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智度论》所引的文献探讨四悉檀∵

释圆融

提∵要

在《大智度论》中,有四悉檀总摄八万四千法藏之说,对整个佛法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四悉檀深受中国佛教的重视,但解释总不出以下之范畴:一、引起乐欲,适应俗情,方便诱导。二、生善:启发人心向上向善。三、制止恶行:针对偏蔽过失。四、显了真义:究竟真实。但倘若回查《大智度论》原文,轻易发现每一悉檀引述之文献所呈现之面向,既深且广,假如不穷追文献中所蕴藏之背景,实难凸显论主的宏观深义。此外,经笔者之考察获悉:四悉檀或许可与《中论》的二谛思想来相互增明,如第一义悉檀中曾阐述的偈颂:「说诸行处,名世界法;说不行处,名第一义」[1],不已明白显示二谛的思想吗?

关键词:大智度论,四悉檀,龙树

目∵次

一、前言

二、悉檀的语义

三、世界悉檀

四、各各为人悉檀

五、对治悉檀

六、第一义悉檀

七、结论

参考书目

一、前言

佛法在时代的递嬗中,有原始、部派和大乘的演进史实,在浩瀚无涯的佛法里,虽各各有所偏重,但总不出八万四千法藏。这些法与法之间的差异处,吾人应如何的去抉择出它所隐含的意义,进而善用它,乃至实践与体证它。在龙树的《大智度论》中(*龙树与此论的关系虽学界尚无定论,但笔者姑且采纳印顺法师的说法为主──此论为造《中论》的龙树所作)[2],有四悉檀总摄八万四千法藏之说,可说是对整个佛法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然而就中国佛教来说,四悉檀是很受重视的,如以中国各宗派来说,有运用到四悉檀思想的就有七、八宗。[3]但解释四悉檀的义理,最普遍的说法总不出以下四点:1、引起乐欲,适应俗情,方便诱导。2、生善:启发人心向上向善。3、制止恶行:针对偏蔽过失。4、显了真义:究竟真实。[4]虽然这是一般所共许的,而也没有什么错误或是严重的疏失,但回看《大智度论》的时候,每一悉檀引述之文献所呈现之面向,既深且广。然论中所引文献却少有人去一一剖析与探讨,因此,促使笔者欲挖掘其文献所蕴藏的意义,继而梳理出论主建构四悉檀的根本宗趣。

基于此构想,笔者亦会藉助比利时教授Lamotte对《大智度论》的译注贡献,[5]以及印顺法师对龙树思想的深邃研究,来整理出龙树四悉檀的深远意义。最后,也希望透过此番探讨,更贴近龙树所欲表达的涵义。

二、悉檀的语义

四悉檀为龙树判摄佛法的一大準绳。然而「悉檀」的语义应如何去理解呢?悉檀为梵语siddhānta的音译,简单说就是宗旨、理趣。于中国语的意思即有多项,如:求那跋陀罗所译的《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中说:「悉檀者,译义:或言宗,或言成,或言理[6]。」[7]对于宗、成、理,净影慧远更进一步的说明:

所言宗者,释有两义:

一、对法辨宗,法门无量,宗要在斯,故说为宗。

二、对教辨宗,教别虽众,宗归显于世界等四,故名为宗。故彼论云:四种悉檀,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无量法藏,皆是真实,无相违背。準验斯文,望教说宗;义无乖返,故称为成;

诸法理趣,故名为理。[8]

不论是宗旨,或是成就,或是理趣,都是用在说明佛法的义涵。而这一资料也常为大家所用。除此之外,还有智顗说:

悉檀,天竺语。一云、此无翻例,如:修多罗,多含〔义〕。一云、翻为宗、成、墨、印、实、成就、究竟等,莫知孰是。[9]

智顗虽然举出了更多的义项,但不知哪一个才是符合悉檀的意义。进而引用了南岳的说法:

悉是此言,檀是梵语;悉之言遍,檀翻为施,佛以四法遍施众生,故言悉檀也。[10]

