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意

朱子曰:“诚,实也。意者,心之所发也。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曾公说:“一念不生谓之诚。”所以,意诚,则是内外充实的状态,心行合一,言行合一,如《中庸》中所说“言顾行,行顾言”,∵这里的“自谦”,谦通慊,是自我满足,志得意满无所攀缘的状态。自快,自处,自足,自乐,自得,这是在道中安享的状态,唯有圣贤才有这样的感受。这种自谦,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时,也是“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之时,也是灵山会上拈花微笑之时,“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时,心神合一,心能养神,所以终日独坐而快乐无比。所以,意诚之人,心中没有杂念,清净明澈,如司马光所说:“事无不可与人言。”诚为坦蕩君子的基础。

慎独:

朱子曰:“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国人讲修养,有句话说“处幽室如坐通衢”,人的修养能到这种地步骤,一个人独坐在幽暗的小房间里和坐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没有什么两样。也就是说,时时刻刻对自己严格要求到此。

只有心中光明磊落,深明“举头三尺有神明”,则对自己的行为不敢有轻易的疏忽。

再者,如《菜根谭》曰:“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人能慎独自处,更能够审视自己,道德学问必定能够增长,于此中,可练自知之明,可得识人之智。

“小人閑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小人只想要把不善的东西背过人就行了,做坏事怕人知道。现在来说,做坏事怕人知道还是有一点廉耻心的,还算不错,现在有些人,在街道上光明正大的抢包,光明正大地偷东西,这样的事情大家都见惯不惯了。甚至有些人,以前乱搞男女关系生怕人知道,现在,甚至在酒桌上大谈自己包情妇,以此为荣,世人寡廉鲜耻至此,这才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再者,心行不善,怕人知道,但是你想真正掩饰住那是不可能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真正有定力的人,因为自己身处定中,所以看人会看得非常清楚,谁又能掩饰得住呢?就像《大学》中所说的这样,肺肝都让人看得清清楚楚,掩饰又何益呢?所以,伪善永远不是真善,总是昭然显现于人前。

所以,人要时时谨慎自己的言行。古时有一个“四知太守”,别人送钱给他,他不收,来人说,又没有人知道,拿着就是,太守说:“谁说无人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没有人知道?”来人惭退。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和这个意思基本是相同的,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从《太上感应篇》知道,即便是没有一个人看你,你的身上还有三尸神,还有同生、同死两个神在跟着监察人的善恶,起心动念,皆有鬼神监察,敢不慎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这里更是用一个非常好的对比把这个道理讲得更明确了,富贵的人肯定住着豪华的屋子,有德行的人他的身体由于受到德行的滋润而显得仪态端庄,引起人的尊重。胖,这里读pán,意思是安閑舒适的样子,只有心胸宽广的人,他才能真正地安閑舒适地享受生活,而不是整日斤斤计较中惶惶不可终日。朱子说:“富则能润屋矣,德则能润身矣,故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德之润身者然也。盖善之实于中而形于外者如此,故又言此以结之。”意诚则心安体閑如此。

谨身若此,则心安理得,心中至诚,必臻至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