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义经》的实相之旨

心∵皓

《无量义经》是一部并不流通很广的经典,然此经属于法华系统的三经之一,它对了解《法华经》的义理,悟入一乘实相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南齐刘虬的《无量义经序》记载,此经是慧表法师游历南北时于广州朝亭(廷)寺,遇中天竺沙门昙摩伽陀耶舍,得其传授,然后于永明三年(485)九月十八日顶戴出山,弘扬传布于世。南朝萧齐昙摩伽陀耶舍于高帝建元三年(481)在广州朝亭(廷)寺译出此经。异译本有刘宋求那跋陀罗所译的《无量义经》一卷,已佚失。

《无量义经》经文简短,脉络分明,有很明显的序、正、流通三分,其内容分为〈德行品〉、〈说法品〉、〈功德品〉等三品。〈德行品〉是序分,叙述了六种成就,描述了如来无量的功德智慧。〈说法品〉是正宗分,谈到了无量义修行法门;道出方便说法,今日方乃显实的用意。〈功德品〉是流通分,揭示了本经发大悲心、行菩萨道的宗旨;说明受持本经所具的十种不思议功德力。从本经说法的整个过程来看,是以阐扬大乘菩萨道,略示开权显实的本怀为其用意。本文欲对此经的实相之旨作一发掘,期与法华行者共同领略一乘佛法妙意。

一、《无量义经》作为《法华》序曲之由

《法华经》是天台宗立宗具有重要地位的一部大乘经典,与此经全称“法华三部经”的是《无量义经》与《观普贤经》。古来以本经为法华的开经,《观普贤经》为法华的结经。《法华经》的主要思想是开权显实,《无量义经》的义理与《法华》亦有颇多相似之处,只是详略不同,它是由《法华》以前的方便经一转为法华真实经的先声。

为何说《无量义经》为《法华》之开经?有法华六瑞可作证明。《法华经·序品》云,三世诸佛说《法华经》之前必定先说《无量义经》。说《无量义经》毕,即入于无量义处三昧。佛入此三昧时,天雨四种宝华,大地六种震动。会中大众见此殊胜,欢喜合掌,一心观佛。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一万八千之佛土,令众得见。〈序品〉中描述的这些情景就是法华六瑞,即:说法瑞、入定瑞、雨华瑞、地动瑞、众喜瑞、放光瑞。此法华六瑞是三世十方诸佛说此经前必定示现的教化法式,也即是法华[1]说法的发起因缘。

法华六瑞中,无量义处三昧是依于法华义处而入的。无量义指三乘、五乘等无量法门依于一实相义处而生,佛陀既已说无量义之后,将说实相,在这中间入此三昧。由入定所据为《无量义经》,故此定属于无量义三昧;而所归之义处,则为《法华经》的实相。这是佛说《法华经》之前先入无量义处三昧的原因。

佛在耆阇崛山(即灵鹫山)的种种奇特做法与示瑞引起弥勒菩萨及大众的疑念,特别是见佛放光现瑞,心中更是怀着期待的疑问。于是弥勒菩萨代众请问文殊师利:“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文殊菩萨根据过去闻法经验知佛当说大法。他回忆了自己在过去二万尊日月灯明佛前听讲《法华经》时的因缘。彼佛说《法华经》也是现六瑞,先讲《无量义经》,再讲《法华经》,因此推测佛陀今日必定也说《法华经》。事实上,文殊释疑后,佛即宣说大法。由此可以证知《无量义经》是《法华经》的序曲,此经历来被称为《法华》之开经而受到法华行者的重视。

另外,根据湛然的《法华五百问》,佛陀在《法华》之前先说《无量义经》有三用意:一者,依人先为菩萨说《无量义》,次为声闻说一乘;二者,依利先以一乘利他教理化根熟菩萨,次以一乘自利行果方化退大声闻;三者,依法先谈《无量义》法体,次说《法华》法用。这就是众生的根机利钝、一乘法的得益时间和佛法的体用三方面来说明《无量义经》讲述在《法华》之前的时间差异,实际上二经时异体同。

