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条修学原则,精进努力行持

现在谈出家修学的十条原则,这十条是对前面“志、道、德、才、学”的具体落实。学习了佛法的理论,却不能在生活中实践,得到真实的受用,那佛法就只成了知识,就和我们出家学法的本意相违背。我们每天做功课时念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念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等,如果没有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改善自己身语意三业的话,念完以后,书本一合,就还给佛菩萨了。念久了也就不想继续念了,因为自己缺少实践,感受很浅,不知不觉都成讲大话了。所以,这十条修学原则是对现代出家人提出来的,是经过长期以来的观察、思维而总结出来的。

这十条原则不仅对个人而言是要真正去做的,而且对于一个僧团也应朝这个方向去引导,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相一致,僧团才能够保持清净和合。

(一)恭敬三宝

恭敬三宝,最重要的是培养我们对三宝的恭敬心、虔诚心和希求心,因为这是宝嘛!希有、难得、尊贵,世间少有的东西,所以要去恭敬、尊重。如《法苑珠林》说:“如《宝性论》云:三宝有六义,故须敬也。一者希有义:如世宝物,贫穷之人所不能得;三宝如是,薄福众生百千万世不能值遇,故名为宝。二者离垢义:如世真宝,体无瑕秽;三宝如是,绝离诸漏,故名为宝。三者势力义:如世珍宝,除贫去毒,有大势力;三宝如是,具不思议六神通力,故说为宝。四者庄严义:如世珍宝,能严身首,令身姝好;三宝如是,能严行人清净身故,故说为宝。五者最胜义:如世珍宝,譬诸物中胜;三宝如是,一切世中最为殊胜,故名为宝。六者不改义:如世真金,烧打磨练不能变改;三宝如是,不为世间八法所改,故名为宝。”(卷第十九)

三宝宝贵,有大利益,所以要恭敬尊重。不仅居士要恭敬三宝,出家人更要恭敬三宝,否则不能得到三宝的加持,难以安稳学修和弘法,难以引导居士恭敬三宝,甚者让人觉得连居士都不如,岂不自误误人、败坏佛教!如《法苑珠林》说:“又(三宝)具六意,故须敬也。一、佛能诲示,法是良药,僧能传通,皆利益于我,报恩故敬。二、末代恶时,传法不易,请威加护,故须致敬。三、为物生信,禀承故敬。四、示僧尼敬事仪式。五、令乐供养,法得久住故敬。六、为表胜相故敬。”(卷第十九)《菩提道次第广论》说:“自能如何恭敬三宝,则诸众生亦能如是恭敬自故,如《三摩地王经》云:作集如何业,当得如是果。”(卷第四)所以要成人天师表、住持佛陀正法,必须从敬重三宝开始。

对三宝有没有敬重心是绝对可以检查出来的。过去好多出家人为了保护佛像、法宝,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就是说把佛像、法宝,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这是很了不起的,我们出家人对三宝就是要有这样的一种信心啊!就连社会上没有佛教信仰的人,很多人心中对佛、菩萨还是有敬畏感的。他们到了寺院,不会在佛像前言行放肆。我们作为出家的佛弟子,更要对三宝有一种真实的敬重心。

现在一般人无论对佛宝也好,对法宝也好,对僧宝也好,恭敬心往往都是不够的。过去佛经很少,能够请到一本佛经,就会奉为至宝。现在印刷业很发达,到处都是佛经,自己就不容易珍惜、尊重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佛经很难找到,连最常用的《阿弥陀经》、早晚功课本都很难,即使找得到也都是手抄、油印的,找到一本铅印的都很不容易。那个时候“文革”刚结束,宗教政策才恢复,圆拙老法师是用复写纸一本本复写经文,然后油印,课本都是油印出来的。现在不同了,经书一多,大家就无所谓了。有时候看到从海外进口的精装本,我们就会很高兴。为什么很高兴?因为它的纸张、排版、美工等等很好,我们就喜欢去收藏。仔细反省一下,这种心态不是很好的,因为我们应当注重的是法宝的内涵,而不是外在的美工设计,这个因种错了,来生自己可能会去当收藏家,而不会再出家做和尚。出家是要出离三界,首先就要远离物欲,你注重美工设计,这本身就是贪着物质的表现。对佛像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在佛像的质地上比较,这个佛像黄金做的,还是青铜做的,还是泥巴做的,更不能因为造型不美观等原因而随便加以讥毁。佛像是佛宝的代表,恭敬礼拜佛像,自己就得到好处,不敬轻毁就造恶业。我们一定要有这样一种正确的认识,如《释门归敬仪》说:“经云:像如麦,获福无穷,以是法身之器也。论云:金木土石体是非情,以造像故,敬毁之人自获罪福。莫不表显法身,致令功用无极。故使有心行者对此灵仪,莫不涕泣横流,不觉加敬,但以真形已谢,唯见遗踪,如临清庙,自然悲肃,举目摧感,如在不疑。今我亦尔,慈尊久谢,唯留影像导我慢幢,是须倾屈接足而行礼敬,如对真仪为我说法。”(卷上)

