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万寿宫是江南著名的千年古宫,是道教净明道的祖庭,在海内外影响很大。净明道作为宋元时期兴起的“儒道互补”的新道派,倡导“忠孝神仙”,倡行“忠孝立本,忠孝建功”,提出“欲修仙道,先修人道”,其教理教义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精粹。本文不揣浅陋,试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孝思想为溯源,来略论净明道忠孝思想的特征,以求方家指正。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孝思想

忠孝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美德和社会责任。考究忠孝思想的渊源,由来颇深,它形成于先秦时期,当时的儒、道、墨、法诸子百家,皆对忠、孝作出了诠释。

从文献上看,“孝”的思想起源早于“忠”,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孝”字字形。甲骨文卜辞中,“孝”与“老”为同一个字,属会意成文,为搀扶伛偻老人之状。《说文解字》曰:“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老在上,子在下,从中国古文字的构字原则看,正是父子相承之意思。《周书》、《诗经》等文献中,已有大量有关“孝”的理念。《诗经·大雅》云:“威仪孔时,君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由此而见,孝子、孝行、孝道作为一种对于祖先、父辈的敬仰、侍奉的理念及行为準则,孝的思想已有了明确的内涵。“孝”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被视为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世人所崇尚而一直沿袭至今。

与“孝”相比,“忠”的思想理念出现较晚,《说文解字》云:“忠,敬也,尽心曰忠。”毋庸讳言,忠与孝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支柱,事君为“忠”,事亲为“孝”,“行孝”与“尽忠”是相联系的。儒家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是家的扩大,忠是孝的放大。虽然在“家天下”的封建帝制时代,“忠孝”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出现“愚忠愚孝”的严重后果,早在二千多年前,道祖老子在其不朽名着《道德经》中就已指出:“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但老子没有否定忠孝本身的积极含义,而是从侧面阐述了忠孝出现的深刻社会背景,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混乱和道德丧失,才能实现“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的理想社会。但是,儒家倡导的忠孝观,对孝敬父母、忠于国家的社会责任感的社会积极作用,是应该得到肯定的。

总之,“孝子、忠臣”的思想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十分尊崇的地位,甚至于成为人生追求的一个坐标。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人的忠孝理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儒家的忠孝思想侧重于“仁者爱人”为基础,讲求“推己及人”,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忠孝思想侧重以“返朴归真,民复孝慈”为基础,主张人们按纯真自然的本性生活,互敬互助,而达到“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的境界;墨家的忠孝思想侧重以“兼相爱,无差等的爱”为基础,主张“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忠孝作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而代代相承。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