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大地震。医务工作者为抢救地震灾区人民的生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就是少林药局的10名药僧。这充分体现了佛教在新时期弘扬佛法的现实意义。

河南少林寺有药局距今已有将近800年的历史,始建于金兴定四年(1220),创建者是当时的少林寺住持东林志隆。据元好问《少林药局记》可知,兴定末年,有大施主寇彦温等百家大户施财、施黄金等善举,愿作百年之斋。住持东林志隆效仿青州希弁和尚的做法,在少林寺设立“药局”一所。“少林英禅师为余言:‘昔青州辨公初开堂仰山,自山下十五里负米以给大众。其后,得知医者新公,度为僧,俾主药局,仍不许出子钱致赢余,恐以利心而妨道业。新殁,继以其子能。二十年间,斋厨仰给,而病者亦安之。故百年以来,诸禅刹之有药局,自青州始。兴定末,东林隆住少林,檀施有以白金为百年斋者,自寇彦温而下百家,图为悠久计,乃复用青州故事,取世所必用疗疾之功博者百余方,以为药,使病者自择焉。僧德、僧浃靖深而周密,又廉于财,众请主之。故少林之有药局,自东林隆始。局事之备,迨予三年矣。子幸以文记之。’予以为:医,难事也。自岐、黄、卢、扁之书而下,其说累数千万言,皆典雅渊奥,本于大道之说,究乎死生之际。”[1]由于金元之际的战乱,大量百姓流离失所,少林药局救死扶伤,发挥了重要作用。东林隆,即东林志隆,时为少林寺住持。东林志隆仿效青州辨公在仰山的创制,以檀越的施舍建立了少林药局,为周围的百姓提供常用成药。历时三年,至继任住持性英时,“局事已备”。性英请元好问撰文纪事,目的显然是为了表彰东林志隆的功德。兴定二年(1218),元好问为躲避战乱移居嵩山下,与少林寺关系密切。元好问《暠和尚颂序》曰:“余往南都,侍闲闲赵公、礼部杨公、屏山李先生燕谈,每及青州以来诸禅老,皆谓万松老人号称辨材无碍,当世无有能当之者。承平时已有染衣学士之目,故凡出其门者,望而知其为名父之子。虽东林隆高出十百辈,而暠于是中犹为上首。”[2]元好问出入少林寺,与两任少林寺住持东林志隆、木庵性英相熟。

志隆号东林,世称东林志隆、东林隆公,金末曹洞宗高僧。东林志隆出家后曾参曹洞宗大师万松行秀为师,为其主要弟子之一,金贞佑三年(1215)至元光元年(1222)任少林寺住持。《少林药局记》谓“兴定末,东林隆住少林”,金兴定年号在公元1217年至1222年之间,这可以说明少林药局创建于兴定四年(1220)之后,而不可能是通常认为的兴定元年(1217)。

东林志隆除兴定末年在少林寺设立“药局”外,贞佑三年(1215)还为西京灵源院著名长老衍公建塔;金兴定四年(1220),与居士王知非等人募资,历时两年,重修了面壁庵(初祖庵)和雪亭西舍;兴定五年(1221)又立《二祖大师像》等碑于少林寺。为此李纯甫写了《重修面壁庵记》及《新修雪庭西舍记》。其中《重修面壁庵记》由志隆立石,碑文末注明乃“都劝缘少林禅寺住持传法嗣祖沙门志隆立石”,还有“住持少林志隆施银五十两”。碑文曰:“今因少林主人隆公命其侍者海净问讯屏山,曰:‘照了居士王知非暨刘菩萨并其徒储道人重修面壁庵,既已落成,请记其岁月。’时大金兴定四年中元之前一日也。”[3]正可以确凿说明东林志隆于兴定四年(1220)在少林寺作住持。《新修雪庭西舍记》碑文末注明“劝缘住持传法嗣祖沙门志隆立石”[4]。这两方碑的刻石时间都是金兴定六年(1222)二月。金兴定五年(1221),少林寺立碑《二祖大师像》,有赞语:“五乳峰前,断臂立雪,求法安心,法无可说。觅心不得,狂机顿灭。结草石城,凡圣路绝。邺都城里恣调心,万载嘉声播不彻。”赞语前标明“少林住持嗣祖比丘志隆谨赞”[5]。可以说明志隆此时确在少林寺。

