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列表

佛教有神通吗?

佛教史“佛教有神通吗?”。佛教承认有神通的事实,凡夫可得五通,出世的圣人有六通,佛有三明六通。∵所谓五通,一、能知过去世叫宿命通;二、能知未来世及现在的远处和细微处叫天眼通;三、能知他人的心念活动,叫他心通;四、能用耳朵听无远弗届的声音叫天耳通;五、能飞行自在,有无变化,来无踪、去无影,瞬息千里,取物如探囊等,叫神足通。五神...

佛教修忍辱行只能忍气吞声吗?

佛教史“佛教修忍辱行只能忍气吞声吗?”。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在《优婆塞戒经》卷七也另示如下:忍有两种:第一是世间忍,就是能忍饥、渴、寒、热、苦、乐;第二是出世间忍,即能忍信...

女性在佛教中的地位如何?

佛教史“女性在佛教中的地位如何?”。佛教称女性为女众,有关女众的地位,常被讨论的例子,是“八敬法”。依“八敬法”女众不能独立,必须仰靠男众,不能和男众共住,也不能离开男众太远而住;必须要请男众的长老上座,每半个月为女众说法教诫,女众不能直接在尼僧中受戒,必须通过男众的证明;比丘尼虽然受戒一百年,还要礼拜新受比丘戒的男众。因此,到今天为...

佛教徒应该有国家观念吗?

佛教史“佛教徒应该有国家观念吗?”。佛教是崇恩主义的宗教,父母、众生、国家、三宝,称为四恩,孝养父母、广度众生、爱护国家、恭敬三宝,不是为了求取什么,完全是为了报恩的动机。所以对于一个正信的佛教徒,不容怀疑他的国家意识。佛陀释迦世尊,成道之后,经常在外游化,很少回到自己的故国迦毗罗卫,但当他晚年时代,舍卫国的青年国君琉璃大王,为了报复...

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

佛教史“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亦即爱情、亲情和友情。佛教徒仍是凡夫,不可能没有父母,也不可能没有朋友,而除了出家人之外,佛教徒也应有个人的配偶。佛把众生称为“有情”,也就是说脱离以上三种情,就不是众生。而且,学佛是由众生来学的,是由凡夫开始的,任何人之间的接触交往,都必须合情合理...

一首诗_布衲禅师∵契嵩禅师

诗词对联“一首诗_布衲禅师∵契嵩禅师”。双溪布衲禅师和契嵩禅师友善,而且彼此已到了真正以禅接心的阶段,一日契嵩禅师戏以诗追悼还活得好好的布衲禅师曰:“继祖当吾代,生缘行可规;终身常在道,识病懒寻医。貌古笔难写,情高世莫知,慈云布何处,孤月自相宜。”布衲禅师读罢契嵩禅师的追悼诗后,非常欢喜的举笔答曰:“道契平生更有谁,閑卿于我最心知;当初未...

父爱∵一首我没读懂的诗

诗词对联“父爱∵一首我没读懂的诗”。我的青春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概从杨逸远正式离开我和妈妈那一天算起吧。杨逸远是我的父亲,只是自从记事起,我从来没有喊过他。我想,我对杨逸远全部的情感,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一个源于血缘和基因、植在血与骨头里的字——恨。杨逸远在我读小学时与他的初恋情人重逢,从此他就没有在夜里回过这个家了。那是个寒冷的...

敬老咏老诗与重阳词赋

诗词对联“敬老咏老诗与重阳词赋”。敬老咏老诗中国自古就是诗的王国,历朝历代、各种内容和形式的诗歌浩如烟海,其中敬老咏老题材的诗歌,是中国历代诗歌中令人瞩目的一个类别。尊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流传下来的经典的咏老诗中,最杰出的当属曹操的传世名作《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

九九重阳诗词鑒赏

诗词对联“九九重阳诗词鑒赏”。每当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就会想起一首耳熟能详的《采桑子·重阳》,马上涌到口边的便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精彩诗句。黄花,即菊花,是古往今来写重阳诗词必不可少的景物。以唐朝为例,如王勃的《九日》:“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如李白的《九月十日...

重阳节诗歌

诗词对联“重阳节诗歌”。重阳仲秋,芳菊盛开,万紫千红,一片灿烂,文人雅士对娇艳傲霜的菊花十分喜爱,多有咏菊佳句传世。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九日重阳节,开门见菊花。”(王勃)“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成大)菊花,给秋风萧瑟的大地增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