《无量义经》既为《法华》开经,和《法华》一样,在五时判教中属于第五时,起到会三归一的作用。南齐刘虬在《无量义经序》中将众生之机与如来之教分为七种,认为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四乘之机,是以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分别加以引导的。为了融通众教,到了佛说《无量义经》之时,“既称得道差品,复云未显真实,使发求实之冥机,用开一极之由绪”,已经透露出要开一乘极法的端倪了。所以次后的《法华经》才能“接唱显一除三,顺彼求实之心,去此施权之名。”

二、《无量义经》与《法华经》广略开显之别

《法华经》对于实相义理的描述有广开显和略开显二门。〈方便品〉之初,先是略开显一乘,赞佛二智。引起二乘四众动执生疑后,佛在后来的三周说法中为大众广开显实相,令断疑生信。后来本门的〈如来寿量品〉中又对如来久已成佛的法身作了开显。而作为法华序曲的《无量义经》对一乘实相和如来法身之开显都只是点到为止。

相对于《法华经·方便品》之初的一段略开显,《无量义经》可谓是略略开显,仅仅只有一句话。先看〈方便品〉关于略开显的描述: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

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方便品〉之初,先赞叹如来二智难解难入,诸法实相无字义可立,唯佛能知。若以相言之,随举一法皆有十如是,以明一法有无量义,是为略开显。又因诸法实相甚深微妙,恐弟子不解,欲说又止。后由舍利弗代众请说。经过三止三请,才正式广开显。在广开显之时上根弟子方得以开悟。略开显时,法会中尚无一人开悟。

和〈方便品〉相比,《无量义经》仅对四十年来未曾显实之说法作了交待性总结,如经云:

善男子!自我道场菩提树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观,一切诸法不可宣说。所以者何?以诸众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种种说法。种种说法,以方便力。四十余年未曾显实,是故众生得道差别,不得疾成无上菩提。

佛陀说过去说法因为众生根机未成熟的缘故,只是方便说了种种法门,没有说到真实法。佛陀初说、中说、今说的三个阶段说法,虽然所说的都是诸法本来空寂的道理,但空的义理内涵不同,由义异故,众生解异。解异故,得法、得果、得道亦异。三乘众生没有看到法性不动相,所以无法证得实相,因而不能疾成无上菩提。

关于如来法身的开显,《法华经》中有专门一品来描述,并以无量千万亿地涌菩萨的久度因缘作为如来开近显远的发起[2]。《法华经·寿量品》中说释迦不是最近才成佛的,无量劫以前已经成佛,为了度众生在很多国土示现过,如经云:“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寿量品〉是开迹显本的正说分。和〈寿量品〉相比,《无量义经》对如来法身的描述也是点到为止,如云:

善男子!以是义故,诸佛无有二言。能以一音普应众声;能以一身,示百千万亿那由他无量无数恒河沙身。一一身中,又示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种种类形;一一形中,又示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形。善男子!是则诸佛不可思议甚深境界,非二乘所知,亦非十住菩萨所及,唯佛与佛乃能究了。

这是描述如来不可思议的法身境界,仅仅提到如来能示现无量种身,和《法华经》庞大的佛身观相比,的确只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序曲作用。其中,“是则诸佛不可思议甚深境界,非二乘所知,亦非十住菩萨所及,唯佛与佛乃能究了”一句与《法华经》中“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的经文字句非常相似。

《无量义经》之所以没有对一乘实相作详细阐明,《法华经·方便品》之所以略开显,对舍利弗之请止而不说,都是因为众生的善根因缘还不完全成熟,所以仅是对后来的广开显起了铺垫的作用。

《法华经》讲的是一佛乘思想,强调如来度化众生的苦心,一佛乘也就是实相,但这实相的内涵是不容易马上理解的,只有通过《无量义经》循序渐进地学习才能领悟。《无量义经》之所以是法华开经,就因为它只是简略地提到三乘是方便说法,实相是究竟。实相就是一乘,但此经中还没有出现“一乘”这个字眼,《法华经》中才正式提出,并详明一佛乘。悟解了一佛乘以后,弟子们才统统都得到悟的功德,那就是佛陀亲为授记。

《无量义经》和《法华经》一样,是以一乘因果为宗。经中,大庄严菩萨请教世尊关于本经的来、去、住。世尊告诉他,此经本从诸佛宫宅中来,去至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住诸菩萨所行之处,体现了大乘佛法从发心至成佛的殊胜不可思议。来、去、住这一问题实际上是谈及本经的宗趣,因此,尽管《无量义经》没有提到一乘,却已隐约透露出一佛乘的消息。