对僧宝的恭敬也很重要。作为一个出家人,我们自己也是三宝当中的一员,有没有把自己的出家相当成宝?有没有把现出家相的其他人当成宝?值得好好地反观。

出家人可以做人天师表、众生福田,如果不把自己的出家相当成宝而自甘下劣,不重戒律,不如法修行,行为随随便便、马马虎虎,那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不自尊、不自爱,愧对这个僧相!

我们看到其他出家人的时候,会不会觉的他是宝,很了不起,希有难得?如果不把别人当成宝,而当成“破铜烂铁”,看不惯,讨厌、别扭,进而轻慢、不敬、讥毁,那就自损福德、自障修行、破散僧团!

唐朝道宣律师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僧网大纲篇第七》中说:“若有破戒、作恶威仪,当共软语乃至礼足,后生豪贵,得入涅槃……况余轻犯。破戒比丘虽是死人,是戒余力犹如牛黄、麝香、眼药、烧香等喻。破戒比丘为不信所烧,自堕恶道,能令众生增长善根。”《大宝积经》说:“若在阿兰若,志求无上道,不应见人过,自谓最尊胜。憍恣放逸本,莫轻下劣人,彼于遗法中,渐次而解脱。比丘虽破戒,深信于三宝,是则解脱因,不应见其过。摧伏贪瞋难,勿惊于放逸,余习法应尔,是故不须说。若清净比丘,伺他人过失,是最非真实,不名修正法。如理修行者,当须自观察,求道诸比丘,舍离恶言论。常以欢喜心,独处于闲静。”(卷第九十二)《大般涅槃经》说:“复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虽有弟子解甚深义,复有笃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而诸弟子多起诤讼,互相是非,佛复涅槃,当知是法不久住世。复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有诸弟子解甚深义,复有笃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彼诸弟子修和敬法,不相是非,互相尊重,佛虽涅槃,当知是法久住不灭。”(卷第十八)

当然,不观过失不是不辨是非,而是不要执取过失、心生轻毁、口出恶言。特别是同一个行为,既可以从功德角度看,也可从过失角度看,不要仅从过失角度挑剔。如《大智度论》说:“或见人有所思默无所说,便谓憍高自畜、不下接物;或见好下接物、恩惠普润,便谓欺诳谄饰;或见能语善论,便谓恃是小智以为憍慢……若见持戒清净者,便谓所行矫异。”(卷第二十三)弘一大师所辑《南山律在家备览·出家宗致》说:“《业疏》续云:今世出家,翻种苦本,不畏沉溺,多起下业。故彼文(《大宝积经》)云:又有二痈,谓求见他过、自覆己罪。向诸行者知来实苦,决定现世不造苦因,如知火烧汤烂,无有纳手足者,佛说罪事深宜远离。以不信所烧,随心造罪,更增俗人。”

尤其有大功德人有时出现一些不如法的行为,我们如果观过、轻毁,对自己的伤害会非常大。阿罗汉还有习气所使的不如法行为,如《大智度论》说:“是习不名真烦恼。有人虽断一切烦恼,身口中亦有烦恼相出,凡人见闻是相已,则起不清净心。譬如蜜婆私诧阿罗汉,五百世在猕猴中,今虽得阿罗汉,犹腾跳树木,愚人见之即生轻慢:是比丘似如猕猴!是阿罗汉无烦恼心而犹有本习。又如毕陵伽婆蹉阿罗汉,五百世生婆罗门中习轻蔑心故,虽得阿罗汉,犹语恒水神言:小婢止流。恒神瞋恚,诣佛陈诉,佛教忏悔,(毕陵伽婆蹉)犹称(恒水神)小婢,如是等身口业烦恼习气二乘不尽。”(卷第八十四)初地菩萨持戒还不能完全清净,到二地菩萨才完全清净,八地才断尽烦恼,而且还有高地菩萨示现逆行,更不可轻毁、不敬。