南岳将悉檀分为汉语与梵语来解释,说「悉」是中国本地的语言,即遍的意思;而「檀」才是他国(天竺)语,翻为中文是施的意思。由此而说明了佛以四种法遍施于一切众生。[11]但近代的太虚大师(以下简称虚大师),却有不同的意见:「梵语悉檀,此云宗,亦曰主。天台云遍施者,望文生义之讹解也。」[12]虚大师明确的指出,悉檀是梵语,不应是天台宗所说的遍施,那是错误的见解。也因此虚大师又进一步的说:悉檀一义,古来就无有一定,有的或翻宗、或翻成,乃至翻为墨、为印、为实、及与究竟;或可以同于嗢陀南[13]的意义翻为集施,所谓集正法义,施于有缘的众生。但总而言之,以它所含的义理来说,即是「说法之宗旨」。[14]其实,多数人的认为是「宗或宗旨」,如:

1、隋.吉藏《百论疏》中云:「悉檀者,自对义由异他义。」[15]而印顺法师解释为:「宗──悉檀(siddhānta),是立者所主张的。」[16]

2、唐.智俨《华严五十要问答》说:「西域名悉檀,此翻名宗。」[17]

3、虚大师《法界圆觉学》中说:「悉檀、即宗也。宗者、法之宗本,新名词所谓主恉、主义。」[18]

诚如上所言,悉檀即是宗本、主旨,或宗旨。那么龙树以四种宗旨来统摄归纳佛所说的一切法,就有必要知道四悉檀个别的宗旨和差别。以下将作一一说明。

三、世界悉檀

在《大智度论》中,龙树为了阐释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因缘而归纳出了「般若缘起二十一事」[19],其中,为了说明第一义悉檀相而举出了四种悉檀──世界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且这四悉檀于「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无相违背。」[20]因为有以世界悉檀为实,有以各各为人悉檀为实,有以对治悉檀为实,有以第一义悉檀为实。而为何各各都是真实呢?待结论中再作说明。

接着,说明世界悉檀(laukika-siddhānta)。世界是什么意思呢?依中文的《汉语大词典》来说有十个义项,其中与佛教思想较相关的如:1、「犹言宇宙。世指时间,界指空间」。[21]2、「世上;人间」。3、「指人们活动的某一领域或范围」。4、「地球上所有地方;全球各国」。5、「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总和」。[22]虽说五者所涵盖的范畴广至宇宙,乃至微则人类,可是,若依佛法的世间观,可归纳为二大类,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中说:「世间者,谓于有情世间,及器世间。」[23]又这二者当中,世尊于契经中常约法饶益、梵行饶益的修行角度,特别强调有情世间为佛法的核心思想,关心的是有情轮回的解脱。然而,倘若回溯龙树论中所表达的「世界者,有法从因缘和合故有,无别性。……人亦如是,五众和合故有,无别人。……当知有人者,世界悉檀。」[24]明确地说,或许龙树所阐明的世界内容,除了器世间因缘所生法之外,更深刻地显示了有情世间的意义。由法海中抉择世尊以「世界」或「世俗」的立场来说明有情或业果相续的种种面向,促使修行者能分辨出随俗的方便施设,继而由世间因果的正见,迈进出世的解脱道。论中所引用的相关文献,讨论如下:

【第一笔】

若无世界悉檀者,佛是实语人,云何言:「我以清净天眼,见诸众生随善恶业,死此生彼受果报,善业者生天人中,恶业者堕三恶道。」[25]

在第一笔资料中,佛以清净天眼见诸众生随着自己所造的业力上升下沈,这样的文句,在四部阿含中多少都可见到。今以《中阿含》〈天使经〉略述之:

世尊告诸比丘:我以净天眼出过于人,见此众生死时、生时,好色、恶色,或妙、不妙,往来善处及不善处,随此众生之所作业,见其如真。若此众生成就身恶行,口、意恶行,诽谤圣人,邪见成就邪见业,彼因缘此,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若此众生成就身妙行,口、意妙行,不诽谤圣人,正见成就正见业,彼因缘此,身坏命终,必升善处,乃生天上。[26]

