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缘于斯,壮哉赤山

荷锄一夫

芸芸众生,随波浮沉;世间万事,难得有缘!缘,往往成为人生不同经历感悟的共同注脚;缘,往往也是人生许多追求期待的共同境界。一缘难求,情何以堪;三缘于斯,美奂赤山!人生有幸,让我结缘赤山,又有机会能做一次朴素无求的向导,以文引领有缘人一起品鉴山海、神游赤山,领略和解读赤山那独特的自然与神性之美、文化与人性之灵吧!

佛缘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临海石多而成岛,石赤山红成其名。有海岛仙山和大明圣境之称的石岛赤山,是山东半岛最东端的一个陆岛,山海相连,风光秀美,渔业发达,是现代宜游宜居的国际旅游胜地。同时,也是一座佛缘甚深的山,它的佛缘,领略起来分外浩瀚。

“一寺连三国,情传中日韩”,这是石岛赤山最为引人关注的重要历史文化渊源,其佛缘亦由此而生。唐穆宗四年,即公元824年,韩国(时称新罗)民族英雄张保皋入唐从军,功成名就后在此修建了寺院,因首批僧人属天台宗派,读诵经典《法华经》,寺院因此而取名——赤山法华院。

最初的赤山法华院建有大殿、配楼、钟楼、讲经堂等建筑,寺院常年讲经,香火不断,常住僧人多时达40余人,法会时人数甚至接近300人,是胶东地区最大的寺院。僧人们的衣食起居除由张保皋供养外,还具有自力更生的特色。张保皋安排了很多人在法华院周围开垦庄田,每年可收获稻米500石,所收获的粮食、蔬菜用于补充寺内的供养,两种渠道的粮食供应,使法华院的僧众在唐代最艰难的岁月,也能过上怡然自得的生活。

与国内几所着名的寺院相同,赤山建院年代久远,经历了历史的烟尘,宗教精神历久弥坚、宗教氛围浓郁悠长。不同的是,赤山的佛教文化又有它独特的包容性,它融汇了中日韩三国的佛教文化。赤山之所以产生这种融汇现象,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赤山距离韩国、日本非常近,在唐朝时期,它就吸引了很多的韩国人和日本人来此居住,他们在这里渔耕种织,贸易往来,使赤山逐渐发展成为沟通中国与韩国日本商业、文化往来的桥头堡。由于张保皋出身韩国,为了使自己和旅居赤山的韩国人能够听到乡音的梵唱,寄托乡愁,他便从韩国请来了大批高僧。中国僧人、韩国僧人、日本僧人三国僧人同聚一寺,多国语言讲法,多国形式诵经,一举形成了赤山法华院“一寺连三国”的极为包容的佛教文化特点。

提到了日本僧人,就必须提到佛教天台宗高僧“慈觉大师”圆仁,圆仁缔造了赤山法华院佛教发展史上的最高峰。

唐开成4年(公元839年)6月,圆仁法师一行入唐求法,圆仁的初衷是想前往佛教圣地天台山求法巡礼,但由于迟迟未获唐王朝的允准,只好北上,赤山法华院接纳了他。圆仁的到来受到了院内僧人们的热情接待,张保皋表示将竭力帮助他求法成功。有一天晚上,圆仁来到了赤山顶峰“赤山大明神”神像前。他虔诚地恳请明神保佑他能够求法成功。也许是他的虔诚所致,更或许是神明的力量,很快,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几天后圆仁从勾当新罗(韩国)所押衙张咏那里得到了期望已久的“公验”,他在唐国的巡法之旅正式被允可。

公元840年3月1日,圆仁捧着来之不易的“公验”,告别了法华院众僧,开始了漫长的巡法大唐之路。

转眼5年,“会昌排佛”唐武宗当朝,圆仁重又饱受磨难地流离中国!

