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中“无生法忍”之初探∵

释悟耿|

大∵纲

一、前言

二、忍辱波罗蜜的实践

(一)修学的过程

(二)忍辱波罗蜜与无生法忍之关系

三、无生法忍在般若道次第的意义

四、无生法忍菩萨之探讨

(一)退堕二乘之难

(二)无生法忍菩萨之研究

1、无生法忍与阿鞞跋致菩萨之比较

2、菩萨位与菩萨地之研究

五、无生法忍菩萨与二乘之比较

(一)依习气润生的差异

(二)无生法忍菩萨与二乘智慧之差异

六、结论

【参考书目】

一、前言

菩萨的发心志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度众生必须学习无量法门,及统摄世出世间一切善法,积聚福慧资粮。但是菩萨的修行总是说:“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由无所得为方便。”[1]∵以此三要门为核心。然,在《般若经》与《智论》中也点出:无量众生发无上菩提心,却少有人成就佛果,[2]∵或退堕为二乘,[3]∵乃至落为败坏菩萨。[4]∵所以在修习菩萨道的历程中,如何能圆满佛果,不退于二乘,实是大乘行者应密切关注的课题。《智论》卷五云:

灭诸戏论,言语道断、深入佛法,心通无碍、不动不退、名无生忍,是助佛道初门。(大正25、97上)

又于卷七十九云:

菩萨学般若波罗蜜空行,不取空相故,过于二地(二乘)得无生法忍,入菩萨位。(大正25、618下)

由此可知,“无生法忍”被视为菩萨是否能圆具佛道的关键,其地位是毋庸致疑的。可是《智论》也指出,七地菩萨得无生法忍,欲舍六波罗蜜,取证实际退转为二乘。但有时又云:得无生法忍断尽诸结使,唯依大悲本愿,以习气润生度化有情。综贯上文之纠葛迷离等问题,得无生法忍之菩萨真能进趣圆成佛道?则是笔者欣然想陈清析辨探讨的主要动机。本文以“无生法忍”为范畴,勾勒出其菩萨得无生法忍时,如何以般若方便力不堕二乘,直入菩萨位登不退转地,圆满具足佛菩提,于此文中予以阐述说明。

二、忍辱波罗蜜的实践

(一)∵修学的过程

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处生。”依高尚的意向为成佛道、及度化众生而久行上求下化之誓愿。犹如明珠澈照十方一切幽闇,普皆悉光耀灿烂。菩萨殊胜大愿亦复如是,为令所有众生皆得涅槃寂静之光。但初发意菩萨教化众生始非易易,若无种种善巧方便,则如逆水行舟、多退少进。并且菩萨以利物之心为摄受、护念众生而布施、持戒。然而众生愚昧惛钝,不但不知报恩,却更娆害菩萨。所以,菩萨若不能修忍而起嗔恚之火,那么布施与持戒的功德,将付之于流水。如《入中论》卷一(p.26上):

若有嗔恚诸佛子、百劫所修施戒善,一剎那顷能顿坏。

所以经论中亦无数方便叹誉忍辱之功。如《出曜经》卷一六云:

不可怨以怨,终已得休息,行忍得息忍,此名如来法。(大正4、697上)

又《智论》卷三十云:

忍能守护令施戒不毁。……求佛道度众生之利器,忍为众妙。(大正25、280下~281上)

及《遗教经》亦云:

忍之为德,持戒善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辱,乃可名为有力大人。(大正12、1111中)

由此可窥见,忍辱之于菩萨的重要性。而修习忍辱法唯与三心相应,才实为菩萨的忍辱波罗蜜。因此菩萨首先应认知忍辱的德相及嗔恚之过患,方能安心入“忍”之理,以慈悲心摄导诸众生。如《智论》卷一四言:

复次诸烦恼中,嗔为最重;不善报中,嗔报最大。……嗔为吞灭诸善、毒害一切。……若有嗔恚自灭乐利,云何能令众生得乐。复次诸佛菩萨以大悲为本,从悲而出,嗔为灭悲之毒。……当观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嗔恚之∵人譬如毒蛇,人不喜见。……复次能修忍辱慈悲易得。得慈悲者,则至佛道。……复次修忍之人,虽不行布施、禅定,而常得微妙功德,生天上、人中,后得佛道。……若我不忍今世心悔,后入地狱受苦无量。(大正25、167上~168正)

