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论师所传的《摄论》思想──以道基、道奘、灵润为中心释仁宥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提要

摄论师是指弘传真谛译《摄大乘论》及释等摄论学说者,其活动时期是从陈末到唐初,虽然此期间历时七十年,但存留至今的资料为数不多,藉由现代研究成果的显示,有道基、道奘、灵润三人的学说,本文即藉由三人的学说来整理《摄论》思想,其中的道奘和灵润有师徒关系,正与道基形成不同系学说的代表。惟局于数据,因而仅就三性、唯识无境、赖耶真妄和阿摩罗识等关系来探讨。道基的三性说保留在《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的《摄大乘论章》,此文原有七门分别,但仅存二门,其余佚失了,其学说在阐明三性是「其义有别,体性各殊」;道奘的三性说保留在遁伦《瑜伽论记》中,其三性说虽有三则叙述,但实指两种三性三无性型态,更进一步来说,虽有两种型态,但同指三性三无性同一无性这一道理,这是由上田义文在1938年所提出的观点,不过,对于「三性三无性同一无性」之说,近人吉村诚认为是摄论师融摄他论而来的学说。而有关灵润之主张,虽然近来发现日本最澄《法华秀句》卷3记载灵润录新旧译不同的十四点,但是比较有系统的说明是道宣《续高僧传》,因此配合《摄大乘论释》来重现灵润的两重观之说,而发现此两重观亦与三无性有关,本文亦由此对于上列吉村诚所说,提出证明「三性三无性同一无性」不仅是摄论师学说,而且是直接可从真谛译《摄大乘论释》中导出,不假他论。总此三性、唯识无境等四说关系,即说明三无性的就是唯识无境,而说明阿摩罗识的则是在于阿赖耶识的真妄之说,甚至于阿赖耶识是否有灭的基点上。或可进一步思考阿摩罗识是与阿赖耶识并列存在的如来藏,或者阿摩罗识是由阿赖耶识所转成,因此阿摩罗识形成时,阿赖耶识就不存在了。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于阿摩罗识到底是什么。∵∵关键词:1.三性∵2.道奘∵3.灵润∵4.道基∵5.阿摩罗识∵∵【目次】

一、前言二、三性三无性与唯识无境之关系(一)道基的三性说1.释名2.体性(二)道奘的三性说(三)灵润的两重观与三无性之关联1.第一重:前七处舍外尘邪执得意言分别(1)前七处(2)意言分别2.第二重:第八处内舍唯识想得真法界(四)三性、三无性与唯识无境的讨论1.摄论师的三性说类型(1)与三无性无明显关联的三性说(2)与三无性相关联的三性说2.唯识无境与三性、三无性之关系三、赖耶真妄与阿摩罗识的关系四、结语

一、前言[1]

