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黄山的起源与发展

兴衰

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东国(今朝鲜)僧在黄山钵盂峰下建新罗庵,为佛教传入境内之始。唐贞观初(627~649),太宗诏令天下“交岳之处,建立寺刹”。开元十八年(731),志满和尚在黄山白龙潭旁建汤院,宋敕名祥符寺。唐天宝六载(747),目轮和尚在黄山轩辕峰下建轩辕古刹,清改名福固寺。唐中和二年(882),天竺(今印度)僧麻衣禅师在黄山翠微峰下建翠微寺。据不完全统计,唐宋时期,境内共建寺院37座,其中黄山19座,其他境域18座。朝廷赐额的有重兴寺、广仁寺、香林寺、真如寺、香城寺、新兴寺、龙吟寺、广福寺、兰若寺、松山寺、兴国寺、翠微寺、福固寺、芗林寺、五松寺共15座。南宋至元,由于战争和异族统治,佛教发展停滞。200年间,境只建庙宇6座,而以前的寺院因年久失修,多有荒废。至明代,又有恢复发展。洪武年间(1368~1398),太平县设僧会司,掌管全县僧徒司仪事宜。万历三十八年(1610),神宗降旨,在黄山敕建“护国慈光寺”,赐佛牙、金佛和七层万佛像。清康熙间(1662~1722),扩建慈光寺,费银千万两,僧侣达千人。时境内寺庵上百座。道光后,佛教又一度衰落。其原因:一是战火。太平天国起义后,境内战争长达11年,寺院梵刹多被焚毁;二是水火灾害。着名的慈光寺、云谷寺、文殊院焚于火,翠微寺被大水冲毁。至光绪间(1875~1908),曾一度重修,但数量和规模远不及往日。民国时期,提倡破除迷信,加之连年战火,佛教活动更为冷落。民国35年(1946),境内仅存寺庙20座,僧尼25人,其中黄山寺庙僧人不足10人。

活动

黄山寺庙及其周围群众信奉的菩萨为四派。文殊院以南,紫云庵、慈光寺等,以敬奉文殊菩萨为主座,僧人多是普门和尚门徒。每年七至十月,香客从汤口入山,进香拜佛。文殊院以北,狮子林、云谷寺、福固寺等以敬奉观音菩萨为主座,僧人多是一乘和尚门徒。每年二、六、九月的十九日为观音菩萨三姐妹诞辰,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翠微寺乃麻衣禅师门徒,奉地藏王为主座,每年七月三十日地藏王圣诞而举办庙会。松谷庵为张松谷创建,原为道人,死后奉为祖师菩萨,建庙塑像。为山下李、谭诸姓所敬奉。九月八日祖师诞辰,乡人入庙进香,顶礼膜拜。每10年度的当年五月迎菩萨下山,举办大型庙会。慈光寺、云谷寺、翠微寺、松谷庵为黄山四大寺庙,朝山香客,除太平县外,还远及徽、宁、池三府和江、浙、赣诸省。善男信女,大都朝九华、途经太平,从秧溪入境,经焦村,越汤岭关,至温泉,或经松谷庵、北海至温泉。翠微寺、慈光寺、紫云庵等处香火最盛。民国时期,大规模结队朝山进香者渐少,但民间求神拜佛活动仍然不断,境内以信奉观音、土地、关公(关羽)、车公(张巡等)、汪公(汪华)、左王(左难当)、周公(周处)诸神佛为主,举行祭祀活动。

民国35年(1946)中国佛教会石(埭)、太(平)联县支会成立,太平有会员10多人。建国后,停止香箔生产,宣传破除迷信,佛事活动锐减。寺庙经济来源减少,僧尼纷纷离庙还俗或远走他处。庙宇有的收为集体改作他用,有的因年久失修而废圮,境内宗教活动停止。“文化大革命”期间,残存的庙宇、菩萨大都在扫“四旧”时拆毁。80年代始,随着党的宗教政策贯彻落实,尤其是佛教圣地九华山对外开放,市内佛教活动又有萌发。现存的乌石乡德成庵有一名僧人住持,永庆庵有尼4人,两庵僧尼均属九华山佛教协会。市委统战部予以支持照顾,整修了庙宇,新塑了佛像,僧尼进行生产劳动以增加收入,偶有少数人入庙进香和观光。

寺庙

唐至民国的千余年来,境内共建佛教寺宇庙庵近200座,历代均有兴废。据清嘉庆《太平县志》载,计有寺庙88座,其中建庙时间可考的唐代2座,宋16座,元3座,明9座,清9座。建庙时间不详的49座。历史上较着名的寺庵有:

祥符寺。唐开元十八年(730)志满和尚始建于黄山桃花峰麓。原名汤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敕名祥符寺。为宫殿式建筑,古朴轩敞,秀雅幽静。清乾隆五年(1740),被山洪冲毁。

翠微寺。唐中和二年(882),天竺(今印度)僧麻衣禅师建于黄山翠微峰下,置麻衣道场。南唐保大五年(947)赐额。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被山洪冲毁。南明弘光二年(1645)僧心空在翠微峰麓重建,寺院宏大,环境幽静。名僧高士云集,香火极盛。每年七月举办地藏王圣诞庙会,香客络绎不绝。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僧超纲、大和纂修寺志。咸丰间,太平军居此。1949年后,人民***拨款维修,今为游人休息之所。

