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列表

当代中外佛教教育比较研究

佛教史“当代中外佛教教育比较研究”。1980年鉴真和尚像回国探亲,这一活动标志着佛教在中国的全面恢复。三十年来,中国佛教顺利地走过了落实政策、修复寺院、改善寺院经济和加强寺院管理等四个阶段。1992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及时提出加强自身建设、兴办佛教教育、提高四众素质等有关措施和方略,抓住了攸关佛教命运...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佛教史“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两岸四地佛教界共同参与、建言献策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定于2006年4月13日至16日分两段在浙江省杭州市和舟山市举办。为抓紧筹备工作,10月23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和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主题研讨会。大陆、***、香港、澳门及新加坡近百位佛教界代表和专家学者出席。国家宗教局叶小文...

佛教的生死观与命运观

佛教史“佛教的生死观与命运观”。∵佛教的产生与其它宗教一样,也是对于人类死亡与人生问题的回应。佛陀当初的悟道,就是力图在印度流行的各种宗教解脱的方法之外,另行开辟一条解脱生死以及人生痛苦的可行道路。与印度其它宗教一样,佛陀面临的最大疑难就是如何使众生从六道轮回之中解脱出来,而他所创立的佛教的最大特色也就在于其独特的智慧解脱之道。印...

本焕长老:这是世界佛教历史的转折

佛教史“本焕长老:这是世界佛教历史的转折”。——贺世界佛教论坛大会召开∵佛教已经创世2500多年,在中国也流传了2000年的时光。佛教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各国流传,得到各国人民的护持,我以为这与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思想理论有重要的关系。因为佛教是一个讲和平的宗教,他不要人们去相互争斗,反对战争,要人们熄灭自己的欲望,与他人友好相处。佛教是一个讲平等...

面对金融危机,佛教可做什么

佛教史“面对金融危机,佛教可做什么”。∵众生的外向执着与心理失衡众生的外向执着与心理失衡,其实从哲学角度言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关系被破坏,外向的追求基本是“色”,也就是纯粹的物质追求,不外乎金钱、地位、荣誉等;所谓心理失衡就是精神状态的消极化表现,也就是“心识”的消极化。我们知道物质和精神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具体到自身就是肉体与灵魂的矛盾...

潘石屹将在“国际佛教论坛”上的讲演

佛教史“潘石屹将在“国际佛教论坛”上的讲演”。∵在中国有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西游记》,一般认为这是一部大力宣扬佛教教义的书,对佛教的传播有重要意义。有人研究说,这本书只是用寓言方式描写了师徒四人内心修炼的过程,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有走那么远的路,翻那么多的大山,遇到那么多的妖怪。在人生通往西天、佛的道路上,有许多考验,这些考验常常不期而至,表现的方...

佛教科学的奥秘

佛教史“佛教科学的奥秘”。本世纪以来,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各个研究领域的广度、深度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拓展,许多课题都已慢慢接近或已等同于佛法的理论,而且今后与佛法相契合的科学发现也必将日益增多。但另一方面,佛法中又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科学永远无法涉及。英国的鲍罗登博士也说:“佛教为今日人类之救星!现今研究佛教学者渐多,只因佛教...

余秋雨:佛教在中国的惊人生命力

佛教史“余秋雨:佛教在中国的惊人生命力”。∵佛教在中国的惊人生命力,我还可以用自己的一些切身体验来加以证明。我家乡出过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这样一些天下公认的“大儒”,但到我出生时,方圆几十里地已经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他们的名字,更没有人了解他们提出过一些什么主张,哪怕是片言只语。我家乡是如此,别的地方当然也差不多。这个现象我在长大后反复咀嚼...

佛教与中医

佛教史“佛教与中医”。∵我国历代医僧及佛门弟子中之习医者,借行医弘扬佛法,成为古代医疗队伍中的一支力量。其医术高明者,以医名世;着书立说,丰富了我国传统医学的内容,同时也推动了周边国家医药事业的发展。如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授佛教的同时,也传去了中国医学,所着《鉴上秘方》等,在日本广为流传且影响深广。浙江萧山竹林寺为女科的...

梁漱溟与佛教

佛教史“梁漱溟与佛教”。∵梁漱溟(1893—1988年)是蜚声中外的国学大师。由于他长年茹素且不蓄发,被人称为“不穿袈裟的和尚”。他与佛结缘,说来话长。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梁漱溟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家庭,他父亲梁巨川时任内阁中书官职。他7岁入中西小学堂学中文和英文;1906年考入北平顺天中学。他喜欢看书作文。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