此〈天使经〉叙说佛以净天眼出过于人,能随众生所作之善、恶业,而知众生之生时、死时所趣之处──上天或堕地狱。又,若有众生生时,多造恶业不畏后世罪报,身坏命终阎王则以生、老、病、死、治罪等五天使,来诘责罪人。其后,并叙述受苦众生入东西南北四门大地狱,往来峰巖、粪屎、铁鍱林、铁剑树林、灰河等处,无量百千岁受极重苦。

从以上的资料来说,明显的看出这世界有几个现象:有善有恶,有业有报,有前生有后世;而这些现象其实就是世间正见的条件。[27]所以龙树所要成立的不只是这世界的现象而已,进一步说明因果业报的原则,使众生产生正确的知见。

【第二笔】

复次,经言:「一人出世,多人蒙庆,福乐饶益,佛世尊也。」[28]

第二笔资料依Lamotte的研究乃出自于《增壹阿含经》,如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一人出现于世,多饶益人,安隐众生,愍世群萌,欲使天、人获其福佑。云何为一人?所谓多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Tathāgata∵arahaṃ∵sammā-sambuddha.)。[29]

此经虽短,但叙说如来出现于世间,能多饶益人,安隐众生,其主旨在于说明佛出世间,能显现助道法,使堕三恶道的众生减少。所以,在《三弥底部论》中有说:「一切功德人生在世间,多人得安乐故,若无人谁生功德!」[30]因此,佛是能生功德的人,又能以世俗谛教化众生令得善趣。[31]

【第三笔】

如《法句》中说:「神自能救神,他人安能救!神自行善智,是最能自救。」[32]

关于第三笔资料,在《大智度论》中龙树虽说引自《法句经》,但Lamotte表示在现存的《法句经》以及《自说经》中,均未能找出此一引文所在。[33]不过,厚观法师则认为,接近此一文句的资料可参考南传《法句经》之第157~160颂及《法集要颂经》。[34]然而,在水野弘元着的《法句经の研究》中亦有提到,且明确的指出是第160颂,[35]内容为:

确实自己是自己之主,其他有谁可能是主?由于自己善被调教时,即得难得之主。[36]

这如世尊常教导弟子们自依止、法依止、不异依止一样。因为这是本分事,所以说自己是自己之主(自依止);若自己不修学,佛也不能使我们解脱,所以说不依他(其他有谁可能是主)。唯有依着佛所说的法而修行,才能自悟自度。这就如《长阿含经》卷2〈游行经〉:「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37]

【第四笔】

《瓶沙王迎经》中佛说:「凡人不闻法,凡人着于我。」[38]

第四笔资料龙树引自《瓶沙王迎经》,然瓶沙王在译语上有:频婆娑罗、频毗娑罗王、频头娑罗王、频浮婆王、民弥沙啰王、瓶沙王、萍沙王。[39]因此Lamotte举出了几笔相关的资料,而其中,较为相当的是《中阿含经》(62经)〈王相应品〉《频婆娑罗王迎经》,如云:

愚癡凡夫不有所闻,见我是我而着于我,但无我、无我所,空我、空我所,法生则生,法灭则灭,皆由因缘合会生苦。若无因缘,诸苦便灭。众生因缘会相连续则生诸法。[40]

依上述的经意大致是说频鞞娑逻王闻佛声名,往诣佛所。见佛身旁有极受人崇敬之郁毗逻迦叶在座,遂疑二人何者为师?佛知王意,乃请迦叶说明归佛的因缘,而王及随行众也因此得知佛的威德。佛并为王说五蕴无常生灭法。王闻法后,即生法眼净,归依三宝而成为优婆塞。而相对于这一段经文的还有同本异译的《频婆娑罗王经》,经中就以五蕴纔生即灭而了达蕴体本空,来说明无我。[41]又涉及到此经的论书,都提到五蕴无我但假名,如《大智度论》卷18中说:

《频婆娑罗王迎经》中,佛告大王:色生时但空生,色灭时但空灭。诸行生时但空生,灭时但空灭。是中无吾我,无人、无神,无人从今世至后世,除因缘和合名字等众生,凡夫愚人逐名求实。如是等经中,佛说生空。[42]

又《成实论》卷3中亦云:

《洴沙王迎佛经》中,佛语诸比丘:汝观凡夫随逐假名谓为有我,是五阴中实无我、无我所。又说:因五阴故有种种名,谓我、众生、人、天等如是无量名字,皆因五阴有。[43]