本文是探讨唯识在中国流传的情形之一,因为唯识学传到中国先后形成三个宗派:地论宗、摄论宗、法相宗,而本文仅限于摄论宗的探讨。摄论宗是六朝陈末到唐初时代,以研究真谛译•无著造及世亲释《摄大乘论》(简写为《摄论》,以下例此)之唯识论典所形成的学派,也是唯识学传到中国的第二期。《摄论》在唯识系统中是最有系统介绍唯识思想的论典,所以这样的论典传入中国,将会激蕩出什么样的波澜,便是本文探究的原动力。不过,此时期阐述《摄论》思想的摄论师著作大都佚失了。摄论师所留下的资料不多,仅有道基、道奘、灵润等人,近来,胜又俊教结集凝然《华严孔目章发悟记》中引述道基《摄论章》的文句,可说是探索摄论宗思想弥足珍贵的参考文献。另外,《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的残卷中,除了《摄论章》(经号2808)可能与师承于靖嵩的智凝有关外,胜又俊教亦提及《摄大乘论章》(经号2809)可能是道基的作品,[2]∵所以本章将以此三文献作为讨论的核心。而《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的其它摄论残卷,以及《敦煌宝藏》第五十册的《摄大乘义章》写卷,虽然可以提供《摄论》思想的线索,但因为着者等不详,所以此处暂不纳入讨论。取入《摄论章》(经号2808)为探讨底本,是因为其卷1文末附抄疏者:∵仁寿元年八月二十八日∵瓜州崇教寺沙弥善藏∵在京辩才寺写《摄论疏》流通末代∵比字校竟(《大正藏》册85,页1036上)∵此本《摄论章》是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在京城长安辩才寺所抄竟,依此年代以及地点来推测,可能是当时住持辩才寺的智凝所作。据《续高僧传》所载,与京城辩才寺有关的传记有:〈道积传〉、〈智凝传〉、〈僧辩传〉、〈智则传〉。首先从〈道积传〉来看:∵至〔开皇〕十八年入于京室……又依辩才智凝法师《摄大乘论》。于十义、熏习、六分转依、无尘惟识,一期明悟。仁寿二(=三)年,又往并州武德寺沙门法棱所,听采《地持》。(《大正藏》册50,页696上)∵开皇十八年(598)道积到京城,依辩才寺智凝法师学《摄论》,于十义等学说有所悟得,直到仁寿二年(602)才往别处听法。可见仁寿二年以前道积仍跟着智凝学习《摄论》。而且智凝一直宣讲《摄论》,如〈智则传〉说:∵释智则,姓凭,雍州长安人。二十出家,止辩才寺,听凝法师《摄论》四十余遍。(《大正藏》册50,页655上)∵从智则听辩才寺智凝法师讲《摄论》四十多遍来说,可见讲《摄论》是很平常的,而且此寺院仅智凝讲《摄论》,并不见有其它人与之竞讲,〈僧辩传〉中也提及当时的盛况:∵时有智凝法师,学望京华德隆岳表,辩从问知津,乃经累载……大业初岁,召入大禅定道场。(《大正藏》册50,页540中)∵当时智凝学识声望闻名京城,有僧辩跟着学习几年,大业初年被召入大禅定道场,〈智凝传〉记载其盛况:

后赴京辇,居于辩才,引众常讲……隋文法盛,屡兴殿会,名达之僧多参胜集,唯凝一人领徒弘法,至于世利曾不顾眄,所以学侣成德,实异同伦,后住禅定,犹宗旧习,大业年中卒于住寺,春秋四十有八。(《大正藏》册50,页505上)∵智凝到京城辩才寺,领众常讲,隋文帝时代法会兴盛,很多名达僧侣参与盛会,惟独智凝领徒弘法,于此世利未曾顾眄,所以学德有成,后来智凝住于大禅定道场,仍讲《摄论》,大业年中示寂。由此看来,智凝在开皇十八年后乃至大业初年入大禅定道场之前,一直住持辩才寺,所以仁寿元年所抄竟的《摄论章》或许正是此时期的作品,所以《摄论章》的思想内容与智凝有关系,可作为智凝的思想代表。不过,虽有上述资料的出现,对于摄论师的心识说的掌握仍显不足,因此,依据目前仅有的资料,集中探讨《摄论》思想中的核心问题:一、三性三无性与唯识无境之关系,二、赖耶真妄与阿摩罗识的关系。

二、三性三无性与唯识无境之关系

虽然三性思想是摄论宗很重要的学说,但是随着摄论宗的发展,对于三性的诠释,是否会有所变化呢?而据胜吕信静等人指出三性说和唯识说的结合是在无著的《摄论》中所确立的;[3]∵印老在成立唯识无义(境)的教理上,指出《摄论》中说:「云何得知如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显现而非称体?由名前觉无,称体相违故;由名有众多,多体相违故;由名不决定,杂体相违故。」[4]∵之一文有很重要地位,此段文是说似义显现的分别性不称合种子所生义的依他性,于此成立唯识无境的教理。上田义文也指出幻等依他的三性说立场和唯识无尘的思想有本质上的关联,反之,二分依他的三性说和唯识无尘就没有本质上的关联。[5]∵似乎说明种子亦即缘生义的依他性与唯识无境有关。综合上述,将着重整理道基、道奘、灵润的三性、三无性说,以及三性三无性与唯识无境之探讨。