东林志隆与耶律楚材同门,共参于万松行秀。耶律楚材在《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序》中说:“(万松)师平时法语偈颂,皆法□隆公所收。今不复得其稿”[6]。此处的“隆公”就是东林志隆。大约在贞佑二年(1214),他与耶律楚材先后投万松行秀为师。耶律楚材的《湛然居士集》卷十一有《寄东林》一诗:“屡承东林同参赐书,未遑裁答,乱道鄙语,以待手讷云:同参万里寄书来,盥手缄封手自开。没骨舌头我难说,无根树子若能栽。金鹏手段平翻海,任老钩竿不钓能。何日万松轩侧畔,笑谈抵掌一开怀。”[7]《湛然居士集》卷十四又有《寄东林》一诗:“东林已秀两三枝,覆荫人天正此时。贪向龙宫翻贝叶,恼人不寄玉泉诗。(以来书云见阅藏经,故有是语)”[8]同卷又有《寄东林同参》:“东林屡有寄来诗,忙里何尝报一辞。岂是玉泉生吝惜,言无嗞味不宜时。”[9]还有一首《寄倪公首座》称赞东林志隆:“亨监逃海淹齑瓮,隆老成龙过禹门。独有倪公尚痴坐,几时承继万松轩。”[10]∵东林志隆大约在公元1236年前后还在世,耶律楚材《寄东林同参》诗大致作于这一时期。

东林志隆亦与赵秉文相识。《嵩山志》卷二十记载有诗《送月上人谒少林隆老》曰:“只臂伽黎不足难,将心到处遣人安。瓶离汴水秋风冷,锡入嵩峰夜月寒。箧里赠诗经雨晒,囊中施钵对风餐。心知拟就东林宿,已向林梢荐剎竿。”[11]诗作者为释寥一。赵秉文的《滏水集》中也收有此诗,诗题为《送月上人赴少林》[12],故此诗作者有可能是赵秉文。赵秉文字周巨,号“闲闲老人”,与李纯甫同时。赵秉文喜好佛老,可能是万松行秀的又一俗家弟子。《秋涧集》卷四十三《雪庭裕公和尚语录序》:“雪庭初参万松秀公,万松得法雪岩上人,纵横理窟,深入佛海。至于游戏翰墨,与闲闲、屏山二居士互相赞叹,为方外师友。”[13]赵秉文奉佛唯谨,时与朝士谈论,又与僧人来往。“(屏山)兴定间再入翰林,时赵闲闲为翰长。……每相见,辄谈儒佛异同,相与折难。”[14]赵秉文与少林寺关系密切,“赵闲闲本喜佛学,然方之屏山,顾畏士论,又欲得扶教传道之名,晩年,自择其文,凡主张佛老二家者,皆削去,号《滏水集》。首以中、和、诚诸说冠之,以拟退之《原道、性》。杨礼部之美为序,直推其继韩、欧。然其为二家所作文,并其葛藤诗句另作一编,号《闲闲外集》。以书与少林寺长老英粹中,使刊之。”[15]兴定五年(1221)夏,赵秉文至嵩山访元好问,不遇。其诗《寄元裕之》有“紫芝眉宇何时见,谁与嵩山共往还”的诗句[16]。《归潜志》卷九载赵秉文《和拟韦苏州》诗后记曰:“今岁过超化、少林,意欲卜居,病未能也。”[17]亦谓兴定五年的嵩山之行。元光二年(1223)二月,赵秉文作《达摩面壁庵赞》。他还有《登嵩顶》、《少林》等诗作。可见在这一时期,赵秉文与少林寺来往密切,与东林志隆也多有交往。

