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什么是安祥禅?

(一)安祥禅的起源

我们为什么提出安祥禅?什么是安祥?前面已经加以说明,现在我们要讨论什么是安祥禅?

安祥禅是祖师禅吗?是祖师禅。安祥禅是从哪里来的?水有源、木有本,一定要有根据才行。安祥禅的根据来自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经上记载:释尊在灵山会上,手里拿着一朵金色的优缉罗花,安祥而立,只是不讲话,与会人天俱皆罔测──参加法会的人、天都不能领会佛的意思,只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为什么释尊不讲话?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有的时候佛刚要开口,他的上首弟子就敲敲法椎说:世尊已说法完毕,散会!佛陀不但不生气责备,还笑着说:很好!就是这样。为什么?因为法过语言文字。真理是超越语言文字的,真理是原本的;原本没有众生哪有语言?用虚假的语言去表达真实、永恒的真理,是不可能的。所以释尊拈花,大家都不懂,唯独摩诃迦叶***会心微笑。对此我有两句话用以诠释──

释尊拈花不语,当场展示安祥;迦叶破颜微笑,直下心领神会。

于是摩诃迦叶***,便成了禅宗的第一位传人。唯恐中断,释尊特别指定阿难──他的堂弟,做为迦叶***的副手、助理,这就是安祥禅的肇始。

(二)为什么要提出安祥禅?

为什么过去的祖师没有提出‘安祥’两个字?因为祖师禅的风格极为高超,极为超越,极为活泼,极为生动。硬要说它是什么,那它就变成死禅了,等于是把一片云钉在墙上,纵然是可能,也僵滞了它生命的活力。何况才说是什么,就有个非什么出现,一如信心铭所说‘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人一接触是非,安祥心态就会降低,何以如此呢?因为一有是非,就破坏了调和。是与非是两个,是违背不二法门的边见,一起边见,就只有烦恼,没有安祥了。

既然安祥是祖师禅的生命,为什么过去没有提出安祥呢?时代不同了,古德说‘但能不犯君王讳,也胜前朝断舌才。’意思是说只要你不触及那个主子、君王、皇上的名讳,就等于比那最会说话的人还会说话了。又说‘语忌十成。’什么是语忌十成?禅只能讲八成,讲六成最好,不开口更高;若讲十成,就犯了大错──杜塞了别人开悟的机缘,而给予人以毫无实用的知解。所以只教人冷暖自知去,而不提安祥两个字,更况说食岂能饱?

今天我为什么甘冒大不韪提出来呢?我是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提出的。因为时代不同了,提出个安祥,人们未必就能体会、接受;若教人参话头:什么是禅?你就是禅。为什么你就是禅?因为你纠缠不清嘛!

总之、简明如赵州茶、云门饼都纠缠不清,愈搞愈糊涂,倒不如直截了当,提出安祥两个字,用收以楔出楔之效,或可省掉学人许多捞摸。安祥就是禅的生命,就是一切事、一切理、一切法的现量。安祥禅就是典型的祖师禅──宗门禅,也就是禅宗的真实慧命。过去之所以不提,是因为古人业障薄,根器利;而现在进入工业社会,到了物质欲望愈高,精神生活愈低的今天,大家活在功利主义的社会,为生活而奔走,谁有闲功夫参话头?谁能死心塌地静坐观心?时机不同,干脆提出安祥。有过,我承担;有福,大家享。

(三)安祥禅的特点

安祥禅的起源,各位都知道了,如果勉强说安祥禅与祖师禅有点差别的话,那不是安祥禅与祖师禅的差别,而是现代禅与过去禅的差别;过去禅偏重于出世,现代的禅则应该偏重于入世。

安祥禅有什么特点?过去学法就要受戒;比丘戒、菩萨戒、基本五戒──杀、盗、淫、妄、酒,对生活或多或少都要有改变。安祥禅没有这些,只有一个戒条,就是‘不可告人之事,断然不为。’做了不该做的事,就会污染心地,增加罪障,让心受到污染,与法就不能相应。所有的宗教都有戒律和信条,都有日常应守的规律和修行仪轨,在生活上多少会有些不便。安祥禅则没有任何限制,你昨天怎么样生活,今天还是怎么样的生活;今天怎么过活,明天还是这样的过活。不需要你改变外在,只要求修正内心,只要你自尊自重,自我发掘,自我认知,自我肯定,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自我完成,非常简单。显然安祥禅是为现代人而揭橥的,不是有闲阶级吃饱了饭没事干,拿禅当消遣工具的专用品;我们是为大众而提出的,不是只为少数清谈之士所准备的生活调味料。因此安祥禅最简单,最明了,最直截,也最了当。

很多老修行都读过小止观,也读过大智度论;大智度论十九卷,写得很清楚,说修行禅定是独行道,独行道是狮子游行绝诸伴侣,你要有了太太,你便修不成。安祥禅没有这个,你可以娶老婆,可以生孩子,只要不讨姨太太就行了。你看这个法门多么简单,几乎是百无禁忌,颇似华严境界的‘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既可以过现实的人生,正常的生活,又可以证得圣果,岂不是圆融无碍的无上法门?

或者你会问:你这话有没有根据?没有根据的话我不会说,证道歌里说得很清楚,‘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大家翻翻证道歌看,上面写得很清楚。事实上也只有宗门的安祥禅,才能够像火里生长莲花一样,极为难能,极为稀有,极为可贵。

(四)如何修学安祥禅?

