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一生(中)

【斯】∵毗耶达西∵着∵郑立新∵译∵

中∵道

公元前589年7月的月圆日傍晚,太阳西下,明月同时升起,在荫凉的鹿野苑仙人住处,佛陀对他们说:

诸比丘!出家人不应有此二种极端。何等为二?纵欲为低等、粗俗、世间、卑劣,有助于伤害;自我折磨乃痛苦、卑劣有助于伤害。诸比丘!如来理解之中道,避免此二极端,具备视野与知识,导致安静、证悟、菩提与涅槃。诸比丘!何为中道?即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接着佛陀向他们解释了苦、集、灭、道四谛。[22]

佛陀这样说了法,转了***。这次鹿野苑的第一次说法,是佛陀教义的核心。正如一切行走在大地之上的动物足迹,都能包含象迹中,因为象迹大。四谛教义亦复如是,包含全部佛陀的教义。

佛陀解释了四谛。他说:

诸比丘!此是视野、是知识、是智慧,是我心中生起之光明,我证得之诸法,从前未曾听说。诸比丘!只要我之直观知识、我之视野有关此四谛未绝对清楚,我不说我已证无上菩提。但是,诸比丘!当我之直观知识、我之视野对此四谛绝对清楚时,只在此时,我说我证得无上菩提。于我心中生起智慧与视野,不可动摇者是我之心解脱。此是我最后之生,将不再有“有”(生)。[23]

佛作如是说,五比丘心生欢喜,称赞佛所说的话。

1930年12月2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C·V·拉曼爵士在瑞典王宫晚宴上讲话,使著名的宾客们大为惊奇。他撇开科学不说,就佛陀和印度过去的光辉历史讲了一番话,他说:

在贝拿勒斯附近,有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对我来说,是印度最神圣的地方。悉达多太子通过世间宣布爱的弃舍、避免世间的一切之后,他走过这条道路。(《菩萨》第5卷第1期第8页,1942年科伦坡金刚寺)

尸舍婆林

在佛陀的教义中,四谛至高无上。在尸舍婆林中的教义,就像鹿野苑中的教义一样,也是极为清楚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憍赏弥(阿拉哈巴德附近)的尸舍婆林,他手中收集了少量的树叶,便对诸比丘说:

“诸比丘!汝等作何想?是我手中一把尸舍婆林叶多,抑是我等头上林中叶多?”

“世尊!您手中收集之叶不多,微不足道。世尊!是我等头上林中叶多。”

“虽如此,诸比丘!我完全知道许多事物,但未向汝等宣说。我已向汝等宣说者,是少量事物。诸比丘!我为何不说?诸比丘!彼等事物确实无用,于清净生活不重要,不导致厌离、无欲、寂灭、安宁、充分理解、觉悟、涅槃。诸比丘!此即为何我未宣说。

诸比丘!我已说者为何?此是苦,我已说;此是集,我已说;此是灭,我已说;此是道,我已说。

诸比丘!我为何说此等真谛?此等确实有用,于清净生活重要,此等导致厌离、无欲、寂灭、安宁、充分理解、觉悟、涅槃。诸比丘!此即为何我宣说。因此,诸比丘!应作努力,了知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24]

佛陀强调说:

我宣说一法,苦与苦灭。[25]

理解这种明确的说法,就是懂得了佛教。因此整个佛陀的教义,除了运用这一原则之外,没有别的什么。被称为佛陀发现的正是这四谛。这是历劫诸佛的典型教义。

无上医师

佛陀是著名无上的医师。他确实是一位无比的治疗能手。

佛陀对四谛理解的方法,可与医师的医术相比较。作为医师,他首先是诊断病情,其次是找出病因,然后是考虑去掉疾病,最后是用药。

苦是病,爱欲是病因(集)。由于断除爱欲,病也就去掉了,那就是治愈(灭——涅槃),八正道是药物。

何以被称为佛陀?佛陀对希望知道的人,其答复清楚地表明:除了对四谛的完全了解之外,没有别的原因。下面是佛陀的答复:

我已知应知,我已修应修,我已舍应舍。在此,婆罗门!我是佛陀——觉者。[26]

由于第一次说法,五位苦行者改变了信仰,鹿野苑的仙人住处,便成为佛陀教义和僧团的诞生地。[27]

法的传播

此后佛陀在鹿野苑仙人住处度过雨季安居[28]。在雨季三个月期间,富人耶舍领导的55人参加了僧团。现在佛陀已有60名弟子了,都是阿罗汉,他们已经得到证悟,完全有资格来教化别人了。雨季结束时,佛陀直接对弟子们说:

我已从人天诸缠获得解脱,汝等亦已从人天诸缠获得解脱。现在去,去为众多人之幸福与快乐发慈悲心。不要两人同去一个方向。弘法初善、中善、后善,懂得意义,完全记清,宣扬神圣圆满与纯净之生活。有些众生眼中无尘,彼等不听法是损失;有些众生会懂法。我亦去优楼频螺和塞纳尼村说法度众生。[29]