福固寺。在黄山轩辕峰麓,唐天宝六载(747),目轮和尚建。清咸丰、同治间(1851~1874)毁于兵火。光绪二十四年(1898),鄂僧能容重修大殿,县人胡继瑗手书∵#e#“福固寺”额。每年六月十九日,举行盛大观音圣诞大会,香客云集,香火极盛。庙宇建国后拆毁,遗址尚存。

慈光寺。在黄山朱砂峰下,旧名朱砂庵。明嘉靖间(1522~1566)玄阳道人始建,匾额“步云亭”。万历三十四年(1606)普门和尚入山,玄阳徒福阳,将亭赠普门,改名法海禅院。万历三十八年(1610)普门进京,万历帝赐佛牙、金佛、七层万佛像,敕额“护国慈光寺”。清康熙五年(1666),歙姓黄氏等捐资建大殿,修藏经阁,费银4万两。殿宇金碧辉煌,为徽、宁二府梵宇之冠,有僧侣千余人。乾隆间(1736~1795)遭火灾,咸丰间(1851~1861),又遭兵燹。僧人四散,庙宇颓废,景象萧条。民国初重修,至1949年,仅存山门及后殿和东西耳房。1963年,人民***拨款全面整修。董必武题“慈光阁”匾额。

云谷寺。在黄山钵盂峰下。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寓安禅师募建掷杯禅院。崇桢间(1628~1644)改名云谷寺。清宣统三年(1911)毁于火,1979年,在原址新建餐厅楼、活动房。1983年建云谷山庄,1985年建登山索道,云谷寺成为东路登山的必经之处。

新罗庵。在黄山钵盂峰下,为黄山最早佛庵。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东国沙门结茅于此”,名新罗庵。庵久废。

钓桥庵。又名白云,在黄山汤岭北,石人峰下。传说明代为道院,后废。清康熙间(1662~1722),僧神立改建为庵。光绪二十六年(1900)太平居士陈仁梅建亭。民国12年(1923)重建经堂,并设茶室。庵几经修缮,现仍存。

紫云庵。又名茅蓬庵,在黄山紫石峰麓。清乾隆五年(1740)祥符寺被山洪冲毁后,慈光寺住持僧印闻选址建此庵。乾隆八年(1743)动工,历4年建成,自题匾额“黄山一茅蓬”。咸丰间(1851~1861)遭兵火。同治间(1862~1874)重修。光绪间(1875~1908)全面扩建。民国时失修。1955年春拆庵,建黄山疗养院。

大悲院。在黄山光明顶。明万历间(1573~1619)僧智空创建。皇太子赐大悲观音像,设大悲道场。院久废。1955年在旧址建气象站。

文殊院。在黄山玉屏峰前。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僧普门建。清咸丰十一年(1861),遭兵火。光绪十三年(1887)重建。1952年冬失火烧毁。1955年在原址建玉屏楼宾馆。

狮子林。在黄山狮子峰下。明万历三十九年(1612),五台山僧一乘至此结茅为庐,后圮。康熙二十年(1681)太平知县陈九陛等捐金重建,供奉观音,又名观音庵。乾隆至嘉庆间(1736~1820)多次修缮。咸丰、同治间(1851~1874)毁于兵火。光绪间(1875~1908)重建,后又废圮。

狮林精舍。在狮子峰麓,与狮子林毗邻。光绪二十一年(1895),太平甘棠人崔国因捐款建,亲书匾额“狮林精舍”。1960年坍塌。

重兴寺。在仙源城北。旧名碧云庵,宋绍兴(1131~1162)初建,绍兴十五年(1145)赐额。建国后拆除。

广仁寺。在龙门乡。唐天佑(904~907)中李铎施舍建寺,初名安仁院。宋治平元年(1604)赐额广仁寺。久废。

香林寺。在弦歌乡(今焦村辅村一带)。宋绍兴十三年(1143)赐额。久废。

松山寺。在望仙乡(今耿城乡沟村)。宋绍兴十三年赐额。建国后拆毁。

升福寺。仙源南门外。宋代建,后圮。明嘉靖十六年(1537)改建“文峰书院”。后改名“天都书院”。

凤池寺。又名凤池禅林,在和平乡新建村凤凰山(原属石台县)。明正德年间(1506~1521)杭州游僧勇戒募建。民国15年(1926)增建大佛殿。民国35年(1946),寺内设佛教会。现大殿及寮房尚存。

大觉寺。在甘棠三折岭。建国后拆除。

胜果寺。在弦瑞乡五里塔。宋绍兴七年(1137)建,后圮。明代县人周文宗重建。寺旁有塔,为一方胜境。民国初,庙毁塔存。1961年塔被炸毁。

德成庵。在乌石乡西溪。清乾隆年间(1736~1795)僧释明建。清咸丰年间(1851~1861)毁于战火。民国32年(1943)重建。现有僧住持。

永庆庵。又名永庆禅林,在乌石乡长芦杨岭。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杨雅尝、杨向怀募资重修,现存,有尼4人。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