嗔恚者除灭己诸善法外,人亦不喜见,与慈悲背道乖行,也成为菩萨度化众生的障碍。诸佛菩萨本因地中以大悲心,为拔济一切有情之苦而发心的。可是现今反嗔,坏诸善法,自灭乐利堕入三涂,尚且无以自救之力、焉能化他,岂非是缘木求鱼、终是了不可得。所以菩萨若能彻底观透嗔恚之过患,明了忍辱的功德,必然能自始至终的如饮甘饴般的欣悦学习忍辱法。以四摄法化导群生,渐与佛道相契合。

菩萨对于忍辱法之实践是普缘一切的。如卷一五(大正25、168中)云:于1.众生2.诸法等一切法悉习忍。又卷一四云:

忍辱有二种:生忍、法忍。菩萨行生忍,得无量福德。行法忍得无量智慧。福德智慧二事具足故,得如所愿。(大正25、164中)

以及卷三十云:

菩萨求佛道故,要行二忍:生忍、法忍。行生忍故,一切众生中发慈悲心,灭无量劫罪,得无量福德。行法忍故,破诸无明,得无量智慧,二行和今故,何愿不得。(大正25、276上)

佛被称誉为“二足尊”,是指福德、智慧二者皆是最尊贵、圆满无上的。而菩萨为成佛道、亦积极集聚此二资粮,普缘一切众生:不管贫富贵贱、乃至仇敌冤亲等,菩萨皆安住于忍。能一视同仁无分彼我,以爱语、利行等和颜悦色的相待。虽然于此得无量福德,同时也破除众生间的隔阖,成为菩萨化导的有利方便之捷径。针对森罗万种的众生,菩萨应该精勤习诸无尽的法门,以甚深的般若方便慧,因机施教令入解脱道,破无明爱着等烦恼的束缚,度涉生死暴流,载至涅槃彼岸。菩萨于生忍、法忍中,缔造无边福德智慧,二者相互并行增上,则如虎添翼的疾利猛进,岂有不如所愿普皆得以成就的!然菩萨此二者并非是漫无头绪,而是有先后次第的。如《智论》卷一四云:

复次菩萨思惟,过去无量恒河沙等诸佛,本行菩萨道时,皆先行生忍,然后修行法忍。(大正25、168上)

由此得知,菩萨先行生忍(众生忍),次行法忍。但在此必须清楚了解,生忍与法忍是相辅相成而次第增进的,不是先行满生忍,再圆修法忍。因为若无智慧只徒行忍辱法,亦不过是世间的有漏善种,唯有随顺无漏的性空慧为向导,方诚为菩萨之善法。何谓生忍呢?《智论》卷一四云:

问曰:云何名生忍。答曰:有二种众生来向菩萨。一者恭敬供养,二者嗔骂打害。尔时菩萨其心能忍。……问曰:云何恭敬供养名之为忍。

答曰:有二种结使。一者属爱结使,二者属恚结使。恭敬供养虽不生恚,令心

爱着,是名软贼。……是结使生处。(大正25、164中)

上文告诉我们,不嗔害为生忍,恭敬供养亦属之。因为烦恼有二类,一者属爱,二者属恚。恚即灭诸善法及坏悲心;而利养能令心贪爱执着,惛迷倒惑造业,斯亦障菩萨法,故也名为生忍。所以菩萨于这二者皆需安忍。何谓法忍?卷一四(大正25、168中~172上):包括了心、心所、有为、无为等法,《智论》皆有详尽的说明,于本文不再论述。但菩萨究竟具有那些条件,始堪称为具足忍辱波罗蜜。对这问题,迨至下文当详。

(二)忍辱波罗蜜与无生法忍之关系

菩萨习诸忍法应当与般若实相相应,才能令忍法得以坚固不退,圆具忍辱波罗蜜。否则认为尚有真实可忍之法及我,亦易堕入邪见生恶造业。如《智论》卷一五云:

观诸法实相,心不退不悔、不随诸观、亦无所忧,能得自利利他,是名法忍。是法忍有三种:1.行清净不见忍辱法2.不见己身3.不见忍辱人,不戏论诸法,是时名清净法忍。以是事说菩萨住般若波罗蜜中。能具足羼提波罗蜜。(大正25、172上)

依般若无所得慧,观见诸法无有自性,唯因缘和今故但有假名——人法。一切法常自寂静,空、无相。何有一法可嗔?又谁为嗔者?所以说“不见忍法、己身、骂辱人”,三者皆了不可得,名为菩萨之清净法忍,具足忍辱波罗蜜。又《大品般若经》卷二三云: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住五荫如梦、如影、如焰、如幻如化、具足无相羼提波罗蜜。……住二忍(生忍、法忍)中,能具足羼提波罗蜜。是菩萨于一切法得无相忍故。……以是羼提波罗蜜具足故得无生法忍。(大正8、390下)

