的功能之二在于:现前知见,其意思是:在当下的一刻,知见到观想对象的如实出现。这种知见是真实临场的正知正见。

普贤行愿力是行愿实践之因。如果没有普贤行愿力,则无法进行普贤行愿的实践。澄观说:

略有二因:一、以普贤行愿力,此即法力,不依行愿,不能遍故;二、深信解力,此即自力,谓:印持诸佛,遍于时处,如对目前。[26]

宗密《钞》文又进一步解释说:

“以普贤行愿”至“如对目前”者,谓:以普贤愿力,见一切境,皆是诸佛,而为所缘,名为“法力”。以深信解之智,决定印可,摄持如上佛境,令现在前,名为“自力”。是则,于所见境,不取生、灭、一、多等定相之境,则融通佛境;于能见心,依智不依识,心则见佛之心。故《大经》云:“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然,心、佛、境、智,虽亦融通,为约因缘亲疏,故分法力、自力。法即缘也;自即因也。若以缘夺因,即法力故,融通普遍;若以因夺缘,则自力故,融通普遍。今以因缘双明,故齐举法力、自力也。[27]

以上所引两段文句,是《别行疏钞》专门解释普贤菩萨的行愿力,并提出法力、自力二力说的关键脉络,值得仔细审视。

从甚深信解之自力与普贤行愿之法力,可知:普贤行愿力是佛境、是果地、是无尽缘起之法力;而甚深信解力是因地,是众生自力所发菩提心。精进摄持真如直心、愿力深心以及度生大悲心等菩提心体,由甚深信解契入妙智至定之心海,印可于普贤行愿之佛境,如对目前,心、佛、境、智相互融通。如经上说:“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依据这样的解行观,行修十大愿王,必获利益。

〈普贤行愿品〉经文讲述每一行愿,最后都以“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的文句作结尾。对此,宗密《钞》文说:

以“念念相续”至“例此”者,若不以普贤观行之力,如何得念念不断?愿智者审思此文,无以生灭之心、取相之礼,而为礼。例下九门,亦无以生灭取相之赞叹、供养乃至回向等,而为普贤行愿也。[28]

宗密以反问句强调:正因为普贤观行力的依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的行愿实践才得以可能。这表示,普贤行愿的实践,来自于坚定恒毅的意愿及信念,表现为一种持之以恒、永不间歇的恒常动力。承此,也可说,普贤行愿力是实践普贤行愿的根本动力,也是展开普贤菩萨广大行愿的决定关键。

普贤行愿力除了是一种实践性的动力之外,也是一种连结性的感应力,连结众生心与佛心。或说能显众生心即佛心,令法界无碍无染,至顺善调。这是因地众生发心修行入至定空智,及果地佛境无碍法界相契合,譬如能照之定海,印现所照之星月菩提。普贤心是法力是行愿,众生心是自力是菩提心海,相互具足,方显正觉法身,方入一真法界。此处佛身由众生心海而显现,是因为从世俗谛看众生烦恼轮回,故有佛的菩提悲心;但因为诸佛及众生皆是空性所显而无实体,所以归结来说,行愿思想之实践二力在于:普贤行愿力是在空性的实相基础上,发起菩提心,生起度众生的悲心,但此悲心是在明朗的觉性中行持,不但是众生的本心,也是离开无明垢染,清净三业,远离意识分别,所以能超越时间、空间的障碍,圆融无碍,没有边际,无止尽,广大而圆满。

上述关于普贤行愿力的论析,说明了普贤十大愿的实践条件,以及自力与法力的因果关系——乃是因该果海、果彻因缘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华严圆教即因即果思想,当下发愿、当下显现其即入的圆融无碍关系,由于佛境影现在众生定境心水中,只要众生心水净,于众生心中,就能显无碍佛身,成就四境:一身礼一佛、一身对多佛、多身对一佛、多身对多佛,这是《别行疏钞》注解第一行愿礼敬诸佛的礼佛方式,也是每一行愿共通的实践模式,清楚说明无论佛或众生皆具足佛菩提,佛菩萨以大悲心劝众生发菩提心,众生发菩提心行普贤愿成就佛菩提,皆同样具足能所相即、一多无碍的圆融关系,此行愿力方能相续不间断,方能遍满无碍,也是华严圆教之所以可实践能成佛的真正落实。

(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灵鹫山的了意法师)

【注∵释】

[1]∵《别行疏钞》,《卍续藏》第5册,第242页。

[2]∵∵释印顺:《华雨香云》,台北,正闻出版社,2000年,第169页。

[3]∵《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16,《大正藏》第36册,第118页。

[4]∵《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18,《大正藏》第35册,第634页。

[5]∵《别行疏钞》,《卍续藏》第5册,第241页。

[6]∵《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大正藏》第10册,第679页。

[7][8]∵[9]《别行疏钞》,《卍续藏》第5册,第228页。

[10]∵《别行疏钞》,《卍续藏》第5册,第290页。宗密引文与《大智度论》原文稍有差异,意思基本相同,原文为:“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见《大正藏》第25册,第362页。

[11]∵《华严经》八十卷本,《大正藏》第10册,第84页。

[12]《华严经》八十卷本,《大正藏》第10册,第282页。

[13]《别行疏钞》,《卍续藏》第5册,第228页。

[14]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概念皆源于密教的经典,前者见法护译的《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4,《大正藏》第18册,第597页,有云:“菩提心出生方便,世、非世俗有二种相。”胜义菩提心见不空翻译的《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大正藏》第32册,第572页。印顺法师借用此世俗和胜义的概念,归纳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而世俗菩提心又再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详见释印顺:《学佛三要》,台北,正闻出版社,2000年,第97-99页。

[15]∵《大智度论》卷53,《大正藏》第25册,第438页。

[16]∵详见释印顺:《般若经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2000年,第16-18页。

[17]详见《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大正藏》第32册,第572页。

[18]详见《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大正藏》第32册,第573-574页。

[19]∵释印顺:《华雨集》第3册,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第196页。

[20]∵释印顺:《学佛三要》,台北,正闻出版社,2000年,第99页。

[21]∵《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大正藏》第32册,第573页。

[22]∵《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大正藏》第32册,第572页。

[2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1,《大正藏》第10册,第273页。

[24]∵《华严经》四十卷本,《大正藏》第10册,第703页。

[25]∵《普贤行愿品》《大正藏》第10册,第844页。

[26][27]∵《别行疏钞》,《卍续藏》第5册,第268页。

[28]∵《别行疏钞》,《卍续藏》第5册,第269页。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