这样,佛陀就开始了他崇高的传教使命,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他与弟子们走印度的大、小道路,将一切众生都包括在他那无限的悲智之中。僧团开始虽然只有60名比丘,但它很快就扩充到成千人的团体。由于比丘人数增加的结果,就出现了许多寺院。其后印度的寺院大学,如那烂陀、毗讫罗摩尸罗、杰根达拉、毗讫罗姆富梨和欧丹多富梨,成为文化中心,慢慢地影响到整个亚洲和人类的精神生活。

佛陀成功的连续说法45年之后,80岁在拘尸那(贝拿勒斯东北约120英里,即现在的北方邦)末罗族人的娑罗林逝世了。[30]

佛陀的服务

佛陀在45年服务期间,走遍了印度的东北地区。但是在雨季中,他总是住在某一个地方。下面是从经典中收集到的他安居过的地方及有关情况:

第一年∵在波罗奈。佛陀于七月的月圆日初次说法之后,在波罗奈仙人住处度过了第一个雨季。

第二、三、四年∵在王舍城竹林。第三年中,舍卫城富商给孤独、著名的须达多听说有了佛陀,就去听佛说法,他对佛、法、僧三宝产生了信心,证得了初果。他是佛陀的主要施主,在舍卫城(现在被称为舍赫特——摩赫特)修建了有名的祇陀园寺,供奉给佛陀及其弟子。此寺遗址,现在仍然可见。

第五年∵在吠舍离。佛陀在楼阁中安居。就在此时,净饭王患了病,佛陀去探望他,并向他说法。国王听法之后,证得了阿罗汉果,他享受解脱法乐7天之后,就逝世了。比丘尼僧团也是在此时建立起来的。

第六年∵在曼拘罗山。据说佛陀在此显了“神通”。他在迦毗罗卫城曾第一次显过同样的神通,克服了释迦族人的骄傲。

第七年∵(据说)在忉利天(三十三天)。佛陀为以其母摩诃摩耶为首的天人说阿毗达摩。其母是在悉达多太子出生以后的第七天逝世上升到忉利天的。

第八年∵在恐怖林。此林在尸收摩罗山附近。就是在这里,那拘罗父和其妻,一对天生的伉俪,来见佛陀,告诉他关于他们夫妇婚后的愉快生活,表示今生后世要继续生活在一起。此二人由佛陀作安排,成为有信仰的主要人物。

第九年∵在憍赏弥,住瞿师多寺。

第十年∵在波陀林。这一年在憍赏弥,因一比丘犯了一点小小戒,僧团中发生了争执分为两派。由于他们的意见不一致,又不听佛陀的劝告,佛陀就只好退入林中。雨季安居结束时,他们的争论解决了,并到舍卫城请佛原谅。

第十一年∵在埃迦那罗村(属于摩揭陀国)。佛陀在此会见婆罗门婆罗堕阇。他对佛陀说话,不大礼貌。但是佛陀认真解答了他提出的问题。结果婆罗堕阇变成了佛陀的热心信徒。就是在这一次,佛陀说了很有趣的经——《耕田婆罗堕阇经》(见《经集》)。

第十二年∵在毗兰若。此年制戒。毗兰若的婆罗门来见佛陀,就修持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他对佛陀的答复很满意,成为佛陀的弟子。所以邀请佛陀及僧团到他的毗兰若村作雨季安居。当时发生了饥荒,佛陀和弟子们必须接受马商供给的粗糙食物。安居期满,在出发旅行前,与邀请人告别,会见那位婆罗门,这是佛陀的习惯。该婆罗门承认虽然他邀请了佛陀及其弟子在毗兰若作雨季安居,但是他由于在整个季节中被课税忙碌,未能尽到职责。第二天,他向佛陀和僧团供奉了食物和袈裟等。

第十三年∵在遮梨耶岩(遮梨迦撑附近)。此时弥醯长老是佛陀的侍者,他被一条河流附近美丽的芒果林所吸引,要求佛陀允许他去该处修定。虽然佛陀要他等一等,待有别的比丘来了再说,而他则一再重复自己的要求,佛陀只好同意,他就去了。但令人大为奇怪的是:他被欲乐、瞋恨和伤害等思想所困扰,因而失望地又回来了。于是佛陀就对他说:“弥醯!为不成熟之心求得解脱,有五事有助于心之成熟:(1)友善,(2)遵守重要戒律规定之善行,(3)有助于冷静、安定、寂灭、菩提和涅槃之好建议与忠告,(4)努力放弃不善思想,(5)获得辨别事物好坏之智慧。”[31]