这时候,他又想到了赤山法华院。公元845年,圆仁一行几经辗转,终于回到了赤山。可这时的法华院,已在恶政下被拆毁了,圆仁便去拜访了曾经给予过他很多帮助的张咏。并在张咏的帮助下,于公元847年7月20日,圆仁一行终于顺利登上了一艘开往韩国的金珍船,绕道回国。

佛意无疆,圆仁回国后计划修建一座寺院,以纪念赤山明神以及法华院僧众对其的帮助,但这一愿望在圆仁生前未能实现。

圆仁法师圆寂后,其高足安慧和尚在京都小野山庄以赤山为名创建了“赤山禅院”,供奉着赤山明神,这座寺院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是现今日本京都七大古寺之一。上世纪80年代末赤山法华院重建时,赤山以日本的赤山禅院为模板修建了一座“赤山禅院”,用以纪念圆仁入唐求法的那段珍贵历史,专门记叙与这位日本和尚的不了佛缘。

圆仁在中国求法近十年时间,足迹遍布华夏大地。他在法华院修行了两年零九个月,那是他最为困难的日子,他的修行境界在赤山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他把自己十年时间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凝聚成《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其中对赤山法华院的这段生活记载得特别细致,有一段话是这样描述赤山法华院的:“南有岩岭,水流庭院,从西而东流,西南北方连峰作壁,东方望海远开。”这段话不仅写出了法华院客观的形貌,而且也意中流露出了“东方望海思故乡”的深意。

1980年,日本友人经国家文化部门的许可来到石岛寻找赤山法华院遗址,无果而回;1985年,山东大学考古研究室主任宋柏川来石岛寻找赤山法华院遗址,亦无突破;1987年田正祥等成功发现赤山法华院遗址;1987年,日本考察团来赤山论证田正祥的发现后,随后以“昔日幻影重见天”为题在日本《朝日新闻》发布,震惊日本佛教界和文坛。1988年,赤山法华院重建。重新修建的赤山法华院,占地5000平方米,由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菩萨殿、三佛宝殿四部分组成,重现当年风情。1989年开光并对外开放,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为该寺题写了“赤山法华院”和“大雄宝殿”。2002年以后,又在法华院周围兴建了世界第一佛教音乐喷泉“极乐菩萨界”及世界最大的锻铜像、中、日、韩三国守护神“赤山明神”像。2005年以来,赤山法华院每年都举办水陆法会及中日韩三国佛教文化交流会,吸引了中日韩三国无数信众前来朝拜,法华院开始全面呈现出了东方佛国的宏大气势。

山东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陈坚教授在其《天台宗:一种“海洋性”佛教》的论文中称赞赤山跨海佛教交流,因海结缘,站在一种“海洋性”的国际高度,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实也的确如此,赤山法华院一寺连结三国,佛教包容明神,这种巨大而壮丽的包容精神,足以令人深深震撼。

地缘世界高度的山水景观

走遍四海还是威海,踏遍千山还来赤山。阳光,沙滩,海水,海鲜,优秀的4S海洋旅游资源在赤山发挥到了极致。赤山临海傍港,海为黄海,古称之东海;港,今分为石岛渔港和石岛商港,古统称之为赤山浦。大海、山岚、田野、渔村、赤山、渔港,渔家风情和时尚旅游在中国大陆最东端的山海之地结合得天衣无缝,石岛赤山现已发展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山东省着名的十大风景名胜区,是驰名韩国和日本的国际旅游胜地。

石岛是威海千里黄金海岸线上的一颗璀灿的明珠,东与韩国隔海相望,直线距离仅94海里,与日本也只有240海里。早在春秋时期赤山就以雄峙黄海之滨,踞守石岛要港,沟通韩日南亚,商贾云集汇聚而成为我国北方名山。唐朝时期,韩国“海上贸易王”张保皋更是把赤山做为他在中国的贸易基地,把中国的茶叶、陶瓷等产品源源不断地出口到韩国和日本,同时也把韩国的兽皮、高丽参等物品也转运到中国来,极大地繁荣了三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孙中山先生则在其《建国方略》中,将石岛与上海、广州并称中国三大港口。今天,石岛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渔港,富庶美丽,文明发达,素有“小上海”、“小香港”的美誉。

赤山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渔业文明,在中国最大的海洋文化博物馆——荣成民俗馆里展现的丰富多彩,3000多件展品纳尽胶东半岛的海洋文明:独木舟,真实记载了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贝币,诠释着腰缠万贯的故事。精致的海草房,被制成标本展示在民俗馆中,那个“踩着锅台上炕”的民间俗语就是在赤山海草房中发祥的。有人把赤山比作一本书,年轻人读他,那是一本大百科,可增强底蕴;年长的人读它,那是一本多年前写下的老日记,怀旧依然。