三、《无量义经》对如来实相功德的描述

实相是无量义之所依处,为了彰显实相,《无量义经》先对如来无量的功德智慧作了详细描述,这可以和《法华经·方便品》之初的赞叹佛陀二智相媲美。这一功德主要是由以大庄严菩萨为首的八万菩萨以偈颂的形式赞叹而来。对如来功德的赞叹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赞叹佛陀证悟法性的清净自在和不二中道,如颂云:

大哉大悟大圣主,无垢无染无所著。

天人象马调御师,道风德香熏一切。

智恬情泊虑凝静,意灭识亡心亦寂。

永断梦妄思想念,无复诸大阴界入。

其身非有亦非无,非因非缘非自他。

非方非圆非短长,非出非没非生灭。

非造非起非为作,非坐非卧非行住。

非动非转非闲静,非进非退非安危。

非是非非非得失,非彼非此非去来。

非青非黄非赤白,非红非紫种种色。

此中,前两颂赞叹法性的清净无为,永远灭绝了第六、七意识、阴界入。后三颂赞叹法性不可说的中道,这从众多的“非”字中就可以理解。佛法赞扬中道,认为中道是远离二边和真正涅槃。特别是大乘佛法,以般若波罗蜜为根本立场,以远离一切执着、分别而无所得者为中道。

中道即是不着于名相,不落于对待。《大智度论》卷六说:“非有亦非无,亦无非有无,此语亦不受,如是名中道。”这里的“非”,是不取著名言概念,非有非无,表示不落有无戏论。中道是连非有非无这个“非非”名相,也不再取着。我们所认识的,所言说的,都是相对的。凡是相对的,即不契于如实绝待的中道。佛陀所证得的法性是不落于对待的不二中道。

第二,赞叹佛的五分法身、三明六通、十力、无畏、三十二相等种种功德,如赞五分法身等功德颂云:“戒定慧解知见生,三明六通道品发。慈悲十力无畏起,众生善业因缘出。”菩萨修行应当常常忆念佛的功德,才能上求。经中对佛三十二相做了较详细的描述,共有七偈。菩萨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才能圆满福慧,最后仍要百劫修相好,圆满百福庄严相。法性是清净无为的,然而空性必须是缘起的,所以功德智慧相好正是缘起中道的体现。

第三,赞叹佛对机说三乘法和行六波罗蜜度生的智慧善巧。如赞对机说法:“四谛六度十二缘,随顺众生心业转。有闻莫不心意开,无量生死众结断。有闻或得须陀洹,斯陀阿那阿罗汉。无漏无为缘觉处,无生无灭菩萨地。”这是说佛陀开示了四谛、十二因缘、六度这些小乘、中乘、大乘等三乘法门,令三乘根机的人分别得到声闻四果、缘觉和菩萨地。佛陀对机说法的智慧是令人稽首赞叹的。颂中又谈到修行六度的菩萨行:

世尊往昔无量劫,勤苦修习众德行。

为我人天龙神王,普及一切诸众生。

能舍一切诸难舍,财宝妻子及国城。

于法内外无所悋,头目髓脑悉施人。

奉持诸佛清净戒,乃至失命不毁伤。

若人刀杖来加害,恶口骂辱终不嗔。

历劫挫身不倦惰,昼夜摄心常在禅。

遍学一切众道法,智慧深入众生根。

是故今得自在力,于法自在为法王。

颂中依次赞叹了佛陀的内外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种波罗蜜。这六种波罗蜜皆是如来证实智功德的心由之路。

赞叹佛的功德看起来与法义毫无关联,实际上,赞叹佛陀功德不但是请法的序幕,也是悟入佛智功德的缘起。因为,《法华经》之前也是佛陀赞叹诸佛的甚深智慧,然后才说方便善巧的度生法门。此外,赞叹佛德,更是为了引发本经的无量功德法门归于一实相之旨。

四、无量义法门及其实相之旨

《无量义经》顾名思义,讲述的就是无量义法门。因有情众生烦恼无量,是故佛陀说法无量,义亦无量,无量义生自一法,而此一法即一实相。刘虬《序》云:“《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法,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夫三界群生,随义而转,一极正觉,任机而通。流转起灭者,必在苦而希乐,此叩圣之感也。顺道示现者,亦施悲而用慈,即救世之应也。”可知无量义包括了凡圣无量行门,若能通达流转起灭之理,必由无量义法门而证实相。

