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三)∵∵(第三集)∵∵2000/2/26∵∵香港九龙∵∵档名:12-031-0003

请掀开讲义,我们继续看善财童子的发问。中国人自古以来常常讲的质问,我们要学习怎样发问,从发问内容、音声、态度就能观察一个人的修学功夫。所以我们自己有没有好的修持,可以瞒愚癡的人,真正有学问、有德行的人一眼就看穿了,我们自己不能不谨慎、不能不努力来学习。你看看善财童子的言语、态度,他请问的内容,十一句里面我们读过前面五句。第五句是「云何转菩萨行」,昨天跟诸位说了很多。我们的讲法跟清凉大师的注解稍稍有点差别,清凉大师注解里面,完全是佛菩萨的境界,法身大士,我们只能够仰望而做不到。我们读经修学最重要的,怎样落实在我们自己生活当中,我们要能够学到,要能够做到,才能够得真实利益。今天我们接着看第六句:

【应云何深入菩萨行。】

这一点很重要。诸位特别要记住「菩萨行」,第一天跟诸位细说过一定要有菩提心。菩提心,我们今天说得最清楚、最明白是真诚心,决定不可以妄心待人,真诚是不虚妄;清净心,清净是没有染着,没有执着,你就清净;平等心,平等是没有分别,我们有分别就不平等,有执着就不清净。这种功夫都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处事待人接物里面去学习。我们是凡夫,无量劫来烦恼习气太重,佛家讲的贪瞋癡慢不知不觉都表现在你的言语、举止、动态之中,这就叫造业。因为造业,这才牵连到不善的果报。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我们也是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与佛有缘,善根都很深厚,这一生得人身、闻佛法,不容易!一定要珍惜这个缘分,认真努力学习,我们这一生才能够永脱轮回。

有很多同修问我,我一定要这一生当中决定往生,话说得不错,是不是真能往生,还有问号。要怎样才有把握往生?心清净才能往生。大乘经上常讲,「心净则佛土净」,清净心在哪里修?在生活里面修,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没有贪求、没有嗜好,一切都能随缘,人家给我们什么吃的,我们吃了都欢喜,给我们什么穿的,我们穿得很高兴,决定没有挑剔;这个东西我不吃,那个东西我不愿意,不可以!你有这种念头,你造业。起心动念都造业,何况你的言语造作。这个地方显示出你的心极不清净、极不平等,念佛也枉然。

过去李炳南老居士常讲,「一万个念佛的人,真正往生两、三个而已」,这给我们很高的警惕。为什么念佛的人那么多,往生的人那么少?习气没有念掉。念佛目的何在?《弥陀经》上讲得很清楚,「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是我们念佛目的之所在。我们怎样念到一心不乱、怎样念到心不颠倒?给诸位说,一心不乱就是清净平等,你清净心念出来了,平等心念出来了;心不颠倒是智慧开了,正觉心起来了,慈悲心起来了。所以我们常常要反省问问自己,我的心清不清净、平不平等?有没有智慧、有没有慈悲?如果这五条统统没有,你的心是轮回心,念佛号也是轮回业,所以你不能够了生死,不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原因在此地。

菩萨行,我在此地讲得非常浅显,把水平降到最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跟你们讲十善,讲六波罗蜜,这是菩萨行。这一句讲『云何深入菩萨行』,「深入」是智慧,对于菩萨行彻底明了,这是深入。深入与后面广大相应,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就深了,意思就深了。我们对于任何一个人,如果说指着鼻子骂他,你想想儿女指着鼻子骂父母行不行?我们佛弟子指着佛菩萨鼻子骂佛菩萨行不行?你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你没有学佛造的已经有罪,学了佛之后明知故犯,你的罪不止加一倍,不知道加了多少倍!所以学佛,我在讲席上常说,你学佛有没有功夫,有没有成绩,从你面貌上来看,从你的行为上看出来。为什么?相随心转。你的心一天比一天真诚,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天比一天慈悲,你的相貌就愈来愈庄严,一定的道理!体质也是随心转,你的身体会愈来愈健康,少病少恼,这是你修行成绩表现出来了。不必问别的功夫,只看看你的相貌,我们自己也看不到自己,你每天早晚洗脸都照镜子,看看镜子里头有没有进步?如果修行没有功夫,每天还是是非人我、贪瞋癡慢,你注意你的相貌也天天在变,一年不如一年,你的相貌变坏了。你修行有功夫,你的相貌变好了,身体变好了,这一定的道理。