一个僧团中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看到不好的行为、现象,如果是小恶或者只是小的不良习惯,要体谅包容,善巧劝说、化导;如果是重大的破戒作恶,乃至破坏僧团,我们就不要附和、随顺,而要适当劝谏、阻止,或向僧团负责人报告。不管怎样,不应瞋怒、排斥、宣扬过恶,而应慈悲、帮助,不失恭敬,就像戒律中劝谏破戒比丘,仍然称呼“大德”。赵朴老在《白马寺一席谈》(1992年4月12日)说:“你看到现世间一些不好的东西,这很平常,你说是普遍的,这不错,但是勿做恶事嘛!这里要靠自己发大愿。……你不要说好象在佛教界外面对很多现实不满,在佛教界里面对现实就那么满意吗?不见得。因为还是在这个世界上。唐太宗曾经问玄奘法师:你们僧伽、僧团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呢?玄奘答了八个字:鱼龙混杂,凡圣交参。深潭里有鱼、有龙,是混杂的,有凡人,也有圣人,是交参的。纯而又纯,是找不到的……要这样想:正因为世界上还有许多不合理的事,所以我们佛教要普度众生,要在这个世界上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出家人要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先要带头从恭敬三宝开始做,特别对僧人,不论有德、无德,都不应轻毁。如《菩提道次第广论》说:“若于僧伽或出家众,持沙门相及于其相不骂不毁,又一切种不应分党、视如怨敌,云:汝等、我等,应当敬重,犹如僧宝。《劝发增上意乐会》云:希乐功德住林薮,不应观察他过失,不应起心作是念,我是超胜我第一。此骄是诸放逸本,永不应轻劣苾刍,一劫不能得解脱,此是此教正次第。”(卷第四)

特别不要因为看见上座法师一个过失,乃至一次过失,就耿耿于怀,从此不再信敬,即使他讲佛法正理,自己也认为他是说教、言行不一等等,不愿听受。有人认为这是依法不依人,认为他言行不如法,即使他是大德、老和尚,我也不听他的。这其实是倒执经义,因为“依法不依人”重点是自己要全心求法、依法,不是求全责备别人依法。即使对方是破戒之人,如果讲说佛法道理,我们就要敬重听受,如释迦牟尼佛过去生还从外道、罗刹舍身求法。当然,如果是大德高僧,所说有不如理处,我们可以不接受,或暂且存疑,但不应以瑕掩瑜、因噎废食,更不可轻毁、不敬。“依法不依人”也即要在法上分别,不在人上分别,唯法是求、唯法是依,恭敬所有的说法者。这是敬僧,更是敬法。

有的人学了一些佛法,就拿着法观察周围的人,没有一个清净如法的,没有一个值得自己尊重求学的,这种状况就非常糟糕。尊重法、以法观察是没错的,但先要以法观察自己,特别要“依智不依识”,而初修者往往在凡情妄识中,被我执、我见所迷,说是“依法”,其实是“依我”而已。明朝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说:“流俗知见,不可入道。我慢习气,不可求道。未会先会,不可语道。……自信己意,不可问道。……依文解义,不可会道。”(卷第二)因此一定要谦虚谨慎、恭敬三宝,特别要积极依师学法。