除了在与韩日两国的经贸文化来往,赤山占尽地利之势外,它的山水景观也得天独厚。俗话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赤山兼拥山、海、湖、岛、林五种自然景观,造化之秀,一山并现,不可不称奇也。

赤山海拔370米,登山小路沿线秀美的风光,温带海洋全年平均11℃的气候,恰恰成就了它温和的性格。拾级而上,陶渊明荷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野逸之情,范仲淹登高“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激昂之情,曹孟德挥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豪迈之情,诸多的山水情怀与人生感悟在赤山悄然印证了。

海,位于赤山的东南方,湛蓝无际,彰显出赤山的辽阔壮大和渔家儿女的豪放进取。赤山的海岸线狭长,附近无重工业污染,海水清澈地让人心动,置身其间戏水踏浪、出海垂钓、赶海拾贝、篝火渔歌,真是惬意无穷的人生享受。从赤山上望,∵“沧海耕田”中海浪拍打着船舷,悦耳动人。“日出东南隅”,∵“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海上风光与意境更是别样优美,引人遐思,贯通灵犀。

湖,掩在群山之中,沉静中犹如智者的禅思,波澜不惊;溪水涓细,饮之甘甜,或流过巨石,生成水花;或流过悬岩,生成瀑布。泉鸣叮咚,无比欢畅。赤山的湖主要有三座:天门潭、春光湖、龙凤湖。三湖各有特色,湖岸垂柳婆娑,湖内众鱼翱翔,田园意味俱足,静坐湖边,禅意自生。徜徉其间,不时可见画家在湖边飞笔描画写生,三三两两的恋人们在湖边娓娓言情,人生美好的滋味,在赤山得到了纯情的温醅。

论及山水,不能不提植被。赤山植被丰富,森木覆盖率95%以上,囊括200多种植物品种,空气中氧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6万多个。山中,春有樱花,夏有碧荷,秋有金菊,冬有腊梅。四时不同,而花色亦有不同。赤山的园艺很有特色,山中苍松居多,但无论何种林木花草都有自己的生动造型,或妩媚如少女,或虬然如莽汉,还有孑然如老翁者,或倚石悬崖,或倒立水岸,或超然独秀于丛林,千姿百态,无一相类。置身山林松海,仿佛置身于身态各异的众生世界。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海兼得、仙灵二气并存的赤山,是佛道修行的洞天福地,地灵人杰。据传秦始皇东巡成山之时生病,丞相李斯策马飞奔赤山,于红门洞前向赤山明神求得九撮土,后拈为药方,始皇之病方得愈。登临赤山,山川锦秀,瀚海苍茫,史书所载的“大明圣境”,诚不虚也。长篇修真小说《赤山明神录》中更是记载了赤山脚下的凤凰湖有凤来仪的故事,从而使这座造化钟神秀的青山,变得更为扑朔迷离,色彩浓重。

赤山地缘深厚,因地缘而成为中韩日三国民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因地缘而成就了千年不朽的灵气和颠扑不灭的山水智慧,是中国罕见的一处站在世界高度上的山水景观。

人缘有景,有酒,有朋友

赤山文皮本朝鲜,苦海船筏扶桑来。历史上,石岛赤山是山东半岛对韩国日本海上交往的桥头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黄金纽带”。生养我们的这一方热土留下了先民的祈祷、明神的保佑、智者的探索、外使的朝拜。今天,蓬勃兴旺的赤山熠熠生辉,人们从大洋的彼岸、祖国的南疆北国、新兴的城市、崛起的乡村奔来,争睹惊艳盛世的迷人神采。干事创业的赤山人,自觉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和历史友好的光荣使命。站在国际舞台上起舞的赤山新景区,神奇般快速崛起,一亭一廊皆精品,一草一木皆精神,一山一水皆诗意,一言一行皆真诚。生活因旅游而精彩,旅游因文化而升华。赤山的自然与神性之美呵,让人一见钟情;赤山的文化与人性之灵呵,让人一往情深。