我们带来一个录相带,一百零一岁的年轻人,有没有放?你们看看,那个人是修行人的好榜样。你们听她说的,一生没有发过脾气,一百岁一生没有发过脾气,一生没有瞋恨过一个人,所以她心地清净,她没有烦恼,她心平等没有高下心。她在新加坡帮助许多人办老人院,她在里面做义工,里面有些人跟她不能相处,她从来没有责怪过别人,她总是觉得我自己做得不好,不能叫人生欢喜心,忏悔改过自新。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这叫菩萨行,「深入菩萨行」。像这些录相带我们常常看,见贤思齐,自己常常反省,跟她做一个对比,我们就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来学习。

诸佛菩萨,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世间第一等好人,佛菩萨一丝毫的缺点都没有。所以佛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众生都欢喜佛菩萨,尊敬佛菩萨,仰慕佛菩萨,向佛菩萨学习。我们四众弟子里面,出家的弟子跟在家弟子不一样,出家弟子代表佛菩萨的形象,如果我们做得不好,就是灭佛。这个罪你要知道,我们不能做社会大众人的好榜样,我们就是糟蹋佛菩萨、糟蹋佛教,这个罪过,诸位看看戒经是阿鼻地狱。所以这一件衣服不好穿,这个供养的饭不好吃,人家对你恭敬供养是希望你修行得道,他沾一点光。你们看看天目山齐居士,你就看到了,她修得好,她的父亲造作罪业堕在地狱,因为女儿修得好,沾光!从地狱里头超生,这个叫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孝养奉事不是在财物上,是在你认真修持。我在前面跟诸位说过,培养慈悲心,认真的修学十善业道,这就是孝养,拿这个来孝养,这是对老师的尊敬。

善财问深菩萨行,「深」必须要有高度智慧,所以学佛要开智慧。智慧从哪里开?智慧从清净心里面开,从平等心里面开,你的心不清净、不平等,你决定没有智慧。没有智慧,你的生活、你的行持决定是随顺烦恼,烦恼作主,那么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不是业,这《地藏经》上讲的,你一天到晚在造业。我们要想得到深入菩萨行,不但要认真努力依教奉行,你能够修十善,你能够修六度,你的心还没有达到清净的水平,没有达到平等的水平,必须要求学,要亲近善知识。哪些是善知识?《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有情无情都是善知识。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要有悟处,人家的好处我们要学习,看到人家的缺陷,我们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自己要是有,立刻要改进,所以都是善知识。善人是善知识,恶人也是善知识;顺境是善知识,逆境还是善知识。顺逆善恶的境缘,成就善财童子一生圆成佛道,他会修。我们天天在分别、在打妄想,执着一定要什么样好的环境,那你错误了,再好的环境给你,你还是造业。善财童子他不选择环境,他也不选择哪个人,人人都是善知识。为什么?人人都有长处、都有优点,人人也都有缺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看到别人好的地方我们学,看到别人不好的地方反省,那不都是善知识吗?五十三参就是这个意思。理愈来愈清楚,这就能深入,事就愈来愈广了。第七句:

【应云何出生菩萨行。】

『出生』,显示他已经认真在做了。前面所说的都是心里头有愿想落实,到出生是真的落实,真干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真干!真干还没有做到理想的成就,在这个阶段叫「出生」。如果到理想的程度,那就进入底下这一问,第八句:

【应云何观察菩萨行。】

『观察』是智慧开了,这个时候见大地一切众生无一不是菩萨,都是菩萨化身来度我的;智慧不开,你没有能力观察。我们遇到恶人天天来折磨我,我们觉得受不了,哪里晓得菩萨遇到这个境界逆来顺受,在这里面修忍辱波罗蜜,修禅定波罗蜜,修般若波罗蜜,如果没有这些逆境逆缘,我们怎么能成就?对于那些作恶的人、折磨我的人,我们特别感恩他。为什么?他堕地狱来救我的,他造作这些恶业,他将来要堕地狱,他堕地狱成就我的波罗蜜。这是深入观察,我们才了解事实真相,于是我们对于作恶的人,毁谤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甚至于用不择手段逼着我,叫我走投无路的这些人,我都感激。我们写了一张小的卡片,诸位也许都见到「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这是进入到这一个阶段。我们能观察,我们清楚,我们明了,顺逆善恶境缘对于修行人都有利益。可是我们很清楚,他要不是菩萨示现的,他行善他受三善道的果报;他作恶,他必定感受三恶道的果报。我们能不能帮助?不能帮助他。为什么?他愚癡,他执着。愚癡是没有智慧,执着是没有能力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他能够成就真正修行人,他不能度自己,这是佛在经典里面所说的「可怜悯者」,这真可怜!