(一)道基的三性说

对于三性义,道基《摄大乘论章》卷4(经号:2809)有七门分别,[6]∵可见三性是当时很重要的议题,但现今只残留第一门释名和第二门体性,其余五门皆已佚失了。以下依此二门分述。1.释名

在释三性之异名前,道基对性、三性定义为:「初释名中,通名曰性,性谓性别,性者体性。三性道理,其义有别,体性各殊,故名为性,亦称为相。」(《大正藏》册85,页1043下-1044上),性有性别、体性之意,以此说三性,便是各有其义和体性之意。上田义文曾依道基上述所言表明摄论宗异于地论宗所说三性,因地论宗虽说三性,但实质上只提真妄二性,并没有说明依他性;而《摄论》则指依他性的阿梨耶识是妄,不是依真体而有的东西,而是系属于自己的种子而有的东西。如此所谓缘生自体的依他性的唯识体被确立了,唯识说才正式成立。[7]∵所以三性是有其各自体性。从释名来说,先分别阐释三性之名,并配合道基所整理的三性问答形式。三性各有异名,首先分别性是:∵分别性者此有三名:一曰「分别性」,释有两义:一、虚妄境生虚妄心,说彼境界名分别性,《摄大乘》云:「似尘显现名分别性」。二、能取妄心颠倒分别,说彼妄心名分别性,《摄大乘》云:「诸菩萨以分别为烦恼」,《摄论》复云:「识以分别为性也」,前约所生果而得其名,后就功能以彰厥称。二名「妄想自性」,释有两义:一约妄境能生妄心名妄想自性,二者妄心颠倒分别,不称实义故目妄想自性。《楞伽经》云:「妄想自性」,亦前约果,后是功能以题其名。三名「思惟分别想(按:可能是「相」)」,亦有二义:一、境界而生思惟,名思惟分别相,二、妄心颠倒思惟,此以妄心思惟诸尘故名思惟分别相。《金光明》云:「思惟分别相」,亦是就果及功能以陈其名。(《大正藏》册85,页1044上)∵分别性有三名:分别性、妄想自性、思惟分别想。而此三名各有果及功能二种义,此二义是依二种思考途径:其一是从果义说「虚妄境生虚妄心」,此中虚妄境为分别性,是似尘显现,而这种状态也就是果,所以《摄论》说:「似尘显现名分别性」;其二是从功能义说「妄心生颠倒思惟」,此中的妄心是分别性,就其烦恼、不称实义、颠倒思惟等功能说为分别性。其次,于此分别性提出三问:∵《摄大乘》说分别性中,有三种问。一、问依止,若分别性似尘显现依止依他应名依他,云何乃称分别性也?二、问无所有,此分别性既无所有,无所有中何所分别?三、问似尘,此分别性既是似尘,不言似识,云何似尘名分别性?论中但两。复次,总答三问:一、以分别似尘显现,虽依他似尘无体,用彼意识而为尘,故称分别;《摄大乘》云:「无量相貌意识分别」,《释论》解云:「一切尘相是为分别说名意识」,上来总答前两问也。二、似尘能与意识住分别境,名分别性,《摄大乘》云:「颠倒生因成分别性」,《释论》解云:「意识颠倒生,境界名为生因,故成分别」,斯乃答前第三问也。(《大正藏》册85,页1044中)∵对此分别性提出三问:一问依止,二问无所有,三问似尘。一问依止,说分别性依止依他,显现相似境界的境,应该把分别性称为依他才是,为何称作分别性?二问分别性既然无所有,如何分别?三问既然说分别性似尘,不说似识的了别,如何说为分别性?《摄论》以二说总答三问:第一说解答前二问,分别性是依他显现,但显现似尘而无实体,由于是用意识来了知此为尘境,所以称为分别;第二说解答第三问,因为似尘显现能与意识住分别境,所以名分别性,如《释论》说:「意识颠倒生,境界名为生因,故成分别」,以境界为生因,意识产生颠倒,所以名分别性。依他性亦有两名:∵二、依他性者此有两名:一名「依他性」,释有两义:一、系属种子,谓根尘识现行生起,系属本识熏习种子,故曰依他;《摄大乘》云:「从熏习种子生,系属于他,说名依他性」。二、系属根尘,名曰依他,谓识现起,依他根尘方乃得生,名依他性,《摄大乘》云:「此依他性若离因缘,自不得生;根尘为因缘,依他得生,名依他性」。……二名「缘起自性」,一切诸识依根缘尘而得生起,名缘起自性。《楞伽经》云:「若依若缘生起,名缘起自性」。前名依他,约义从缘而得其名;后曰缘起能、所立目,缘者能生,起是所生。(《大正藏》册85,页1044上)∵依他性有二名,一名依他性,二名缘起自性。首先,名依他性有二义,一是系属种子,就根、尘、识现行是系属于本识的熏习种子,所以名依他;二是系属根、尘,就识现起,必须依根、尘的缘才得生起,所以名依他性。次名缘起自性,是诸识依根缘尘方得生起,所以名缘起自性;不过,出自刘宋四卷《楞伽经》[8]∵的「缘起自性」这一名词,着重在「依」、「缘」的关系,说明「缘者能生,起是所生」,如此一来,「一切诸识依根缘尘而得生起」即指识是所生,而根尘是能生。道基于此说明依他之名,除了采用《摄论》之诠释外,还加入刘宋本四卷《楞伽经》的说法,可见四卷《楞伽经》有很高的地位。接着,对于依他性提出两问:

二、依他性中,《论》有两问:一问唯识,既言识外无法,有何可依名依他性?《摄大乘》云:「唯见乱识而有自体,不见有他,云何此识名依他性?」二问似尘依止,既此依他似尘所依,应名他依,云何说名依他性也?《摄大乘》云:「似尘显现依止依他,云何得成依他性也?」《论》中具有两答,以答二问。初明依他,实唯有识,无别有他,而此唯识,从自因生,说自为他,名依他性;《摄大乘》云:「从自熏习种子而生,说名依他。」此答前问。二答似尘依止,明依他性,虽为尘依而识起时,还缘似尘,由尘而生,说名依他;《摄大乘》云:「依他性生已,无有功能,过一剎那自所取故,由此义故,说名依他。」此答第二问。前答就彼体类依他,后答约其义依他也。(《大正藏》册85,页1044中、下)∵对于依他性有二问二答,一问既说是唯识,识外应无法,如何有法可为依止而名依他性?如《摄论》所说:「唯见乱识而有自体,不见有他」,如何此识名依他性?二问既说此依他是似尘所依,应说为「他依」,如何说名依他性呢?关于这二个问题,首先就体类来说,此识名依他,是因为此识从自因生,即从自类的熏习种子而生,此能生种子望识为他,所以名为依他;二答是约义亦即境,虽识为似尘境的依止,但识的生起仍需依尘而生,所以名依他,如《摄论》说:「依他性生已,无有功能,过一剎那自所取故,由此义故,说名依他」,种子生起是剎那即灭,是无有功能能自然安住,唯依根尘才能发生作用,所以名依他。[9]∵道基把依他分成体类和境两说,指涉的内容是体类=识从自类种子生,境=识依尘,在后述的体性中,谈依他亦是如此形式,可见此缘生依他是含摄这二种形式。说依他性之后,次说真实性有三名:∵三、真实性者,此有三名。一名「真实」,亦有两义:一、理体不变,二、功德无倒。言理体不变者,谓有垢、无垢二无所有,不可破坏,名真实性,《摄大乘》云:「前二真实无变异义,名为真实」……。二、功德无倒者,道及正教,称理无倒,故名真实,《摄大乘》云:「后二真实无倒为义,名真实义」。二名「成自性」,《楞伽经》云:「成自性」,《金光明》云:「成就性」,其义一也。皆是真体不可破坏,名成自性。三名「第一义性」,八卷《楞伽》及《无上依经》云:「第一义性」。斯乃成名约义以举其号,第一义者形对立目。(《大正藏》册85,页1044上、中)∵所谓真实性,是指四种清净,对照真谛译《摄论释》的四种清净:一、此法本来自性清净,二、无垢清净,三、至得道清净,四、道生境界清净,道基将此说为有垢、无垢、道、正教。真实性有三名:真实、成自性、第一义性。名真实性具有两义:一是理体不变,二是功德无倒,所谓理体不变,是说明虽立有垢、无垢,但二者皆无所有不可破坏,如《摄论》说:「前二真实无变异义,名为真实」,指有垢、无垢二真实不会变化、变坏;而所谓功德无倒是就相称于理而无颠倒来说,所以称为真实,如《摄论》说:「后二真实无倒为义,名真实义」,即说道、正教称合于理,不颠倒。