于是无数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艺术家、商业精英、影视体育明星、媒体记者和国际友人,以及以中日韩为代表的无数国内外游客和各界朋友们如潮涌般登临赤山。人们在惬意地品鉴山海与文化后,不知不觉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一方山水一方人呀,这里还有如酒浓烈的真情,如茶醇厚的民风,轻松和谐纯情自然的生活让心情就像轻柔的海风抚过青春的脸庞,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在一个有文化、有风光的好地方居住,而且应有一份信仰,应有一种好的美食及人居环境。在赤山,时刻被大明神的祥光笼罩着,心中自生欢喜;这里美食富足,海鲜肥美繁多,价廉物美。在赤山,享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食粮,真不愧是人生的一大乐事。目前,赤山开发了中国最大的海景生活区——凤凰湖小区,占地千万平米,风姿各异的楼群别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海、湖、岛、林之间。很多游客都舍不得离开而在凤凰湖置业安居了,尽情享受身在景区、与风景为邻的精彩生活。

赤山人沐文化,浴文明,热情好客。赤山古属齐国管辖,自然具有齐民豪爽的遗风。到赤山三日遍尝海中鲜只是渔家人的普通接待。在这里朋友招待吃饭,海鲜吃不够是不行的,美酒喝不足更不行。酒桌上,赤山人善劝酒辞令,客人们基本都无法抗拒其盛情。赤山人喜欢笑,说话声爽朗,有人形容赤山人说话是在唱歌。唱歌式的说话,是赤山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山东旅游局在推介山东旅游时,宣传语是“好客山东”,赤山则在这句话的后面续上了一句:“好客山东,情满赤山”。赤山有美景,有美酒,有海鲜,有朴实的民风,交不尽五湖四海的众多朋友。

赤山,远远超过了你对它的期望值,它用它的山海文化、佛教文化、渔俗文化、异域文化攫取了人们的心灵,使人对它的美丽和厚重一下子就心生喜爱,再也舍不得离开了。每到夏天,这里就成为避暑度假者的乐园,国内各地游客和来自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游客纷至沓来。试想,抬头是青山,远观是碧水。草木蓊郁,鲜花遍地。竹径通幽,廊桥回旋。呼吸被丛林和大海双重净化过的空气,吹着空调似的海风在海边垂钓,谁能不喜欢这里呢——这才是真正纯净的大自然,回归生命的本位,也许赤山正是“道法自然”的最高境界吧。

时至今天,赤山名声赫赫,人缘日厚。尉健行、吴官正、钱其琛、回良玉、迟浩田等多位国家领导人来景区视察,盛赞赤山景区大发展、快发展的惊人速度。

众多影视作品也纷纷取景赤山。2005年,着名歌唱家彭丽媛在此拍摄了《中华根》MTV;2006年,胡玫导演携《神秘的海平线》剧组走进赤山;2008年,韩国电视剧《寻找海上王》剧组跨海而来;2009年,情感大戏《真情母子》又在赤山演绎……赤山景区秀绝的山海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通过影屏向全世界展示着。

2009年2月,赤山胶东海洋文化研究院成立;8月“诗画赤山诗会”又迎来了全国众多一流的摄影大师和水草诗社的文朋艺友。2010年6月,第二届中韩日国际旅游马拉赛和第一届“中韩日国际友好文化学术论坛”成功举办。赤山已经成为推动三国在经济、文化、体育、学术等方面的协作与发展的基地。

有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展览馆”之誉的荣成民俗馆,现已成为中国民俗教育培训基地,众多大专院校和威海各级学校都把赤山做为第二课堂。“赤山新春庙会”、“三月胶东民俗文化周”、“四月谷雨节祭海”、“八月中韩日青少年文化交流月”、“十月法华院水陆大斋法会”等大型民俗活动,全民参与万众期待,已固定成为当地人民的习俗传统,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国外游人前来体验观摩。

佛缘、地缘、人缘,三缘汇集,赤山境界。“东隅跃黑马,一嘶天下惊”,赤山的发展有目共睹,旅游界的神话世人盛赞。

(作者简介:张永强,号乐山居士、赤山渔樵,别署荷锄一夫。男,1972年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本人酷爱文学艺术、书画、文史、园林,醉心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与现代文学的探索创新。致力于赤山地域文化深度挖掘与宣传推广,编纂出版《神变灵宗——关于赤山明神的文化研究初探》、《赤山印象诗集》、《赤山法华院史话》、《赤山文苑》等书籍杂志。现为山东省书协会员和荣成市书协理事,中国张保皋历史研究会会长,赤山中日韩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威海石岛赤山风景名胜区总经理。)

出自:∵《山东文学·学术版∵》∵2010年5期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