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通达明了,像我们这种根性的人一定要学教。学教是学习经典,「读诵受持,为人演说」,这是佛教给我们学教的方法。为人演说就是研究讨论,一天都不能放松。中国古时候念书人常讲,「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你就想想这个话的味道,非常明显的显示出相随心转;三天不读圣贤书,随顺自己烦恼习气,贪瞋癡慢都在脸上了,都表现在脸上。所以我们一天都不能离开佛菩萨,佛菩萨在哪里?佛菩萨在经典里面。不离开佛菩萨,不离开佛经,佛经天天要念,天天要思惟经典里面所说的道理。经典的义理无有穷尽,我们一生一世都体会不尽的,每读一遍有一遍的悟处。那也许同修告诉我,我念了很多年都不开悟,那是什么?你不会念,你念三百年也没有悟处。

什么叫会念?真诚心、恭敬心去念,你才有悟处。印光大师讲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你对于经典没有恭敬心,你怎么会开悟?开悟是从真诚、恭敬心来的,展开经卷如同面对佛菩萨,经卷一打开,就像释迦牟尼佛在我面前教诲我一样,像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在我面前。这样恭敬心,你每念一遍有一遍的悟处,天天在觉悟,年年在觉悟,积小悟就成大悟,积大悟你就变成大彻大悟,然后对于菩萨行,你才能深入,你才真正能出生。这个出生,我们用现在话讲菩萨行落实了,五戒、十善、六波罗蜜我真在做了,把它落实在我生活里面,饮食起居、待人接物都不违背,这是出生。

往年净宗学会成立,我代韩馆长写了一篇缘起,用她的名字发表的。缘起里面特别提出行门的五个科目,我们在美国、加拿大,许多法师看到都赞叹,说我们这个行门的科目简单明了容易学习。第一个科目「净业三福」,第二个科目「六和敬」。我们处事待人接物有没有依六和敬?六和,世出世间的圣贤,对于这个字非常重视。和是什么?和睦相处。和睦相处的基础是平等对待,我比别人高、我比别人大就不平等,不平等就没有和,所以和平两个字是连到的,这里头有因果的关系。

诸位同学你们到北京去旅游过,我想一定去参观过故宫,你看看故宫最主要的建筑,世间人讲皇帝的金銮殿,它那个招牌不叫金銮殿,叫「太和殿」。主要建筑物三个大殿,太和殿后面「中和殿」,最后面一个「保和殿」。太和、中和、保和,什么意思?以和平来统治国家,来安定社会。「太和」是广大,佛法里面讲尽虚空遍法界,我们要和睦共处、平等对待。「中和」的意思更精微,中是不偏,人心要正,不能有一丝毫偏邪,偏邪就不和,那个和也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正的和,心是正直的,中正。「保和」,你就想到永远保持不能失掉,失掉了那个国家会亡国;你家庭里面失掉了,你家就衰了;国要是失掉和,国就亡;一个人要失去和,这个人的德行就没有了,你还能配做个人吗?

佛教给我们修六和敬,第一条是理念,「见和同解」。诸佛菩萨这个和的基础是什么?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之后见解是相同的。十法界依正庄严同一个真性,所以见性之后你的见解相同,不会有差别了。这个水平太高,我们初学人做不到,做不到我们依什么来建立共识?依佛菩萨的教诲,我们现在用五个科目: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我们取这五个科目,用这五个科目建立我们的共识,见和同解。换句话说,我们起心动念自己一定要想想,与五个科目相应不相应?如果相应我们在学佛,如果不相应我们在学魔。佛与魔一念之间,与五个科目相违背的是魔,相应的是佛。孝养父母是佛,不孝父母是魔;奉事师长是佛,不敬师长是魔;有慈悲心的是佛,没有慈悲心的是魔;修十善业道的是佛,造十恶业的是魔。我们不作佛就变成妖魔鬼怪,你就学魔学鬼,人死了作鬼,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他每天都跟魔鬼为伍,他怎么不去作鬼?违背佛陀教诲都叫魔鬼。我们要明了,要有智慧去观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怎么可以糊涂?不但不能糊涂,失念都不可以。失念是什么?忘记了。为什么特别选这五个科目这么简单?就是叫你不要忘记,我们坚守这个目标,坚守这个方向,念佛就决定得生净土。我们要晓得,要认真努力去学习。

