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寺探源

唐燕生

窗外雨潺潺。中岳嵩山这位阅尽人间悲欢离合的沧桑老人,在雨中横卧着,似仍在酣睡之中。嵩山七十二座寺宇中,永泰寺是唯一的一座尼寺,同时也是我国第一座尼寺。“你为什么一直不愿去看看呢?”登封旅游局的宋小姐见我在窗边沉思,问我。“因为尼姑是面对现实的无奈和死亡的不甘而做出的折衷选择,尼古寺里隐藏着太多的幽怨。”“你这不也是怕面对存在而采取的消极避实的态度吗?”面对提问,我竟一时语塞。

车在雨中行进,我的思绪也如这雨丝缕缕不断。几千年封建社会,几千年男尊女卑,女子承受着比男子深重得多的痛苦与灾难。皈依佛门,除极少数是为信仰外,绝大多数是因陷入绝境而不得不走向空寂佛门的女子。这正是:生有慧根,一心想佛者少,走投无路,方进禅门者多。佛祖因困惑而创立了佛教,为烦恼之人展一条虚幻之路,尼寺不也为身受煎熬女子提供一方净土吗?沉思中,车已停在一座凄清的山门前。抬头望去,子晋峰云雾缭绕,偶露峭岩及草木,与一般寺院不同,这里依山就势,座东面西,此种方向是否比坐北朝南更显虔诚?

山门外有一高约三米的石碑,碑首为六龙盘绕,前后额细刻精美的观音佛像图,菩萨女尼,同性相拜,大慈大悲。碑中额题为“大唐中岳永泰寺碑颂并序。”落处为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字迹细润的碑文告诉我们,该寺创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二年(公元521年),是孝明帝元诩为妹妹永泰公主出家为尼而敕旨修建的。初为“明练寺”,北周武帝下令废毁,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重修是改为“永泰寺”。寺的名称及来历说得清楚,何以“明练”,无从得知。

入得寺内,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尼与宋小姐热情招呼。岁月的沧桑给这位名叫真双的师傅一幅黧红的面容,佛经的意蕴又使得她慈眉善目,可那眉宇间的几道厚皱,似仍隐隐紧锁着什么。“永泰公主身为金枝玉叶,享不尽荣华富贵,为什么别亲离宫来这里过苦行僧生活呢?”真双师傅见我发问,便柔言细语地讲了起来。

相传永泰公主初来人间,其母后就朝思暮想为其挑选如意郎君,选来选去,总不称心。选了十八年才如愿以偿,可公主婚配不久,驸马却因病不幸身亡,年轻的金枝玉叶成了未亡人,自此公主整日丢魂失魄,怅然若失。谁知驸马尸骨未寒,公主尚未从悲痛中恢复过来,其兄孝明帝为巩固自己的皇权,不经商议,擅自将公主许配给护国有功的武将侯刚之子为妻。公主闻后,悲愤交加,遂看破红尘,挥笔留诗一首,“金枝玉叶何所倚,皇宫未是自由身,愿脱红尘着尼衣,少室山下度余生。”毅然离宫到少林寺削发为尼。

孝明帝闻报后,又惊又愧,悔不该自己太武断,为己私利,全然不顾妹妹的感情,逼其再嫁,致使妹妹年纪轻轻便遁入空门,随即下旨,令太子攸到少林寺接其姑姑回宫。谁知,永泰公主不为所动,不改立志佛门的决心,“愿作禅门一棵草,不当皇宫一玉叶。”孝明帝知其矢志难夺,无奈何只得秉承母亲皇太后之意,在这太室山子晋峰下,为公主另建一所寺院--------

听着老人着优美与伤感的诉说,我想起“问世间情为何物,但叫人生死相许”的字眼来。自古以来,人们为情所困,为情所苦,演绎了多少忧歌伤语呀。寺内有株三人合围的古娑罗树,乃佛国源地印度之树种,传与佛陀降生与圆寂有关,被尊为佛教的圣树,也叫忘忧树。此树为建寺时所植,枝叶茂密,浓荫覆地。“无忧之树”,那该是佛陀为人间支撑的空灵之伞,它能遮住来自苍天的泪水吗?能遮掩岁月沧桑间的真实吗?那凄风苦雨还是透过这繁密的枝叶,斑斑点点洒在这圣洁之地,清凉着古寺一千四百余年的岁月。