《瑜伽师地论》说:“云何菩萨修正四依(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文、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智不依识)?谓诸菩萨为求义故从他听法,不为求世藻饰文词。菩萨求义,不为求文。而听法时虽遇常流言音说法,但依于义,恭敬听受。又诸菩萨如实了知暗说大说,如实知已,以理为依,不由耆长众所知识补特伽罗若佛若僧所说法故即便信受,是故不依补特伽罗。如是菩萨以理为依,补特伽罗非所依故,于真实义心不动摇,于正法中他缘匪夺。又诸菩萨,于如来所,深殖正信,深殖清净,一向清净,唯依如来了义经典,非不了义。了义经典为所依故,于佛所说法毗奈耶不可引夺。何以故?以佛所说不了义经,依种种门辩本性义,犹未决定,尚生疑惑,非了义故。若诸菩萨于了义经不决定者,于佛所说法毗奈耶犹可引夺。又诸菩萨于真证智见为真实,非于闻思但识法义,非真证智。是诸菩萨如实了知修所成智所应知者,非唯闻思所成诸识所能了达。如实知已,闻如来说最极甚深所有法义,终不诽毁。是名菩萨修正四依。”(卷第四十五)《菩提道次第广论》说:“应如菩萨地(《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中所说而正听闻,谓应无杂染,不应作意法师五处。离高举者,应时听闻,发起恭敬,发起承事,不应忿恚,随顺正行,不求过失,由此六事而听闻之。离轻蔑杂染者,谓极敬重法及法师,及于彼二不生轻蔑。不应作意五处所者,谓戒穿缺、种性下劣、形貌丑陋、文辞鄙恶、所发语句粗不悦耳,便作是念:不从此闻而弃舍之。如本生中亦云:处极低劣座,发起调伏德,以具笑目视,如饮甘露雨。起敬专至诚,善净无垢意,如病听医言,起承事闻法。”(卷第一)

其实三宝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佛是由法而成佛,成佛而说法,僧是依佛法而修行的。佛、法、僧三宝是一体的,不是对立的。敬佛就要敬法,敬法就要敬僧。在佛世时,释迦牟尼佛自说“我在僧数”,也随僧团接受供养,更表明三宝是一体的。如《优婆塞戒经》说:“观如是已,平等奉施,如是施已,得无量福。是故我于《鹿子经》中,告鹿子母曰:虽复请佛及五百阿罗汉,犹故不得名请僧福,若能僧中施一似像极恶比丘,犹得无量福德果报。何以故?如是比丘虽是恶人,无戒多闻、不修善法,亦能演说三种菩提、有因有果,亦不诽谤佛法僧宝,执持如来无上胜幡,正见无谬。若供养僧,即是供养佛、僧二宝,若观佛法功德微妙,即是具足供养三宝。”(卷第六)我们一开始就要培养这样的观念。当然要对所有的佛像、所有的出家人都有很深的恭敬心,也是很不容易的,但至少在我们的心目当中,要有比较相应的某一尊佛菩萨,一看到这尊佛菩萨就感到非常亲切,有非常强烈的一种恭敬心、希求心。对出家人的恭敬心也是一样,要慢慢去做,先从一个二个三个做起,慢慢去培养。儒家讲推己及人,可以先在同一个寮房、堂口里面,从我们周围的人开始练习互相恭敬、互相尊重,然后慢慢养成对整个三宝都恭敬的宗教情操。

(二)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对于佛弟子是非常重要的。世俗对我们最有恩的是父母,而善知识的恩德比父母还要大,如《释迦如来行迹颂》说:“《慈悲忏经》云:师长之恩,过于父母。何者?父母虽爱其子,不能令出三界樊笼;师长教之以善,令离三有、趣向菩提故尔。”(卷下)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教授、教诫,我们自己很难学好佛法,因此在一开始就要养成尊师重道的习惯。可是现在这个时代普遍缺乏这样的风气,弟子对师长不尊重,对师长讲的佛法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我也听过,我自己也会讲,这是非常大的毛病、非常大的邪见。做弟子的不尊重师长,这叫大逆不道,以这样的心态来学佛,不可能学得进去。

对团体也是一样,一个寺庙好不好,一个团体好不好,就看师道是否尊严。世出世间法都是一样,如果师道尊严,这个团体肯定会非常优秀;反过来说,如果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那这个团体的问题就会很大。整个佛法兴衰的关键就在这里,如《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说:“佛法增益广大,实由师徒相摄、互相敦遇、财法两济,日积业深、行久德固者,皆赖斯矣。比玄教陵迟、慧风掩扇、俗怀悔慢、道出非法,并由师无率诱之心,资阙奉行之志,二彼相舍,妄流鄙境,欲令光道,焉可得乎?故拯倒悬之急,授以安危之方,幸敬而行之,则永无法灭。”(卷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