与东林志隆有交往,且同为万松另一著名俗家弟子的是李纯甫。李纯甫号屏山居士,与少林寺关系密切。李纯甫少年习儒,后在邢台偶遇行秀,转而虔心向佛。他的主张,被元好问概括为“孔门禅”。在少林寺时,李纯甫与少林住持东林志隆、木庵性英等相熟悉。《五灯全书》卷六十一记载:“屏山李纯甫居士,初恃文誉,好排释老。偶遇万松秀于邢台,一言之下,遂获契证。乃尽翻内典,遍究禅宗。注《金刚》、《楞严》等经,序《辅教》、《原教》等论。尝着《少室面壁庵记》。”[19]李纯甫参万松行秀之后,继则深入佛典,并至少林寺参学,弘传达摩西来之旨。李纯甫与禅宗祖庭少林寺关系密切,曾到少林寺参学,此时,东林志隆正在少林寺。

东林志隆是曹洞宗禅师住持少林寺祖庭第一人,其后东林志隆的师弟们以及曹洞宗其它高僧接连住持少林寺。东林志隆之后,在万松行秀的安排下,木庵性英、乳峰德仁、雪庭福裕、复庵圆照等相继住持少林寺,尤其是雪庭福裕对少林寺的振兴有过重大贡献,被誉为少林“中兴之祖”。从此曹洞宗在少林寺绵延不断,一直延续到现在。

东林志隆的生平事迹在各家灯录、僧传中无记载,本文将文献中的零星记载梳理成章,从中可看出东林志隆正是在师门的影响之下,面对当时金末战乱的严酷社会现实,弘扬佛教慈悲为怀的精神,创建了少林药局。少林寺于2006年重新恢复少林药局,使之焕发了新的生机。如今,少林药僧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救死扶伤,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影响广泛,不仅是佛门的一项善举,更是当今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壮举。

【注∵释】

[1][金]元好问:《少林药局记》,见《全辽金文》下册,第3206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8月。

[2][金]元好问:《暠和尚颂序》,见《全辽金文》下册,第3258页。

[3][金]李纯甫:《重修面壁庵记》,《中国少林寺·碑刻卷》第64─65页,中华书局,2003年4月。

[4][金]李纯甫:《新修雪庭西舍记》,《中国少林寺·碑刻卷》第64页。

[5]《二祖大师像》,《中国少林寺·碑刻卷》第62页。

[6][元]耶律楚材:《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序》,见《湛如居士文集》卷八第22页。《四部丛刊》,民国八年(1919)上海商务印书馆。

[7][元]耶律楚材:《寄东林》,见《湛如居士文集》卷十一第16页。

[8][元]耶律楚材:《寄东林》,见《湛如居士文集》卷十四第7页。

[9][元]耶律楚材:《寄东林同参》,见《湛如居士文集》卷十四第16页。

[10][元]耶律楚材:《寄倪公首座》,见《湛如居士文集》卷九第14页。

[11]释寥一:《送月上人谒少林隆老》,见《嵩山志》卷二十,[清]叶封等编,康熙十五年杨氏刊本。

[12][金]赵秉文:《送月上人赴少林》,见《滏水集》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0册第156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7月。

[13][元]王恽:《雪庭裕公和尚语录序》。见《秋涧集》卷四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00册第557页。

[14][17][元]刘祁:《归潜志》卷九,崔文印点校本第105页,中华书局,1983年6月。

[15][元]刘祁:《归潜志》卷九,崔文印点校本第106页。

[16][金]赵秉文:《寄元裕之》,见《滏水集》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0册第158页。

[18][清]超永:《五灯全书》卷六十一,见《中国禅宗大典》第5册第453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2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