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式佛寺会是怎样的?

那么,一座与上述教育、组织管理及弘法体系相匹配的现代式佛寺会是怎样的呢?在此我们尝试提出一个理想化的模式,供方家指教。

首先来看其功能分区。随着现代佛寺功能和教团规模的大发展,功能分区问题将变得日益重要。目前大多数国内寺院对总体布局进行功能分区的观念还比较淡薄。在许多当代寺院中,常可见僧寮、斋堂、禅堂、讲堂、念佛堂、行政、后勤等种种生活起居与学修功能混杂不作分区的情况。当寺院规模较小时,这种情况可能影响不大,甚或有时有利。随着寺院未来规模的扩大和使用人数的激增,寺院功能必将更趋复杂、多样和复合,功能不分区所产生的问题一定会大大凸显。所以,在佛寺规划中应进行合理适当的功能分区。根据前文研究,一座现代式佛寺将大体包含如下功能区:

学修区:以各类学院的面貌呈现。每个学院包括教学空间、研讨空间、修证空间、行政办公空间、居住空间等功能空间。学修区要求较为安静的学修和研究环境。

事业区:以各类事业部门的面貌呈现。每个事业部包括办公空间、会议讨论空间、行政管理空间、居住空间等功能空间。事业区人员流动较多较频繁,应有明快、活泼的气氛,强调空间的亲和力。

公共区:为学修、事业二区所共用的全寺性公共空间。较为完整的公共区应该包含以下几种功能空间:

1、大讲堂:举行全寺性的大型典礼、佛事、学修及文化活动的场所。

2、大佛殿:主要用于全寺的早晚课诵、礼仪、供祭、佛事等活动。其礼仪、象征意义大于学修意义。可与大讲堂合设为一多功能厅堂。

3、戒堂:用于团体皈依传戒、布萨羯摩、学戒诵戒等活动。空间布置和室内设计上有一定的特殊要求。日常与戒律相关的活动,可设一专用的规模较小的戒堂(如设于律学院中)即可进行。因举行全寺性传戒活动的情况较少,可与大讲堂合设,比较经济高效。

4、禅堂:全寺进行止观实践活动的专用空间;对空间的安静和稳定性要求较高。日常禅修的空间,在各个学院内即可解决。而举行全寺性禅修活动时,也可与大讲堂合设,比较经济高效。

图3:现代式佛寺功能关系图

5、念佛堂:团体用于修习皈依发心、念佛共修等活动的场所;对空间的安静和稳定性要求也较高。日常的念佛共修,可在初级学院的公共厅堂即可进行。而举行全寺性念佛共修活动时,也可与大讲堂合设,比较经济高效。

6、斋堂:用于早、午二时的过斋,有严格的过堂制度;实际是以用餐方式进行的修行实践,与世俗用餐差别较大。虽在空间上类似世俗集体用餐的大餐厅,但要求有中正、稳定的空间品质。

7、图书馆:既有传统藏经功能,又具现代图书馆阅览功能。为了效率和管理,宜采取全寺集中使用形态为主。可附设自学中心或个人研习空间,培养自我教育的精神。

经过对以上空间进行分析、归纳及合并同类项,可知一座现代式寺院公共区的基本功能配置,至少应有一座大型的多功能殿堂、一座图书馆和一处斋堂;其它皆可采取与各学院合设共用的方式解决。此外,还应有行政后勤区、景观园林区等配套功能区。这些虽也属公共区为全寺所共用,但它们与学修、事业二区之间的联系可以不必像以上这些公共空间那么密切。

图4∵法鼓大学的“书苑”尝试。来源:∵法鼓大学筹备处

功能分区会直接影响寺院总体格局的结构关系。学修区、事业区和公共区作为现代式寺院的三大主要功能区,可根据不同佛寺的具体情况采取“品字形”或“中心式”结构,以使三者达到联系方便、高效运转的目的。所谓“品字形”结构,是指上述三大功能区三足鼎立、互相之间皆可直接联系的方式(图3);而所谓“中心式结构”,是指上述三大功能区以公共区为中心,学修、事业分居两侧并各自与公共区直接联系的方式。由于公共区还具有特殊的礼仪和象征意义,规划中也应注意公共区常作为空间布局重心的习惯。行政后勤区作为寺院附属功能区,可设置于寺院外围周边,方便人流、车流、货流出入并避免干扰寺院主流活动。