我在早晚课跟大家介绍得很清楚,早课提醒自己,晚课是检点反省,改过自新,这种早晚课就有功德。而不是说早晨把经念一遍给佛菩萨听,晚上又念一遍给他听,佛菩萨教你怎么做的忘得干干净净,这样做早晚课是有罪。什么罪?早晨骗他一次,晚上又骗他一次,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骗佛菩萨;还以为我的功课不缺,以为佛菩萨会保佑你,哪有这个道理!佛菩萨教导我们是要我们去做到,不是叫我们去念的,要有智慧观察反省。第九句:

【应云何增广菩萨行。】

『增』是增长,『广』是广大,如何把自己的菩萨行推广?这个问跟四弘誓愿里面「众生无边誓愿度」相应。首先我们要有这个愿,接着我们要有这个行,要有普度众生的行。什么叫度?怎么个度法?我们细细观察诸佛如来、诸大菩萨,我们就明了,原来不是别的,是给一切众生做好样子,这就是普度。所以我们起了个念头,要想一想我这个念头能不能给社会大众做样子?我这种言语、我这种态度,可不可以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懂得反省,要懂得观察。凡是不可以做众生好榜样的,我们就不能做。

哪些不可以做好榜样的?杀生不是好样子,偷盗不是好样子,邪淫不是好样子,妄语不是好样子,最容易犯的。我们对人有没有说真实话?处处总是隐瞒自己欺骗别人。现在这个社会,儿女欺骗父母,学生欺骗老师,员工欺骗老板,这个社会才有灾难,人都不诚实。两舌是挑拨是非,有意无意造谣生事,破坏别人,这个罪业非常非常重。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如果是一个国王帝王听信挑拨是非,往往把这些忠臣杀掉,在历史上最明显的,宋高宗听信秦桧的谗言,杀了岳飞;作父母听信别人的谗言挑拨,害自己的子女;兄弟听信谗言,兄弟反目互不往来;夫妻听信谗言,离异。这才晓得两舌造的罪恶之重,佛在经上讲拔舌地狱、烊铜地狱,刀山地狱,都是造这种业他所感得的果报,非常可怕。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众生。恶口是言语粗鲁,没有礼貌,让人家听了起反感,都是我们常常犯的。恶口多半从贡高我慢、轻视别人,现在我们常常看到命令式的,这命令式的言语叫人起反感。即使你是作长官,不能不服从,但是心里不服,表面服从心里面反抗;你作长官对待部属,你失败。真正是一个好的领导人,他决定不会用这个态度,他对于部属,为什么?爱护。

孔老夫子教学,一个领导人要做到三个字「君亲师」,他是一个成功的领导人。君就是领导的意思,善导;亲,把员工部属看作子女一样的亲爱,你真的能爱护他;师是你要教他,他有过失,你不能喝斥、你不能责备,你责备喝斥你就错了,刚才讲的,表面上服心里不服。我过去年轻也在公家机构上班,我遇到一个长官,我一生佩服他。他对待部属亲爱精诚,我们有一天,这是我自己工作少的时候看看书,把两个腿翘起来,前面两个椅子就抬起来,往后面靠。他从我背后来了,拍拍我的肩膀,没有教训,没有喝斥,「你这样做容易摔跤」,你看看他不说我们损害公物,他还关心我,怕我摔跤,和颜爱语。我们一生感激,一生不忘,这个毛病永远改掉了。这是好长官,爱心来纠正你的过失,不是用责备、不是用命令;他要命令把我教训一顿、骂一顿,我们也不敢说话了,乖乖的听,心里不服。「君亲师」,每一个人都要记住这个教训。

我们学佛,抓住佛陀教导我们修行的纲领,我们才有下手之处。佛家的纲领大家都知道,「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诸位都会讲。这些年来,我读许多宗教的经典,为什么要读?就是「云何增广菩萨行」,菩萨行在前面跟诸位讲过,是为众生服务。我现在要把我的服务范围推广,推广到什么?所有一切宗教我都为他服务。不同的国土,不同的族群,我要为他们服务,所以我要读他们的经典,要读他们的历史,要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我才能真正为他们服务。读了之后,我得到一个结论:「爱」字。佛家讲「慈悲为本」,有道理!每个宗教经典尽管讲得不一样,但是讲到爱都一样,上帝也爱世人,神也爱世人,佛菩萨也爱世人,是所有宗教的共同点;换句话说,诸佛菩萨,十方神圣,尽管立教不同,他的根本都是慈悲。佛家讲慈悲,他们讲爱;换句话说,爱是根本,方便是门,这是通所有宗教,我们用这个立足点,世界上所有宗教就变成一家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