据史书记载,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三月的一天,洛阳皇宫宣光殿里,宣武帝的嫔妃胡承华为其生得长子,武帝大悦,遂取名为元诩,并改年号为正始。三年后,胡氏又生得一女,宣武帝儿女双全,为其取名元娟,并册立元诩为太子,元娟为公主,改年号为元延昌。元诩六岁时,宣武帝驾崩宫中,元诩继位,是为孝明皇帝。按旧制封高太后为皇太后,元诩生母胡氏为皇太妃,高太后临朝。这下恼怒了胡太妃,便勾结太尉于忠密谋,诛杀高太后的靠山尚书令高肇,继借皇帝之名,封自己为皇太后,为绝后患亲临洛阳瑶光寺,将在此避难的高太后置毒酒而死。胡太后的胡作非为,引得朝中争夺权势者不满,伺机诛杀了胡太后的宠臣,拥戴孝明帝临朝当政,可不久胡太后在高阳王的拥戴下,重掌朝政,诛杀“犯乱”之人。自此后他更加随心所欲,独断专行。随着孝明帝的年已长成,甚觉母后权欲熏心,帷德不修,又密谋软禁母后,迫其交权,可事情败露,胡太后再开杀机,皇帝近人不是被斩首,就是被逐出朝廷,母子之间也剑拔弩张。永泰公主就生活在这样飘摇动荡、血雨腥风的皇宫之中。她性情温和善良,与哥哥志趣相投,可又目睹了母后的心狠手毒,二者之间善意调停,也险遭不测,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为避凶险,遂看破红尘,削发中岳。------

延昌四年,正值热血方刚的孝明皇帝突然在洛阳显阳殿里“驾崩”。胡太后即立三岁的皇族元钊为帝,引得重兵在握的秀荣部大酋长尔朱荣兵发洛阳,将胡太后及小皇帝用巨石捆缚身上,沉溺在滚滚的黄河之中,一段母子恩仇,在“河阴之变”中谢下帷幕。

残酷的现实与美妙的传说是那样水火不容。寺后的子晋峰,周灵王的太子晋骑鹤而去的山岩冰冷坚硬,然千百年来在王子乔忧伤的箫笙中,滋长出那么多柔花蔓草。是善良的人们不愿看到这骨肉相残而粉饰演绎为一段“人间真情”。应该说,在这场无法调解的,你死我活的权势争斗中,永泰公主是明智的,她是识破世事惊破胆?还是看透清凉透心?总之,她镔绝了所有欲念,将整个身心寄与了理想中的佛之仙境。寺后院落中,又一座两层砖砌小楼,俗称皇姑楼,传说为永泰公主的绣楼。公主在这里苦守孤灯,念经拜佛,绘图绣花,那用心绘出的花朵惟妙惟肖,几能乱真,常若得蜜蜂、蝴蝶迷惑而无落其上。她绣的一只凤凰图挂在山中,招来无数飞禽,纷舞飞鸣,至此而产生了后人传诵的瑞祥的“百鸟朝凤”。

那里是人们祁盼的天花乱坠的佛国胜景。寺内明万历年间所立的《重建嵩山永泰寺碑记》所言,永泰寺曾几度繁荣,可在这梵香缭绕的后面有遮掩了多少血水泪河,憔心悴容。历史上至少有六位皇后在这里出家为尼,演绎着人间一幕幕晨钟暮鼓,黄卷青灯。

北周时期,闵帝宇文觉年幼登基,其堂兄宇文护负责监护,然堂兄贪恋权势,飞扬跋扈,闵帝与臣谋处之。事败,闵帝被堂兄宇文护所杀。性情温厚、与世无争的元皇后,被迫无奈出家永泰寺为尼。宇文邕登基,是为武帝,诛杀堂兄宇文护,追封大哥文觉为“孝闵帝”。将兄嫂元皇后接回宫中。

北周武成元年,武帝封太子赟的母亲李娥姿妃入主中宫为皇后。武帝雄才大略,为巩固政权,“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李皇后多有规劝。值武帝迷恋于和亲的北方突厥国之女,欲立其为皇后,李娥姿为不致使自己难堪以至遭贬,更为顾及保全儿子的皇位,遂出家永泰寺为尼。

