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列表

佛教的苦相当于基督教的罪吗

佛教史“佛教的苦相当于基督教的罪吗”。一般无宗教信仰的学者,的确是作如此观的,他们以为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劝人为善,总是一样的。从这劝人为善的基础上,他们就顺理成章地推想到,佛教的苦和基督教的罪,当然也是一样的了。∵因为,佛教讲三界的生死是苦海,众生的感受,无非是苦,所以修持的目的,是在脱苦;基督教讲人类都是罪人,是由人类的第一对祖先...

对佛教在中国异化的思考

佛教史“对佛教在中国异化的思考”。对于原本是一种哲学体系的佛教来说,它的抽象的教义距离现实的生活过于遥远。为了在一个有着多神教传统的国度里存在和繁衍,它必须将自身融入到这个国家传统文化之中--对于佛教来说,这种融入就是将功利的因果报注入到中国传统的多神教之中。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中,佛教不仅赋予了中国传统的多神教以新的解释和内容,也在...

佛教怎样看待安乐死及其他

佛教史“佛教怎样看待安乐死及其他”。一、佛教对安乐死有什么立场?答:「安乐死」能否施行?这是现代举世同感关心,却又倍受争议的问题。现在有些国家立法准许安乐死,有些国家抱持保留的态度,有些国家则断然否决。中国人的思想一向认为「上天有好生之德」,即使是一个垂死的病人,也只能尽量帮助他延续生命,怎么可以帮他提早结束生命呢?由于人把生看成是欢...

与时俱进——近代中国佛教

佛教史“与时俱进——近代中国佛教”。佛教中与时俱进的改革运动一直绵绵不断,其思想动力一直长入近代中国社会。清末变法的知识精英和进步知识分子,从康有为、梁启超,到谭嗣同,再到后来的章太炎等,无不受到佛教的自我牺牲精神的影响,从而推动了波澜壮阔的近代维新和改良运动。欧阳竟无居士进入20世纪初,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佛教界,发生了化腐朽为神...

和谐社会需要佛教

佛教史“和谐社会需要佛教”。和谐是一切幸福的保证,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追求向往,但是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从古至今,一直充满着血腥的争斗和无穷的罪恶。翻开各国的历史,显现在眼前的,多是战争不断,争斗不休的画面,人民始终过着苦难生活。唐朝诗人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深刻揭示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

佛教的现代启示意义

佛教史“佛教的现代启示意义”。我们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病态的社会,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充满了种种的矛盾,人跟自然的矛盾、个人与社会的矛盾、自我的身心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造成都可以说是由于我们人的自我的异化。哲学上讲的异化的含义就是本来我们创造出这样的东西来,是为了使我们自己获得更充分的自由,更大的自由,结果反而被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东...

佛教的人事管理

佛教史“佛教的人事管理”。现代社会科学里,企业管理是很热门的,大家都希望学习企业管理,在这个管理学内,有一门非常难做的学问,就是人事管理。而在佛教里,从过去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以来,佛教就非常重视人事管理。佛教如何从事人事管理呢?一、要顾及全局:对于全寺大众,要能全部照顾周全,不可以只偏于某一边。在丛林里,有的人重视行持,...

人间佛教与现代青年

佛教史“人间佛教与现代青年”。提及青年,就是使人联想到天真无邪,慷慨热情的一群。凡有青年的地方,总是充满朝气与魄力,敢与热诚;反之,则是那么衰老、死寂、毫无生机、暮气沉沉。所以青年不仅是个完整而漂亮的名词,亦是社会中坚,国家柱石,时代先锋,民族灵魂,幸福前途的开拓者,腐败落伍的改进者。因此,不单是会讲几句外国语言,学学时髦,就算...

佛教的普世价值

佛教史“佛教的普世价值”。许多宗教人士为了传教的需要,把宗教附会于自由民主的现代理念。典型的是,部分基督新教徒认为是基督教促成了自由民主社会的产生,例证是现在发达的民主国家大都是基督教国家。这是对历史的盲视。西方民主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古希腊的文明(雅典学院是由基督教皇帝关闭的,新教又把责任推到天主教身上,那时还没有天主教,...

佛教对精神与物质的解释

佛教史“佛教对精神与物质的解释”。精神与物质,是形成世界各种现象的主要因素;如何看待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切哲学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对此,佛学也有它的解释。精神领域的各种现象,是感觉器官与意识的具体反映。物质的形成与消灭,是物质运动的必然规律。两者虽有联系,实质是有区别的。物质世界是无限多样的,在自然界中,我们能够看得见的东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