无量义法门在〈说法品〉中有较详细的讲述。本品中,佛陀为菩萨众开示无量义法门,并指出过去是方便说法,今日方乃显实。本经的实相之旨也体现在本品大庄严菩萨与佛陀的两番问答之中。

第一番问答是以大庄严菩萨为首的八万菩萨请教佛陀关于菩萨道方面的修学问题:菩萨摩诃萨欲得疾成佛道,应当修行何等法门?佛陀告诉他们,菩萨修学无量义法门可速得成佛。这一无量义法门包括了空、有二观。

空观指观想一切诸法皆空之观法。一切诸法,尽为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之法本无自性而空寂无相;观此空寂无相之理即为空观。观空法门有浅深胜劣之别,悉以舍遣对实有执情为目的。经中强调修观要观诸法生、住、异、灭四相:

又复深入一切诸法。法相如是生如是法,法相如是住如是法,法相如是异如是法,法相如是灭如是法。法相如是能生恶法,法相如是能生善法,住、异、灭者亦复如是。菩萨如是观察四相始末,悉遍知已,次复谛观一切诸法,念念不住,新新生灭,复观即时生、住、异、灭。

生、住、异、灭四相,有一期四相与刹那生灭二种分别。前者是粗显的四相,包括生、老、病、死的有情一期四相与成、住、坏、空的无情一期四相。后者是细微四相,即于一刹那中,具生、住、异、灭四相。修空观即是从粗到细的次第,修习日久即能断除对诸法的执着,证悟空性。

空观成就再从空起有,“如是观已,而入众生诸根、性、欲。性、欲无量故,说法无量。说法无量,义亦无量。”∵有观是生怜愍心,慈悲度化一切众生,空有不二之时即是中道实相。经中强调菩萨修学无量义,应当安住实相而生慈悲。这里,实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无量义就是从这实相一法而生的。“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所以欲知无量义,先要了解实相。只有真正的安住实相,他所起的慈悲心才是明谛不虚的真实菩提心。因此,菩萨从一实相通达无量义,就能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正是修学无量义法门的殊胜功用。

第二番问答是大庄严菩萨对佛过去四十余年说法与今日说法不同产生疑问。他的疑问是:根据闻法经验,佛先前说法以空为主,令众生各得三乘果位,而现在所说的短短一部《无量义经》为什么菩萨依之修行能疾得成佛?

佛陀告诉他,过去因为众生根机未成熟,只是方便说法,今日方乃显实。佛陀说法,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所说,文辞虽一而义各异,故众生所证也有差别。今日所说《无量义经》才显明佛陀度化众生的本怀。

在这里,佛陀提到了开权显实的重要思想。过去种种说法因为众生根机未成熟的缘故,只是方便说了种种法门,没有说到真实法。即使同样描述诸法本来空寂的道理,也有内涵的差异。如经云:

善男子!我起树王诣波罗奈鹿野园中,为阿若拘邻等五人转四谛***时,亦说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中间于此,及以处处为诸比丘,并众菩萨,辩演宣说十二因缘、六波罗蜜。亦说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今复于此演说大乘《无量义经》,亦说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善男子!是故初说、中说、今说,文辞是一,而义差异。义异故,众生解异。解异故,得法、得果、得道亦异。

这是佛陀列举自己初说、中说、今说的三个阶段说法的文辞是一,而义差异。第一阶段说四谛法;第二阶段说十二因缘、六度;第三阶段说大乘《无量义经》。初说、中说、今说三个阶段所说的都是“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但佛赋予空的内涵不同,所以众生解异,得法、得果、得道亦异。

就空而言,佛先前所说法以空为主,所说空是小乘空;而现在的《无量义经》所说空是以大乘空为主。同样是空法,小乘空是三法印,大乘空是实相印。大乘是囊括小乘的,所以大乘实相空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无上甚深法门,是属于不共般若[3]。空是三乘共证的,但二乘只见空相,不知不空之理。佛曾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4]。《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经中所说的无为法,就是指三乘所共证的般若。