待太子赟即位,是为周宣帝,遂带领皇帝国戚,文官将士,浩浩荡荡,开赴永泰寺探望母亲,经几多劝说,才将母亲接回宫中。然周宣帝荒淫昏暴,同时竟立五位皇后,令天下称奇。其残暴统治,使得国无宁日,怨声载道。他死后,除其旧臣重将、后为隋开国皇帝杨坚之女杨皇后外,其余四位皇后全部遁入空门,各自法号为“法净”“华光”“华胜”“华首”,还真有些眷恋昔日荣华富贵之味道。只可惜周宣帝之母李娥姿,老来又遭横祸,昔日的“太帝太后”都成为过眼烟云。看着宇家天下改换门庭,万念俱灰,遂再度削发为尼,与前四位皇后儿媳不同,她为自己选取了“常悲”的法号。常恨人欲无穷止悲风为我从天吹,个中滋味只有她自知了。

围绕着永泰公主皇后出家为尼史书上散有记载,可千百年来,那些无数平民布衣出家之女则无法统计。我忽然想起真双老人紧锁的眉宇,宋小姐告诉我,“真双师傅两岁时被人遗弃道旁,被永泰寺首六,不知家在何处,姓谁名谁,以寺为家,一盏孤灯,伴其风风雨雨,为群众解难医病,为姐妹指点迷津。”记得佛祖曾问弟子,是四个大海水多?还是人间的泪水多?聪颖的弟子回答说,是自古以来人间悲欢离合的泪水多。假如再设问,在这泪水中,是男人的泪水多,还是女人的泪水多,回答肯定是女人的泪水多,而尼姑则是在泪水流干流尽后才走向空门的,她们是女界中受伤痛最重的人。一位记者在调查询问尼姑为何要修行时,除个别为“成佛”之外,五成之人回答竟是“求得赎消罪孽,生死轮回,来世做男人。”这是多么可怕的回答,男女的不平等,即使是佛界之中也存在,释迦牟尼是男性,创解脱成佛之说,至少在早期,是为男性设计的,所以女性想成佛,还须先修得男性身,比男性更费一番周苦,这难道不是一层更深刻的悲哀吗?

寺外东北有一皇姑塔,原为九级,风雨剥蚀,现存三层,底层有永泰公主的包骨像。“公主乘云去,白云漫空山。缥缈皇姑塔,隐见非人间。”那脚踏祥云,飘然而去的是永泰公主善良仁慈的灵魂。而却将她生活的刀光剑影的年代留给了历史。寺内有一雅致的石盆,传为公主沐浴全身之用,佛家的思想可以空其心灵,可这凡人之躯终日尘嚣又何以洗净?那建于唐代的高十一层约三十余米的浮图宝塔倒是完整,我不知道,佛家为什么圆寂后将身躯囿于高高的宝塔之下,那檀香木焚去的是俗之肉身,残余的仙骨,仍渴望虚幻缥缈、浩瀚无穷的时空-------

“御寒滴蓝翠,池荒草径闲。”漫步寺内外,心情是那样的凝重,究竟是为人的无奈,还是为佛的无奈呢?只有那寺里流出的清泉和着山涧的雨水,奔涌不断。“汉明帝年间佛教传入我国,经过四百余年的传播发展,到北魏时达到空前繁荣,迄今还没有发现比永泰寺更早的尼寺,这里应是我国第一座官方修建的尼寺。”听着宋小姐的解释,我真不知该说尼姑寺的出现和发展是好事还是坏事。

雨渐渐地停了,古寺周围,白云飘荡,几只小鸟在古槐枝头鸣叫,更显清新而纯净,人间是美好的,尽管有太多的不如意。当我说到,愿天下不在新增尼寺,愿尼寺不再繁荣时,真双师傅先是下意识地点了一下头,马上又连连摇头,宋小姐也为我身处佛家胜地的失言而揄饫不已。这时我们望见,寺外的山道上,一年轻的女尼正撑着伞,踏着积水向这里走来,仿佛在云雾中飘荡着,离这里越来越近。我在心中默默地祷告:愿天下姐妹,都象公主之名一样,永远泰然面对这五彩缤纷,良莠并存的人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