综合以上的几笔资料来看,佛的用意是为众生说无常、无我、空,令入道证果。而或许这也是龙树所要表达的意思,因为凡夫不闻法,对真理不明而取着实有我。假若能得闻佛法即能了解现实而趋向解脱。但这样无常、无我、空的深法是否适合于世界悉檀中说呢?其实一切有所言说,唯为随顺开示诸未悟者,渐令悟入离言法性。因此,世界悉檀是以不违世间常识,而渐将众生导入于能通达真理之轨道。[44]

【第五笔】

《佛二夜经》中说:「佛初得道夜,至般涅槃夜,是二夜中间所说经教,一切皆实不颠倒。」[45]

第五笔资料中,说世尊从得道至般涅槃夜之间,所说的一切言教皆实不颠倒。Lamotte认为此处所谓《二夜经》其实仅是一段著名的经文而已,且这样的文句在很多地方都可看见,[46]今以《中阿含经》《世间经》来作说明:

如来从昔夜觉无上正尽之觉,至于今日夜,于无余涅槃界,当取灭讫。于其中间,若如来口有所言说,有所应对者,彼一切是真谛,不虚不离于如,亦非颠倒,真谛审实。[47]

从全经经义来说:世尊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自觉觉他;于成道至涅槃当中所有一切的言说,皆是真实不虚,不颠倒。由于世尊是断一切漏,得一切智的人,所以龙树于第一笔及最后一笔文献,都强调佛所说如何如何,其实是为了令人增强信心发起向善的愿欲。

综观以上五笔资料,虽说均有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供查寻,不过对于每笔资料之间的关系,则尚未有人表示过意见。特此,笔者以为前后应有脉络可寻!论主龙树的第一笔资料先说明这世间的种种现象,如善恶、业报、前生后世等应有的世间因果正见。再来,第二笔资料则说明因佛的出现世间,能显现助道法,若众生依此学习则能蒙受饶益,生善多而趣恶少。接着,第三笔资料就说明要得解脱唯有靠自己修行,他人是无法给予的。第四笔资料则有呵斥的意味,如凡夫不闻法,对真理不明而取着实有我;假若能得闻佛法即能了解现实而趋向解脱。最后,第五笔资料则显示出我们所依的一切经教皆是真实,因为佛是断一切漏、得一切智之人,因此所有言说皆是实语、如语、不诳语。

在此世界悉檀的种种说明中,笔者以为龙树在引述佐证之前,即已标宗明义的说到「四悉檀各各皆实」,这主要是因为按「毕竟空而宛然有」的立场而论,因缘所成的法,在世间因果业报的说明下必须要肯定它是存在的,但龙树同时也提示「因缘法而假名有」,绝不会破坏缘起事相的存在意义。不过,却也指引有情透过佛法的修学可至解脱。要善用这个五众和合的因缘法,以趋近寂静的涅槃法性。当然,由于理想终究以毕竟空为旨趣,也就对于实有自性或是绝对虚无的说法不茍认同。

四、各各为人悉檀

各各为人悉檀(prAtipauruSika-siddhānta)。从语义来说,各各有:1.各自;2.个个,每一个;3.每一种;4.布散貌。其中,「各自」是比较偏重于个人自己;[48]而「个个」有遍指每一个的意思。[49]这有从约而广含盖一切有情众生的意义。所以龙树的各各为人悉檀是:「观每一个人的心行而为说法,于一事中,或听[50]或不听。」[51]接着,再从论中所引文献,作更深一层的探讨。

【第一笔】

杂报业故,杂生世间,得杂触、杂受。[52]

关于「杂」有混杂、参杂、繁多等义项。[53]那「触」与「受」呢?触是认识的开始,就是感觉。感觉的发生,要依感觉机构的活动,所以触是以六入为缘的,[54]因感觉而成为认识。受是领纳,在与外境接触时,内心上生起一种领纳的作用。所以,触是触对外境,没有外境,触的作用不能生起;受是领纳,是内心的感受。[55]因此,这样的杂报世间在汉译经典中,就有以下几笔资料可供参考,如《宝星陀罗尼经》中言:

若行杂业者,于三宝中,时有净信。彼命终已,由杂业故,杂生诸恶夜叉、迦咤富单那[56]中,于世间中,倍复增长。彼等一切白法之分,方便灭坏,由彼恶故,今时鬪诤,倍复增长。[57]

又《正法念处经》云:

若人行善、不善、无记,种种杂业,地狱、天、人诸处杂生。彼不善业,生地狱中,善业天中,杂业人中。[58]

《分别业报略经》也说:

作净、不净业,庄严种种果;若生人道中,杂受黑白报。[59]

总的来说,有参杂着善、不善、无记的业,就会因业而报生于善趣或恶趣;也会感得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但论中所引的文献Lamotte认为出自于《增支部》,如云:

当人转生时,他的业会成熟,当此业成熟时,他会在此生或他处接受其果报。[60]

人们所作的业,随着因缘的机遇,它将会成熟而感召其所应的果报。然而这段经文重点在于说明有情自己,造作什么业就会得什么果报的因果法则。

【第二笔】

《破群[61]那经》中说:「无人得触,无人得受。」[62]

Lamotte认为与第二笔资料相符的有《相应部》及《杂阿含经》,而笔者即以《杂阿含经》的经文来作分析,如下所引:

颇求那复问:「为谁触」?佛告颇求那:「我不言有触者,我若言有触者,汝应作是问为谁触。汝应如是问;何因缘故生触?我应如是答: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复问:「为谁受」?佛告颇求那:「我不说有受者,我若言有受者,汝应问为谁受。汝应问言:何因缘故有受?我应如是答:触缘故有受,受缘爱」。[63]

本经大意乃颇求那因不解四食之食者为谁而问于佛陀,佛叙说有情在生死相续中,无有一实性的我──人,唯有十二缘起支──法与法的相引相生。[64]如《瑜伽师地论》中说:

复次,无有少法生已安住,亦无有我能食所食,由此因缘,彼何名食?然唯约与未生诸法,作生缘理,唯法引法,说为食义。但由法假,于其识上,假想施设补特伽罗,望此四食,说为食者。为欲随顺世间言说,约世俗谛,说有如是补特伽罗能食四食,非约胜义。所以者何?若说有识,生已安住,体是真实补特伽罗,名能食者,不应立识为其食性!未曾见有补特伽罗,还自能食补特伽罗;一相续中定无二识同时安住,是故立识体是真实补特伽罗,为能食者不应道理。由有如是不应理故,若作是问:「谁食识食?」当知此问为非理问。若作是问:「谁是能食识食因缘?」当知此问为如理问,能令悟入缘起理故。[65]

论中以唯法引法说为食义,假想施设补特伽罗说为食者,因此有补特伽罗能食四食,是随顺世间世俗谛而说的。所以,于这当中「都无触者乃至有者。若说能有所触,乃至有有的话,唯有诸法别名所食,别名能食。是故因果堕在诸行,相续流转,无有断绝。」[66]这样地如理思惟能食识食的因缘,则能悟入缘起的道理。

然而对于这两笔资料,在论中就有人问龙树该作如何会通?论主以有人疑无后世而不信罪福,不作善行、作不善行,堕断灭见,因此说杂生世间杂触、杂受,来断彼疑、拔彼断见。又另有人计有我有神,堕计常中,所以为说无有受者、触者。[67]而依笔者的理解,说明业行果报的因果法则,能令有情畏于苦果,而造作善业不堕断见。又说明有情在生死相续中,唯有缘起的法与法间之相引相生,无有实性的我,则能去除有我有神的常见。

五、对治悉檀

对治悉檀(prAtipAkSika-siddhānta)。在此论主少有引用经论来说明它的宗趣,但笔者将论主散在《大智度论》其他卷数中的相关资料收集起来,作为个个观法的补充参考。龙树说:「对治悉檀者,有法,对治则有,实性则无。」[68]有贪、瞋、癡等烦恼法,就有对应于贪、瞋、癡的措施;因此才说对治则有,实性则无。现下就以这样的定义来观看以下的对治法门。

【1、不净观】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