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现代式佛寺模式可能出现的变体

根据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操作需求,这一现代式寺院模式可以发展出“水平式”、“垂直式”或“自由式”等多种变体,在此予以探讨:

1、水平式变体:北京龙泉寺新区。

图6∵现代式佛寺的新格局。来源:自绘

理想化的水平式现代式佛寺模式如图所示(图6):

由南至北,这一佛寺呈现纵向“二段式”功能配置格局。南段以大雄宝殿北侧围墻为界,是教团对社会服务的对外事业区,分为接待、文化、慈善、教育四个“书院化”功能模块,气氛类似一个有规模的产业园区,开放于社会、融入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北段为教团的内部学修区,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实用等四个“书院化”功能模块,以相当“学院化”的风貌呈现。各学院自设相应的公共性厅堂(讲堂、戒堂、禅堂等),既为本学院服务,也可在某些情况下为整个寺院共用。寺院外围设行政后勤区,作为全寺顺畅运转的基础和依托。事业区与学修区注意内外适度分隔、互不干扰;但在整个学修体系上又注意见与行、学与修的相辅相成。并且,事业区应对所服务的城市或社区具有良好的开放性。除了体制、管理方面开放而外,其规划和建筑形象应具有亲和力,与社区和城市整合、共生。

同时,从东至西,可看到横向“三段式”格局。中国传统美学讲究中正平和、均衡端严,所以寺院中部从南至北布置寺院的重要建筑,属公共性区域。南半部为偏于礼仪和崇拜、兼具宗教性和艺术性的佛殿区,既兼顾了社会大众瞻礼信仰的需求,也为教团传统丛林生活服务。在殿堂配置上对传统寺院做了极大地简化——仅保留了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序列,仍以大雄宝殿为该区的核心和焦点。北半部是内部学修区的精神中心和空间焦点——大讲堂(可考虑与图书馆合设),周围布置开阔的学术庭院或园林;与南部佛殿区以围墻适度分隔。东西两路安排各学院和各事业部等功能模块,围绕在开阔的中路公共空间周围,并面向其开门。这种组织方式体现着一种层次秩序井然、又具有开放性的空间关系和社会关系。

图7∵水平式变体:龙泉寺新区规划。∵来源:自绘

在实际操作中,北京龙泉寺新区规划是一个较理想的案例(图7)。该项目位于北京西山凤凰岭山麓开阔的缓坡地上,规划建设用地约600余亩,地势西高东低。寺院规划了四大功能区:佛殿区、学修区、事业区和行政后勤区。

佛殿区根据传统佛寺尽量加以精简,保留少数最具象征性和礼仪性的殿堂。其中最醒目的要属大雄宝殿了。大雄宝殿处于佛殿、学修、事业三大功能区的焦点,为三者所共享,其内涵实现了现代化和多功能化。该大殿充分考虑了法事活动、讲座论坛、观演典礼等多功能的转换,使其成为一座集讲堂、经堂、礼堂、剧场于一身的文化殿堂。这是一种以神佛为本、为崇拜服务,向以人为本、为教育文化服务的革命性转变。

从大殿向后即是供僧俗学人系统学修佛法服务的内部学修区,设置了初级学院暨律学院、中级学院及高级学院暨佛学研究所等三个“书院化”学修模块。行政管理区设在龙泉寺传统区内,附设一座实用教育学院。

沿着寺院机动车主干道,与佛殿区并行,是寺院为社会服务的事业区,目前主要有五个部门:教化部(主管俗众的教育事业)、文化部(主管团体的文化传媒事业、开发制作文化产品)、弘宣部(主管网络弘法、宣传事业)、慈善部(主管团体的慈善事业、为社会人士搭建公益互助平台,并设有养老院及医院)、物业部(主管团体的建设、维护及物业管理等工作)。另外,在***相关部门处还注册了“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和“复兴大国学基金会”两个更加社会化的事业平台,为和谐社会、增进社会文明做更积极的贡献。

2、垂直式变体:台中中台禅寺和养慧学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已成为中国大多数社会成员聚居的场所。佛教教育的重心势必从山林重返城市。而在繁华都市中,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和地价昂贵,都市佛寺的建设用地通常都会比较紧张。在此种情况下,“垂直式”就极可能成为现代式佛寺模式另一种大量出现的重要变体类型(图8)。

图8∵垂直式变体。来源:自绘

所谓“垂直式”变体,即是将现代佛寺原本水平排布的各功能模块在垂直方向上集成起来,形成一大厦式建筑,占天不占地,充分使用土地资源。在此建筑的地面层及较低楼层,可尽量设置为公众礼仪及宗教活动服务的佛殿区,或通过宽大阶梯能方便地将人群引导至该区域亦可。传统佛寺中分别设置的山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等不同公共性殿堂,可转化为不同的室内大厅,通过室内设计的手法来划分空间,以“套间”、“耳厅”等集约化方式毗邻设置,以达致经济利用空间的效果。在这些公共性、开放性较强的佛殿区周围或夹层空间,可设置公众接待区,以方便为其服务。***中台禅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它将大雄宝殿、天王殿等单体殿堂均设计成为四通八达的公众大厅和交通枢纽;空间序列紧凑,流动性很强,与传统寺院的气氛不大相同。

在建筑的垂直向度上,空间具有越靠近地面层、公共性越强,越远离地面层、私密性越强的特点。所以,在“垂直式”变体中,为社会服务性较强的事业部门,应靠近地面层设置,便于对外联系和服务。学修区主要属于团体内部使用,可适当远离公众区,以确保安静、清净的学修环境。各级学院之间,可根据各院学修上的特点和需要,同样按照越高越私密的原则进行安排。各学院仍可采用“书院”化模块方式。