如果我们认为作了上述这样的功能分区,就能成其为一座现代式佛寺的话,那么这种模式当与我们前文所提的∵“佛•法•僧•事业四区制”模式,并无根本性的不同,无非换了些概念——佛区、法区改称公共区,僧区改成内部学修区罢了。

所以,我们试将现代式佛寺的功能关系绘制成更为详细的结构图(图5)加以进一步说明。现代式佛寺的关键点在于——法区、僧区整合为对内学修区,居士区和事业区整合为对外事业区;而这一整合并非简单地合并,而是依照大众化的现代佛教学修体系、以“书院化”模块方式对这四区的功能进行有机整合和重构。

所谓“书院化”模块方式,是借鑒居学一体(居事一体)、师生共住的中国传统书院教育方式[6],将每一学院或事业部门都设计为建制和空间相对完整、具一定独立性的功能模块的做法。每个书院化模块中,既有起居生活空间,也有教室、办公、会议、研讨、共修等空间,还有自己的公共核心和精神空间——或为讲堂、佛堂、戒堂,或为多功能厅(根据不同书院的学修特点而设置)。在建筑设计上可采取模数化的多层内向庭院式布局;以层来设置不同功能区,从底层至楼层,公共性逐渐减弱,私密性逐渐增强;居住层设于较高楼层。这样,不同书院可根据学修要求提供不同环境、形成不同氛围;内部人员互相认同感很强,身心容易安稳下来;而不致层级品位混杂,形成互相干扰。教团师资团队为每个书院设置相应的辅导师,与学人、义工共住,朝夕熏陶、切磋琢磨(图4)。

图5:现代式佛寺的“簇式”结构。

每个书院化模块就像佛寺的一个“细胞”,再依大的功能分区进行布局组织。这种模式使得现代式寺院的组织结构呈现为一种“簇式”形态(图5)。整个寺院的公共核心和精神空间是大讲堂(暨图书馆)和大佛殿(暨斋堂)等,是寺院组织结构体系的最高一级,为全寺所共有;第二层级则为各类学院、研究所或事业部等功能模块,均有各自的公共核心和精神空间——或为讲堂、佛堂,或为禅堂、戒堂,或为多功能厅堂(视其主要学修内容而定);第三层级是模块中的班级、研究室或工作部处室等基础教学、办公或起居空间;最基础层级则是个体的学修者。簇式结构的产生和书院化模块的采用互为表里。

现代式佛寺的这种功能及组织结构诠释着怎样的时代内涵呢?

首先,体系化。现代佛教教育制度的体系化、层级化的树状特征十分明显;并且弘化制度也实现了体系化、立体化地树状划分和建构;再最终以同样体系化、立体化的树状组织和管理制度来进行全面匹配。现代佛寺的“簇式”结构是现代佛教教育和管理全面体系化的结果。

第二,模块化。学修区和事业区采用书院化模块方式,也是一个关键之处。因为佛教教育是改造生命的教育,与世俗学院教育的目标和手段不同,不能完全照搬世俗教育建筑的规划和建筑方式。作为一种居学一体(居事一体)、师生共住的教育模式,采用书院化模块这一做法虽渊源于中国传统教育,但在时代因缘下已发展为极富现代感的空间和功能模块,能更好地达完成佛教教育的目标。

第三,菩萨化。现代佛教不仅以教育对象、更以教育程度来建构相应的教育体系;将僧俗教育进行有机整合,使现代佛教教团教育和组织“菩萨化”,这是对于传统佛教的一个重要革新。

文原标题:学修体系思想下的中国汉传佛寺空间格局研究(下)

——一个理想化的现代佛寺模式的提出

学修体系思想下的中国汉传佛寺空间格局(一)

学修体系思想下的中国汉传佛寺空间格局(二)∵

学修体系思想下的中国汉传佛寺空间格局(三)

学修体系思想下的中国汉传佛寺空间格局(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