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行方法中,常有不少文字谈到“当下”,譬如“活在当下”、“悟在当下”、“觉在当下”等等。

那么,到底什么是“当下”?不少人对于这个名词实际上少有领会。为了能够启发有缘人准确领悟“当下”的意义,以下笔者特别撰文,根据佛教觉悟解脱的基本原理论述如下:

佛教认为,诸法无我,诸行无常,诸受是苦,涅盘寂乐。一切事物缘起性空,如幻不实。——仁者所说的“苦难”,也是一种缘起现象,其本质是内心对于如幻外境的迷惑——佛教称之为根识之“受”,从佛教心理学上来说,则属于情感认识。

佛教认为,人的身心意识活动分为“色”“受”“想”“行”“识”四个范畴,其中,色即根识(根本业识以及感官),受即感受,想即联想,行即冲动,识即情感认识。在这五者之中,根识是俱生以来的习惯性的本能“知觉”,其决定“受”的类型,而“受”的积累决定“想”,“想”的取向决定“行”,“行”的冲突决定“识”,而“识”又反过来影响“知觉”……由此而构成内在思想认识的轮回。

“受”,其途径分“心受”与“身受”两种,其性质有“苦受”、“乐受”、“舍受”三种。这三种受,也就是内在思想认识的三种不同轮回。——仁者所说的“苦难”,则是其中的一种不断导致与强化认知障碍的轮回。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苦受”轮回,而进入“乐受”、“舍受”的轮回呢?

世间上的一般方法有两种:一是创造一种“乐受”来改变“苦受”;二是企图通过思想上的安慰或者寄托来摆脱“苦受”。这两种方法,一个被称做现实,一个被称做迷信,由于其结果均不太理想,而且各自都包含副作用,所以,它们常常被互相否定。

那么,为什么现实的方法与迷信的方法两者均不理想呢?

这是因为,其对于“受”的“改变”与“摆脱”实际上都只是假象,只是一种暂时的掩盖,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转化与突破。

为什么呢?因为“受”的形成,关键在于根识的知觉,在于知觉的感知方式。就象心情好时一切感觉都好,心情不好时一切感觉都不好一样,这是属于知觉本身问题,是内因。而感受则是知觉的对象,感受以及感受形成的思想,都是外缘。——要想真正解决感知的问题,如果不能真正解决内因问题,在外缘方面任何的努力结果都只能是失败。

要想从决定感受的内因——感知方式来解决感受的问题,首先一个条件,就是要排除思想、冲动、乃至情感对于感知状态的影响问题,克服意识冲动所形成的干扰。如此,才能有效达成目标。

那么,如何避免意识冲动、排除干扰呢?这个就有一个难度,因为意识冲动本来就是思想作意产生的,如果继续启动思想作意去控制,其结果只能是使得干扰更多。所谓,树不摇则静,水不搅则清。为此,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在发现问题并想到要解决之时,立即停止意识干预,由此令原有的意识冲动自然晏息,以此而归于最清净最透彻的感知。

对此,以下几个佛教内外的词语解释颇有参考意义:

1、【当机立断】在发觉问题显现之际,立即做出准确判断与行动的决断。

2、【当相即道】世间浅近之事相,皆有深妙之道理也。犹言即事而真。密家之事相门,盛谈此旨。

3、【当体即空】一切之有为法不必分析坏灭事体而使为空,其事体本为空无也。盖因缘生之法,如梦如幻,无实性也。观如此当体即空,称曰体空观。为天台四教中之通教观法。

4、【当体即是】如波之当体即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也。即是有相合相翻当体之三种。见即条。

5、【当位即妙】指在当分之地位,即为微妙;即使处于世俗间,不改凡夫之位,亦可契合真理。意即不论何事,其位皆妙,如良医所观,毒有毒之妙,药有药之妙。据法华玄义释签卷十一所说,法华之心为当位即妙,不改本位、不舍罪业亦可成佛道。

根据佛教修行原理以及上述相关解释,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当下”的意义:

1、当下=当机之下——当前事物发展变化之际(抽象时间意义);

2、当下=当前之下——当前与事物相对的己方(有相空间意义);

3、当下=当体之下——当前事物形而下的特性(无相本质意义);

4、当下=当念意下——正觉当前心意识的自性(离相唯心意义)。

如果把以上解释综合成一句话,其意义就是:

——当心身感受显现之际,与心身感受相对应的内在心意识的体性,正觉心身内外万象的自性,即是“当下”。

所以,“当下”就是本心的清净觉性,是不断变化的一切心身万相的空性体性,是自心中如如不变的永恒。

阿弥陀佛!

愿以此文为供养,

促令有缘悟本心,

各各回心识本岸,

心身万法得安宁。

于2005年1月6日甲申腊月廿八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