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定向”增进计划

[香港]∵衍∵空

缘起和理念

教育不单只是传递知识和技术,还得培育和关顾年青人的品格及心灵健康。所以全人教育、生命教育、德智体群美并重等等教育理念,一向以来都是教育界的发展理想。但是如何能真正办好或落实这些方案,就没有一套大众都认同的具体理论和方法,尤其是针对德育和生命教育两方面。除了欠缺具体的理论和方法以外,推行这些教育理念的另一困难,就是如何量度德育和生命教育的成果——量度什么和如何去量度?

但是,随着来自资源短缺和国内外的竞争,家庭和社会的问题,年青人所需要面对的压力就越来越大。现在作为一个老师,往往不单要教学,还要照顾和关心同学的情绪及心灵健康。故此,寻找出一套有理论、有实践和能量度成效的生命教育方案,有其实际的需要。

2003年,香港考试局推出了新的佛学会考课程。在编撰新课程时,特别加入了丁部——佛教基本教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部分。目的是希望同学修读这新课程时,能学到把佛法的智慧和生活艺术,应用到他们生活上,以作为生命教育的一部分。

为了能更有系统和有效地落实这一套教学理念,以及作出相应的研究和量度,我们设计和推行了“生命定向”增进计划。这计划是以新佛学会考课程的内容为基础,设计出二十节一系列的研讨课程(work?鄄shop),以比较活泼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令同学能够对生命有更深入的反思和理解,学到如何面对和处理困难及挑战,并能在生命中寻找到意义。

这些研讨课程的制作,除了以佛法为基础外,还参考了以色列医学社会学家安东诺维斯基(Aaron∵Antonovsky)所提出的“条理感”(Sense∵of∵Coherence)理论[1]。在观察为什么有些人,在压力之下能健康地活下去(例如一些曾经历纳粹集中营的犹太人),但有些人则不能忍受而病倒乃至死亡,安东诺维斯基发觉那些能活下去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条理感”。在此,安东诺维斯基所说的“条理感”是指一个人能否从生命中体会到一整体性的定位和方向(global∵orientation),继而对世事的发生都感觉到是有条理和可理解。条理感亦能反映出一个人,能否对以下三点感到有一贯彻、持久而强劲的信心(a∵perva?鄄sive,enduring∵though∵dynamic∵feeling∵of∵confidence):

1、生命中所触及内在和外在的事事物物,都是有条理、可预计和可以解释的;

2、有足够的资源来应付由于接触到这些事物而引申的各种索求;

3、这些索求都是生命的一种挑战,而且是值得去投资和积极参予的[2]。

这三点,安东诺维斯基称之为:理解能力(compre?鄄hensibility)、处理能力(manageability)和意义感(mean?鄄ingfulness)。

在发展和确立“条理感”的理论过程中,安东诺维斯基亦设计了一份问卷来量度“条理感”,作为预测和量度一个人能承受压力的指标,并称之为“生命定向问卷”(Orientation∵to∵Life∵Questionnaire)。这份问卷可分有29条的完整版和13条的简短版[3]。

Bengt∵Lindstrom与Monica∵Eriksson,两位瑞典的学者,最近在Journal∵of∵Epidemiology∵and∵Community∵Health上发表了他们对“条理感”及其问卷25年来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报告[4]。他们研读了有关“条理感”400多份的研究报告,而归结出“条理感”与焦虑和抑郁是有反比的关系(即“条理感”越高,焦虑和抑郁的机会越低),而与态度、行为和生活质素是有正比的关系(“条理感”越高,态度、行为更为正面,而生活质素亦更高)。再者,他们的报告亦指出“生命定向问卷”的有效和可靠程度是可接受的。到现在,“生命定向问卷”,已有33国语言的不同译本,而“条理感”作为一个量度面对压力和健康的指标,有其跨文化背景的可靠和稳定性[5]。

从以上的讨论,可见“生命定向”增进计划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以佛教理论为基础,设计出一系列研讨课程,以提升同学的“条理感”。那就是令他们能够更理解生命,学习如何处理生命的挑战,和在生命中寻找到意义。

现在这本导师使用手册,是我们把过去一年多落实这项计划的经验和心得编写而成,其中一共有20节研讨课程和3个特别活动。而每节研讨课都有其独立的主题和教学重点,老师可因应其教学特色和相关课程,随意选取适合之研讨课程来配合。

相关研究

为了更了解这些研讨课程的成效和贡献,我们邀请了五间伙伴佛教学校和五间支持学校,提供约600名中四/中五学生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其中400名来自佛教学校的同学,是会修读新的佛学会考课程,而此400名同学中只有约200名参加了这计划的研讨课程和特别活动,而其余的同学则为比较组I(comparison∵group∵I)。至于还有200名来自非佛教学校的学生,既不会修读佛学会考课程,亦不会参加这项计划的研讨课程,以作为比较组II(comparison∵group∵II)。

我们采用了前后测试连同比较组(pre∵and∵post∵test∵with∵comparison∵groups)作为本计划的研究方法。对此三组共约600学生,我们于2004年9月以下面四种工具去量度他们的身心灵状态[6]:

普通健康量表(General∵Health∵Questionnaire—12∵GHQ)[7];

自尊量表(Rosenberg∵Self—esteem∵Scale∵SES)[8];

生命定向问卷(Orientation∵to∵Life∵Question?鄄naire—13∵SOC)[9];

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With∵Life∵Scale∵LIFE)[10]。

至于事后的量度,我们亦于2005年末和2006年初完成了所有的问卷调查。在事后的问卷中,除了以上所说的四种问卷的题目外,我们还加入了三条同学自评其理解能力、处理能力和意义感改变的题目[11],以帮助我们了解同学的亲身感受。同时,我们亦访问了部分实验组同学,以听取他们对本计划的亲身感受和观感。

经过分析,我们见到在实验组中,同学在四种量表前后之差异,都有正面的改进,而SES是有明显的差异(Matched∵pair∵T-test,∵t=2.501,∵p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