第十四年∵在舍卫城的祇陀园寺。此时,还是沙弥的罗睺罗受具足戒。根据戒律的规定,20岁以前不受具足戒。此时罗睺罗已到达受具足戒的年龄。

第十五年∵在迦毗罗卫(悉达多太子的出生地)。这一年,耶输陀罗的父亲善觉王逝世。

第十六年∵在阿罗毗城。这一年,专门吃人的恶鬼阿罗婆迦被佛陀降伏,成了佛弟子。阿罗婆迦的提问和佛陀的答复,见《经集》中的《旷野(夜叉)经》或作者的《保护书》第81页。

第十七年∵在王舍城的竹林寺。在此期间,医生耆迦的妹妹,著名的高等妓女尸利摩死了,佛陀参加了葬礼,要求国王通告人们购买她的尸体。在她活着时,她的身体吸引了那么多的人。现在即使不要钱,也无人过问。佛陀趁此机会向群集的人们说了一首偈文:“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维,绝非常存者。”(《法句》第147偈)

第十八年∵在遮梨耶岩。此时期,一个织工的女儿见到了佛陀,并听说了念死的说法。另外一次,她正确地回答了佛陀提出的四个问题。由于她经常默念佛陀的话,她的回复具有哲理。听众们不考虑佛语,故抓不住她答复的意思。但是佛陀称赞她,并对听众说了这样的偈文:“此世界盲暝,能听此者少。如鸟脱罗网,鲜有升天者。”(《法句》第174偈)

她听了法,证得了初果。但是不幸,她死的不是时候。(这个有趣的故事,详见《法句义疏》第3卷170页或柏林格姆着《佛教的传说》第3部分第14页,亦见作者的《佛教文献中的妇女》)

第十九年∵在遮梨耶岩。

第二十年∵在王舍城竹林寺。

第二十一至四十三年∵在舍卫城。这24次(应为23次)雨季安居中,有18次是在祇陀园寺,其余是在东园。给孤独和毗舍佉是主要的支持者。

第四十四年∵在贝路婆(可能是位于吠舍离附近的一个小村)。佛陀在此地以愿力制止了一场重病。

第四十五年∵佛陀在雨季开始之前的五月在拘尸那逝世了。

佛陀生活的前二十年,那伽娑摩罗、那耆多、优波婆罗、须那呵多、娑伽陀、罗陀和弥醯诸比丘及沙弥纯陀,都曾侍奉过佛陀。但是二十年以后,佛陀希望有一位经常性的侍者,所有80位大阿罗汉,如舍利弗和目犍连等,都表示愿意侍奉佛陀,但是佛陀不同意。这可能是由于佛陀认为这些阿罗汉为人类服务,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此时阿难一直保持沉默。接着诸长老要求他向佛陀请求当侍者。阿难的答复很有趣。他说:“假若佛陀愿意要我当侍者,他会说话的。”接着佛陀就说:“阿难!不要让别人来劝说你了,你可以服侍我。”

佛位与圣位

圆满觉悟、四真谛的发现和证悟(佛位),不是上帝选定的某个赋与特权的有情,也不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不再发生的事件。这是公开对任何为获得圆满清净和智慧而积极努力、以坚定意志修波罗蜜者的成就。修波罗蜜是为成佛,八正道是需要。在过去曾有过诸佛,未来必要时,只要条件成熟,也会有诸佛出世。但是我们不必去想遥远的未来。现在,“不死之门”仍然是大敞开的。通过此门去得圣果(阿罗汉果),成为究竟解脱者。佛陀曾庄严宣布:他们同他一样从诸漏得到清净,最后获得了解脱。他说:

彼等实如我胜利,赢得染污尽消除。[32]

关于无上正等正觉者与阿罗汉[33]之间的区别,佛陀对弟子们也说得很清楚。他说:

诸弟子!如来是阿罗汉时,已是无上正等正觉者。他宣说得未曾有之道,他知道、他解道、他巧道。现在,众弟子是赶路人,步其足迹走。诸弟子!此即是区别,是明确区别如来之特点。如来为阿罗汉,是无上正等正觉者,区别于智慧解脱之弟子。[34]

法的显着特点

没有愚昧黑暗的角落,没有神秘混乱的思想,没有烟雾弥漫的秘密室,没有“秘密的教义”。佛陀的教诲中,没有隐藏的内容。公开如光天化日一样明白,如水晶一样清楚。“佛陀所说法——毗奈耶,是敞开时放光,而非覆盖时放光。正如日、月,是敞开时放光而非覆盖时放光一样”。(《增支部》等1卷第283页)

佛陀不赞成那些自称有秘密教义的人,他说:“秘密就是虚伪教义的标志。”佛陀对阿难长老说:

阿难!我说之法,无显密之分。因为在法方面,阿难!如来未如握拳之师,对弟子隐藏某种重要知识。[35]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