不共般若,是菩萨所独证,不与二乘共。二乘虽然不共证,但可以共闻。例如佛说本经,是“为发大乘者说,为最上乘者说”,但亦有二乘在座旁听。《涅槃经》言:“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说的是共闻不共证的不共般若。本经也提到共闻异证的情况:

善男子!初说四谛,为求声闻人,而八亿诸天来下听法,发菩提心;中于处处,演说甚深十二因缘,为求辟支佛人,而无量众生发菩提心,或住声闻。次说方等十二部经、摩诃般若、华严海云,演说菩萨历劫修行,而百千比丘、万亿人天无量得须陀洹,得斯陀含,得阿那含,得阿罗汉,住辟支佛因缘法中。善男子!以是义故,故知说同而义别异。义异故,众生解异。解异故,得法、得果、得道亦异。

这是说,众生由于解异故,闻同样的法却证果有异。如第一阶段的初说,本来是为声闻人说小乘四谛,却有旁听的八亿天人发了大乘菩提心;第二阶段的中说本来是为缘觉说十二因缘的,也有无量众生发了大乘菩提心,也有人仅得了声闻的利益;第三阶段说了方等、般若和华严等大乘经典,而听法的人却得了小乘的法益。这一事实说明,佛法义理的内涵虽有深浅差异,众生根性的差异则是证果有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为了说明如来说法是一,而众生闻解有异的事实,佛陀以法水的譬喻作了说明:“善男子!法譬如水,能洗垢秽,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渠大海,皆悉能洗诸有垢秽。其法水者亦复如是,能洗众生诸烦恼垢。”佛法如净水能除众生烦恼垢秽,井池江河、溪渠大海等等都能洗除众生烦恼垢。水性是一,但池非江河,溪渠非海,比喻佛所说法的初说、中说、后说(早期、中期、后期)都能洗除众生烦恼,但众生的需求、领悟力以及根性并不相同,所以佛陀说法,表面的文辞一样,实则义理不同,所证即有共不共之别。

因此,虽然空的演绎有深浅不同,根源还在于众生对空的领悟能力。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说的《无量义经》同样没有离开过空等四相之说,但众生认为法有生住异灭四相,有迁流之相,没有看到法性不动相,所以无法证得实相,不证实相就不能通达无量义。实相之义是诸佛不可思议甚深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了,这一微妙甚深无上大乘有待菩萨们修学证成。

欲通达实相,必须通达无量义,欲通达无量义,必须修行菩萨道。本经的〈功德品〉中,虽在说明受持本经所具的十种不思议功德力,实际上是描述菩萨道的修持方法。如转变心性,发起四无量心、不退转心等;得佛法智慧陀罗尼,通达无量法义;为诸佛护念,四众宗仰;增长菩萨果位等,强调这十种功德力皆令菩萨增长善根智慧,圆满度生大愿,终至成就无上菩提。菩萨道的重点在于发菩提心利益众生,因此,受持本经所得的功德不是平常的长寿、富贵、聪明等的世俗果报,而是以增长菩萨的各种度生能力,最终悟入一实相为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无量义经》是一部微言大义的大乘经典,强调通过菩萨道的行持悟入无量义,悟入一实相。法华三经中,虽以《法华经》为流布最广之经,但后来法华行者多是三经一并诵读以为修持。天台智者大师18岁出家,即诣大贤山,诵《法华》、《无量义》、《普贤观》等经,历二旬,就通达三经,为后来大苏山妙悟和弘法判教打下坚实的修学基础。又据《法华经传记》载,比丘尼妙法一生持诵法华三经,命终后,座生三茎并蒂白莲。可知此经功德乃是不可思议。《无量义经》在古代的弘扬是以持诵为主,在当代有证严法师发扬此经的大悲菩萨道精神。

【注∵释】

[1]《法华经》为经名使用时,需用书名号。若作为义理使用时,则不仅仅指书,而象征着圆教。

[2]〈从地涌出品〉中说,因下方涌出诸菩萨具有三十二相,久习菩萨所行,其数无量,引起此土菩萨的怀疑,故在后半品中弥勒代表大众请疑,由此佛讲述了如来无尽的寿量。

[3]佛说般若有共与不共二种,说共通于声闻缘觉菩萨三人之法,称为共般若。唯谈菩萨所行之法,不共通于声闻缘觉,称为不共般若。

[4]《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云:“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