大厦的地下或半地下层,可设置斋堂、设备用房和行政后勤等配套空间。

由于现代式佛寺为社会服务的色彩很浓,如何使其入口和公共区对社区和城市表达出开放性、亲和力,以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和使用,台中市“养慧学苑”作了有益的尝试。

利用***气候温和的优势,该学苑大厦的一至二层的室内空间尽量室外化,向社区主街完全开放,其地坪高度与街道几乎没有高差,城市空间顺畅地直接流入建筑。其室内设计采用了类似城市设计的材质和风格,所以与街道的延续感很强。入夜方以升降卷帘来进行封闭。供佛的主殿虽设在三层,但开放性很好;当人们从街上经过,从建筑外面就能清楚地看到佛陀在向他们低眉微笑,佛教建筑的特征表露无遗。流线设计打破了传统佛寺建筑空间配置的观念,以垂直向度替代了传统水平进深的空间秩序,但仍维持了行进过程中庄严且变化的体验。

图9∵自由式变体。来源:自绘

3、自由式变体。对于自然条件较好、园林化的佛寺用地环境,这一现代式佛寺模式还可以作出一种“自由式”变体(图9)。以大讲堂、图书馆、斋堂等公共建筑和园林景观作为寺院的公共核心区;学院区和事业区按其功能类型和空间气氛的不同,分成了几个组团状的“微社区”,围绕公共核心区呈放射状或自由式地布置。行政后勤等附属区设置于用地相对边缘的位置。各功能区创造不同的组团气氛,组团和组团间互相干扰较小。组团与自然环境呈现咬合状态,融合性较好。

4、分离式变体。此外,这一现代式佛寺模式还极有可能出现一种更具革命性的变体类型——“分离式”变体。***花莲市的慈济功德会的做法就可能预示了这一趋向。她们尝试将现代佛寺的不同功能模块进行分解、分散,使之更利于就近服务相应的人群。其教团功能中为社会服务的事业区设在都市中,如社会教育机构、大讲堂等都在花莲市区,各慈善分会、医疗机构也设在***各地城市中,方便信众及社会人群使用。建筑功能和形象也比较现代化,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而其教团的内部学修区仍在花莲市的郊野自然中,很清幽;200多名教团学人自食其力,仍维持着朴实的农禅学修生活。

四、结语:

至此,本文根据现代社会背景及现代佛教思想和学修特点,尝试提出了一个“学修一体化”现代式佛寺空间格局的理想化模式。这是一种与历史上曾出现的佛寺类型都不同但又在精神上一脉相承的模式,一种与现代佛教学修体系紧密配合的模式,一种诠释了体系化、模块化、菩萨化等全新时代内涵的佛寺模式。

然而,当我们在面对每一个现实的佛寺建设任务时,是不可能通过它获得标準答案的,必须因地、因时制宜、因不同因缘条件来解决具体的问题。笔者在调研中看到,几乎每个寺院都表现着不同程度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方面,每个教团及其领导者都会根据自己团体的特点和优劣势所在、所弘化社会人群的情况、国家的政治政策和所承担社会职能等不同因素,而给出相应的指导理念和思想反馈;之后,据此建构相应的学修体系、组织管理制度及弘化模式。另一方面,弘化主体更为活跃、弘化目标更趋多元、弘化及服务的内容也更为复杂和丰富。这些都要求寺院进行精準的自我定位,并进而形成多类型的(如:教育型寺院、宗教服务型寺院、文化传承型寺院、社会服务型寺院、慈善公益型寺院、旅游观光型寺院乃至商业经营型寺院等)、多层次的(如:社会教育、初级教育、中级教育、高级教育、实用教育等)、多种规模的(大型、中型、小型)的寺院格局。许多佛寺还有特定的法脉宗属、学修特色,如何体现在此理想化模式中?诸多经历“文革”后重建、业已成形的佛寺,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进行调整变通?这些都值得我们为之深入思考。笔者也将在后续的研究文章中予以探讨。

当然,具有普世意义的是,本文提出了一种重要的思路和视角——即佛寺作为佛教教育及管理的载体与物化,是深刻地与其所承载的教育及管理内涵进行着互动的。而这一思路和视角的深层文化内核正是——理性精神和人本主义。

以上思路是否正确,尚有待有识之士的批评指正和实践的检验。

(作者为清华大学建筑专业博士,西园戒幢律寺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员)

参考文献

[1]∵漆山.∵学修体系思想下的我国现代佛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

[2]∵和谐世界∵从心开始——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3]∵佛教修学体系的建设与反思.∵北京:世界佛教论坛筹备办公室,2009。

[4]∵佛光山宗务委员会.∵佛光山•开山三十周年纪念特刊.∵***:佛光山宗务委员会编辑。

[5]∵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佛教建筑研究发展中心.∵1998佛教建筑设计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会议实录暨论文集.∵觉风佛教文化艺术基金会,1998。

[6]∵王镇华.∵书院教育与建筑.∵台北:故乡出版社,1986。

[7]∵陈元晖.∵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8]∵丁钢.∵中国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原文题:学修体系思想下的中国汉传佛寺空间格局研究(下)——一个理想化的现代佛寺模式的提出

学修体系思想下的中国汉传佛寺空间格局(一)

学修体系思想下的中国汉传佛寺空间格局(二)∵

学修体系思想下的中国汉传佛寺空间格局(三)

学修体系思想下的中国汉传佛寺空间格局(四)

学修体系思想下的中国汉传佛寺空间格局(五)∵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