二名成自性是指真体不可破坏,而第三名第一义性则是指超越相对来说为第一,不过,后二名不是《摄论》所说,而是依刘宋本和唐本《楞伽经》等所说,与前述依他性一样,采入《楞伽经》的用词。于真实性但提一问:∵三、真实性,《论》中所说但有一问,谓问无所有。既云无所有,云何得名真实性?《摄大乘》云:「以无所有为真实性」,何故得名真实,不名非真实?《论》中三义,答此一问:一、「由如无不如故名真实」,《释论》解云:「此是第一不相违义,显真实性」;二、「清净境界」故名真实,《释论》解云:「此是第二无颠倒义,显真实性」;三、「诸善法中最胜义故,名为真实」,〔《释论》解云:〕此是第三无分别义显真实性。(《大正藏》册85,页1044下)∵对于真实性仅有一问,《摄论》明言「以无所有为真实性」,何故此得名为真实,而不名为非真实呢?以《摄论》三义来回答:一是由于如无不如,二是清净境界,三是善法中最胜义。而《摄论释》则将之解为「不相违义」、「无颠倒义」、「无分别义」等三义:∵论曰:由如无不如,故成真实。释曰:此下三义答两问,此是第一,以不相违义显真实,如世间说真实友。∵论曰:由成就清净境界。释曰:此是第二,以无颠倒义显真实,由境界无颠倒故,得四种清净,如世间说真实物。∵论曰:由一切善法中最胜。释曰:此是第三,以无分别义显真实,即五种无分别,谓五种真实,如世间说真实行。∵论曰:于胜义成就故,说名真实。释曰:于前三胜无有坏失,故说成就,由成就故真实。(《大正藏》册31,页186下)∵借用上田义文的诠释,第一不相违义是说明「如无不如」,是泯除染净、色心等相对的差别,而致绝对的无差别,可以说为「平等samatā」,如世间真实的朋友在任何场合下都不会改变;第二无颠倒义是说「成就清净境界」,由境界不颠倒得本来自性清净等四种清净,将不颠倒的清净法都摄入真实性当中;第三无分别义说「一切善法中最胜」,正指五种无分别,亦即无分别智的五种特质,即指离非思惟、离非觉观地、离灭想受定寂静、离色自性、于真实义离异分别等五项要同时具足,才称为无分别智。[10]∵由于此三义都是在胜义(parama-artha)中成就所以名为真实。[11]∵再回到问题本身来看,若真实性是无所有的话,这样的无为什么是真实?又为什么将此名为真实呢?道基将之合为一个问题──「云无所有,云何得名真实性?……何故得名真实,不名非真实?」,面对此问题,《摄论释》是以胜义成就来说名真实作为总答「既云无所有,云何得名真实性?」,而《摄论》所说三义内容中,含括无分别智及前述的四种清净,而此四种清净又摄于名为「真实」的无变异义和不颠倒义等二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