以般若深观了知五蕴如幻如化,住二忍中亦见诸法皆悉空无自性。以是故得无相忍辱波罗蜜,同时也具足得无生法忍。那么何谓“无生法忍”、其内容及特征又为何呢?为什么《智论》中指出:无生法忍是助佛道之初门。又卷八七(大正25、676上)言:成就无生忍,胜二乘人,行菩萨道具足道种智,依神通力至十方佛国供养承事,并利行严土熟生的弘业。一方面说:得是忍直过二乘入菩萨位;另一方面又说:得是忍亦有退堕二乘之难。对此错综相杂的问题也透露一些讯息,告诉我们“无生法忍”是菩萨能否驱进佛道的转捩点,其重要可见一斑。因而笔者将于下文依此方向,逐一细究探讨“无生法忍”菩萨之风貌。

三、无生法忍在般若道次第的意义

菩萨从初发心乃至坐道场的历程中,《智论》曾分别说到二道、五菩提的修学次第。如卷百云:

菩萨道有二种:一者般若波罗蜜道。二者方便道。(大正25、754中)

又卷五三云:

复有五种菩提:一者名发心菩提,于无量生死中,发心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二者名伏心菩提,折伏烦恼降伏其心,行诸波罗蜜。三者名明心菩提,……得诸法实相,毕竟清净,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者名出到菩提,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着般若波罗蜜,灭一切烦恼,见一切十方诸佛,得无生忍,出三界,到萨婆若。五者名无上菩提,坐道埸,断烦恼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正25、438上)

由上得知,自发心菩提以至明心菩提,此是积聚无量福德资粮的初阶。侧重由假入空,得实相法性、绝诸戏论,为“般若道”。下一阶段即重在得实相后从空出假,以方便力修广大行,成就无上菩提,为“方便道”。其中见实相得无生法忍为此二道之分水岭。所以在讨论“无生法忍”菩萨之前,对于菩萨在此二道如何次第渐学驱进呢?修学过程的轮廓为何!应该先有基本的认知。菩萨从初发心后始渐行六波罗蜜,习诸善法及无量法门,并且以般若为主导。为度一切众生需要遍学人天、二乘、诸佛菩萨等一切善法功德,但必与般若相应,了知万法皆无自性,无有真实一法可得,唯是空如幻如化的,才能令菩萨在上求下化的阶段中不会处处如藤隔碍。空、无相、无愿(无作)三昧为二乘人所修习而趣入解脱的,菩萨虽亦修习但不证入。如《大品般若经》卷一八(大正8、350上~351上)云:

1.∵具足观空,先作是愿:我今不应空法作证,我今学时,非是证时。不专摄心系在缘中,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

2.∵学六波罗蜜,三十七道品、三三昧、佛十力、大慈大悲、十八不共等。诸善根未具足,以行般若波罗蜜方便刀、不堕二乘,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不证实际。

3.∵因菩萨不舍一切众生作是愿,未得一切种智,亦不中道取实际证。

4.∵行三解脱门,亦不取实际证,以不证故不堕二乘。

综上所述可知,菩萨学空等三三昧,及行般若波罗蜜时,是以“不舍一切众生”的悲愿为方便力,而与二乘有所不同。虽然亦遍学实际、法性、毕竟空、三十七道品、佛十力等,可是由于善根功德尚未具足,因此以悲愿为方便力来守护,使不令于中道证入实际,故先作是愿言:“今时学时,非是证时。”另一方面也要“不专摄心系于缘中”,不能过于摄心入深定,若定中过胜会证入实际,堕入二乘,不能再成佛了。在《般若经》中大都用“实际”来称为二乘的证入涅槃。但到了菩萨的德行圆满时,也名为证实际。如《小品般若经》卷七(大正8、569上):“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乃证第一实际。”在此是以“悲愿”为不堕二乘的方便,然主要的还是不离般若波罗蜜的大方便力,方能于菩萨道中不退转。[5]∵而这里有个疑问,菩萨随顺学三解脱门及诸法,在六波罗蜜诸善法未具足前,是不证实际的。那么菩萨究竟是已断烦恼的圣者呢?或是尚未断惑的凡夫呢?针对此问题,《智论》中亦曾说明。如卷一五云:

菩萨思惟,我虽未得道诸结使未断,若当不忍,与凡夫不异,非为菩萨。……复次菩萨于诸烦恼中,应当修忍,不应断结。何以故?若断结者,所失甚多,堕阿罗汉道,与根败无异。是故遮而不断,以修忍辱不堕结使。(大正25、169上~中)