安祥禅的特色是重入世,是为大众设计的,但我们也要了解,它是现代的祖师禅,也是典型的如来禅。它的修学方法──

第一是如法持经。什么叫如法持经?记得几年前台南市禅学会成立的时候,我给佛法下了个定义:佛法者,成佛的方法也。这显示什么?佛法不是讲理论,不是讲道理,不是执着什么真理,它也不是哲学,是什么?只是一种成佛的方法,太简单了,照着这个方法去修正想念和行为,就是真实修行,就可以成佛。譬如过河须用筏,你不用它就过不了河。可知佛法并不重视什么高深的理论,只重视方法的对机。

如法持经,最好是念金刚经。有些人念金刚经不相应,病在念一句想一句,边看边自己讲给自己听,这样是不会相应的。念时一定要离分别,把金刚经打开,从开始到最后,你不必管它是什么意思,只管从头念到尾,不要起任何杂念,杂念起了把它扬弃、丢掉,念完了把经一合,反观自己的心态,是个什么感受?一定不同了。金刚经的可贵,在能给予人一颗八风不动的金刚心。金刚心的可贵,在能使烦恼不侵入,妄想不萌生,如如不动,安祥自在。这部经真是太好了!太殊胜了!可说是禅者的无价之宝。但是如果你拿经文去讲道理,那就是自误误人,罪过不浅了;经没有过,是你自己错了。你要不讲道理,离分别地去读经,就是转经;看看是个什么道理,那就被经转了。坛经机缘品里六祖讲得很清楚。

第二个方法就是传心。传心,以心传心;力量大的人,有多少人都可以传,他可以改变你的心态,廓清你的烦恼,扫除你的妄想和杂念,唤醒尘封已久的摩诃般若,也就是安祥。当下把本来的心态传给你时,就是以心传心。这绝对不是理论,不是想当然耳,也不是与现实有距离的一种理想,而是法的现量的实证。根器好的人,堪能保任不失,根器不好的人,反省忏悔以后,也能相应。

(五)为什么要提倡安祥禅?

现在的社会结构、生活形态、经济条件完全改变了,过去参话头,一个话头参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吃饭不知道吃什么,乃至废寝忘食,由大死而大活;那个时候可以,农业社会安全得很,现在见汽车不是汽车,见火车不是火车,见楼梯不是楼梯,就危险得很,这种方法不适合现在。

其次是如来禅,如其本来,做自觉的工夫,就是观心。观心的起点是每个念头来了,自己要知道。思惟一件事,要能自主,不许念头操纵自己,要常注意自己的心态,念头来了,自己都知道,这就是观心。观心纯熟了以后,没有念头了,就坐在那里保持心的自觉。佛是大觉佛陀,我们是小觉佛弟子,中觉是菩萨,再进一步,大觉圆满就是成佛。这里我讲的觉不是用针刺你一下,才有感觉;把自觉反过来就是觉自──自己觉自己。古德有句话说得好:如珠吐光,还照珠体。好像夜明珠发光,照谁呀?照自己。我们的自觉工夫要领就是如此,能够这样去自觉,比参话头还要安全,还要快。

参话头需要心力很强的人才能相应;如果欲振乏力,怕难怕苦,参一参又想到别的地方去了,参参又远离话头走作了,又再拉回来,像这样的话,很困难,驴年也破不了参,不如歇歇的好。

说到观心,也很麻烦,观心要静坐观心,今天到处都是噪音,住宅区地下工厂的马达不停,半夜里机车怒吼,有的人像是神经病,半夜里起来放冲天炮,一受惊吓,容易走火入魔。还有人选在晚上十点钟为吉日良辰,劈哩啪啦放鞭炮,干什么?拜拜。根本不管别人的存在,你有你的自由,我有我的自由嘛,你管不着。真是可笑得很,因为没有自尊,不懂自爱,不肯保持自己高贵的品质,而奢言自由,这是人文精神的堕落,这是一种可悲的现象。

今天为什么要一再强调祖师禅就是安祥禅?而安祥禅究竟是不是祖师禅?这里有两个故事:

马祖的弟子百丈怀海禅师住大雄山时,马祖派人送了三□酱。百丈集众上堂,拈拄杖指着酱□说:有人道得即不打破,道不得就打破。大众无语。百丈便用拄杖把酱缸打破了。送酱人回去后,马祖问:你把酱送到了吗?送到了。百丈说什么?他集合大众上堂,无人道得,拿棍子把酱缸打破了。马祖很高兴,说:这小子不错。

还有一次,马祖带口信给他另外一个弟子,说:近况如何?写信告诉我。他回信说:亲爱的师父,弟子三十年来不曾缺少过盐酱。这是什么意思?这显示了禅者不可一日或缺的是安祥。人们每天少得了酱油吗?少得了食盐吗?同样修行人也少不了安祥。何以见得?暂时不在,如同死人。暂时没有了安祥,对修行人而言,就跟死人没有两样了,因为你的法身慧命已经休克了。各位应该知道,安祥对于禅者来说,就像马祖、百丈所讲,天天少不了的酱油和食盐。它才是真正禅的生命,禅的真血脉。可知安祥并不是新创立的什么新禅,而是说为了使人们更明白禅的内涵,禅的现量,所以才特地显出它的内涵作为它的标志,这就是我们标示安祥禅的主要着眼。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