《智论》指出菩萨于烦恼是忍而不随。因为若不忍则如同凡夫,随烦恼迁流而轮转于生死漩回中,焉能堪称为菩萨。但是亦不断烦恼,如果一旦断惑证了初果,最多只是天上人间七往返便得阿罗汉。不能久住世间行菩萨道度化众生,即是破坏菩提根种,无法成就佛道了。那么菩萨又如何于诸烦恼能忍而不随呢?卷一五(大正25、169中)提出六种原因来阐释。

1.∵正思惟故。

2.∵思惟观空、无常相。

3.∵功德福报无量故,其心柔软,诸结使薄,易得忍辱。

4.∵智慧力观嗔恚能修过患,观忍辱种种功德故。

5.∵有智人能断结使,为人住世间度众生故忍而不堕。如系贼于一处而不断之。

6.∵知诸法实相,于烦恼不嗔,于功德不爱箸。

因此,菩萨于烦恼能忍而不随,其主要是由于知诸法实相,观烦恼乃至功德皆无自性,故亦不贪、不嗔。为度众生久住世间的愿力,有智力能断烦恼,如擒贼于一处系闭,对烦恼亦忍之而不断。此亦同卷三十云:

菩萨虽学虽知是法,未具足六波罗蜜,故不取证。……菩萨久住生死中,应受种种身心苦恼,若不得实智,云何能忍是事?以是故,菩萨摩诃萨求是道品实智时,以般若波罗蜜力故,能转世间为道果涅槃,何以故,三界世间皆从和合生。和合者无自性,无自性故是则为空,空故不可取,不可取是涅槃。(大正25、197下)

菩萨虽长远久住于生死大流中,其实亦清楚了知何者是道、非道、非同凡夫懵懵懂懂的随业力任意漂蕩在三界大海中。菩萨依般若深观了知世间是由众缘和合,皆无自性、空,涅槃亦不可取,世间与涅槃两者无二无别,只因众生迷妄故有差异。故云:菩萨以般若方便力转世间为涅槃道果。所以得此实智始可堪忍身心等逼迫苦恼,不随为烦恼业习迁流不息。然菩萨随学空等三解脱门,未证得无生法忍前尚有顺道法爱。如《智论》卷五三云

无生观有二种:一者柔顺忍观,二者无生忍观。……柔顺忍观不毕竟净。渐习柔顺忍观,得无生法忍则毕竟净。(大正25、437下)

卷七四云:

即时得柔顺忍,未断法爱故,或生着心,或还退没。(大正25、580上)

卷七五云:

性地者,……于菩萨得顺忍,爱着诸法实相,亦不生邪见,得禅定水。(大正25、586上)

卷八一云:

又是人破我,虽观法空未能深入,犹有法爱故。……柔顺忍中亦有念法空。(大正25、630中)

由上可知,菩萨在未得无生法忍前,虽学法空但尚未深入,对于“法空”仍有爱着。关于诸法无生观未能究竟清净。并且在未得无生法忍前,《智论》亦提到“顶堕”之难。那么何谓“顶”?“顶”与柔顺忍,无生法忍又有何关系?为什么会出现“顶堕”的危机。在此亦需厘清了解的。如卷四一云:

于柔顺忍、无生法忍中间所有法名为顶,住是顶上直趣佛道,不复畏堕。(大正25、362上)

又卷二七云:

问曰:云何顶堕?答曰:如须菩提语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无方便心行六波罗蜜入空、无相、无作(无愿)中,不能上菩萨位,亦不堕声闻、辟支佛地,爱着诸功德法,于五众无常、苦、空、无我,取相心着。言:是道、是非道、是应行、是不应行,如是等取相分别,是菩萨顶堕。(大正25、262中)

综上所说,出柔顺忍而未得无生法忍间,即是所明的“顶”。但有个疑问:为什么上引文说菩萨住顶能直趣驱进佛道,而下引文却言菩萨也会有“顶堕”之难。虽不堕二乘,可是亦不能上菩萨位。因此为什么有顶堕的危难,也是菩萨应当认知的。如卷四一云:

问曰:若得顶不堕,今云何言顶堕?答曰:垂近应得而失名为堕。得顶者智慧安隐,则不畏堕。譬如上山,既得到顶,则不畏堕,未到之间,倾危畏堕。(大正25、362上)

由上文了知,所谓“顶堕”是指将近得顶而失者,若真实得顶法,则不会有此情形发生。不过也有说得顶法亦不牢固。如卷八六云:

有人言,虽顶法不堕,不牢固不能一定故说不说。(大正25、664中)

虽然说顶法亦不一定能坚固不退,菩萨有何权宜善巧能令住顶不退呢?卷四一(大正25、361下)曾提出三种方法: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