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王屋山古寺觅踪

去年的一个时候,网友晴岚和尚发来帖子,说在桐城青草镇附近的王屋山发现一个大型寺庙遗址,他希望我能去看看以鉴别它的年代。我自知并非考古工作者,对遗址以及墓塔也并无研究,迟迟未曾前去。不久前,一个叫胡子的年轻人通过我的学生鲁生再次向我发出邀请,希望我能抽空去那里看看。春光大好,岂能错过?借此机会,于四月的一个春雨绵绵来到青草。∵

胡子是他的网名,就像晴岚和尚一样。我认识很多年轻朋友,我只知他们的网名,不识他们真实的名姓。这是网络的好处,让天南海北志趣相投的朋友相识相知,并无年龄上的障碍。胡子原是青草镇的一名乡镇干部,前几年,忽然对旅游发生了兴趣,于是便辞职了,与几个同人一起投资开发青草附近的旅游景观。他们把目标锁定在三道岩景观,那里有着名的三道岩瀑布,有卧龙大峡谷,还有卧龙河漂流。近不知怎么又对佛教遗址着起迷来。

王屋山位于青草镇西,前年这时候,曾有鲁生夫妇陪同我一起去王屋山踏青。时隔两年,我们再次来到这座映山红火焰般燃烧了整座山头的王屋山,踏着草丛,拨开荆棘,我们一处处寻找散落在四周的寺庙遗迹。

关于王屋山崇福寺,当地有民谚:先有王屋寺,后有唐朝。可见历史之久远。

佛教进入安徽的历史,几乎就在佛教传入汉地不久,当时因汉明帝刘庄的同父异母弟刘英的被黜丹阳(今宣城一带),佛教也被随之带到江南。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的发展和巩固时期,当时建康(今南京)、庐山、洛阳三佛教中心鼎足而立,而位于其间的江淮之地,是东西、南北往来的交汇之地,佛教自然同样被广泛地带动起来。而随着六世纪中,因北周废佛而南逃皖公山(今天柱山)的禅宗二祖慧可的到来,更将禅法的种子播洒到江淮一带,江淮之地因此成为当时的佛教中心。资料表明,唐武宗废佛前,安徽境内的寺庙不下百座,最着名的十余座,如太湖真乘寺,寿州东禅寺,含山褒禅寺,潜山天柱寺,太湖海会寺,舒州王屋寺等。

桐城古属舒州,《五灯会元》卷十六曾对舒州王屋寺有记载曰:“舒州王屋山崇福灯禅师,上堂:地不能盖,一室无私,何处不在?……良久曰:金风昨夜起,遍地是黄花。”《五灯会元》为宋僧普济所撰唐宋时期禅僧语录,由此可见,王屋山崇福寺至少在宋以前即已相当兴盛,且有高僧的出现。否则,以《五灯会元》这样的删繁就简的禅宗文献不可能会留上一笔。

王屋山崇福寺所在的位置,是一座有着典型“靠背椅”形状的山头,山前地势开阔,目及所在,一马平川。从风水的角度,这实在是一块难得的宝地,当年的高僧在此建造寺庙,应该是很好的选择。

中国佛教经过盛唐之后开始衰落,尤其是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以及后周世宗(公元955年)的两次废佛,很多寺庙在废佛的劫火中化为焦土,王屋山崇福寺是否就毁于这场劫难不得而知,现在,我们只能从这些散落在草丛中的风化严重的舍利塔遥想当时王屋之盛,也从而明白当地“先有王屋寺,后有唐朝”的民谚并非毫无根据的杜撰。

虽然在王屋山难以寻见唐以前的寺庙遗迹,但我们至少发现有五六座清康熙年间的僧人舍利塔。而从其中的一些舍利塔碑刻上清晰的字迹中我们了解到,王屋山崇福寺为临济道场。

临济宗为禅宗五家七宗之最活跃的一宗,而临济宗最兴盛的年代是在北宋时期,其代表人物为克勤(1069—1135)。克勤着有《碧岩录》十卷,全面阐述临济法旨。而克勤的弟子,另一位在佛教史上着名的人物宗杲曾在九华山以及江淮一带长期活动,宗杲的弟子守端和法演都曾在桐城投子山住寺多年,守端、法演都是中国禅宗巨匠,对临济宗后来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足迹不可能不到近在咫尺的王屋山一带,因此,王屋山崇福寺为临济正宗也就在情理之中。

临济宗以“话头禅”作为接引学人的根本,所谓“话头禅”,即以一句言简意赅的“话头”启发学人的思维,使其免于执着。如《五灯会元》所记载的王屋山崇福寺灯禅师的一段上堂话头即阐明,佛是无形的,是无处不在的,恰如智慧,只要有心,天下无处无事不充满智慧。正如灯禅师所说,昨夜金风起,遍地是黄花,就看我们以怎样的心态,怎样的方法去采撷这金风送爽情境下智慧的黄花了。

唐宋之后再次衰落的中国佛教至明清之际由于帝王的推崇而再度兴盛。清帝崇佛者虽自顺治帝起,但身体力行者首推康熙。康熙8岁登基,共做了61年皇帝。其在位期间,不仅积极倡导对儒学典籍的整理,对佛学同样热衷,每次下江南,几乎都要参拜佛寺,接见僧人,并题辞题字。据统计,他为寺庙所写的匾额多达千余,一个皇帝为寺庙题写匾额如此之多,这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康熙的崇佛一直影响到此后的雍正和乾隆时期。正是在这一大好背景下,桐城王屋山佛教再度兴盛。

冒着蒙蒙细雨,我们在王屋山草丛与树林中寻觅,至少发现有五六处僧人的舍利塔以及一座僧人坐化的莲花缸。除了莲花缸因半埋于地下无法辨认年代,那几座舍利塔均有清晰的碑刻,分别标明“康熙三十六年崇福传临济三十四世”“康熙四十年三峰第四世崇福中印”等字样。而在另一处丛林,一座用青石砌就、高约五米的普同塔完整地保留着当时的建筑风格。普同塔是置放大众僧人骨灰的地方,非一般山野小庙所有。而从王屋山普同塔,我们似乎也能够想见当年王屋山崇福寺的规模,至少有常住僧五百人上下。这样规模的寺院,在当时的江淮,乃至长江沿岸,都是少有的。

这一发现,虽然目前尚未知端倪,但却从另一个侧面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王屋山佛教之盛,也为后世人们研究中国佛教文化以及王屋山今后的历史开发提供了可供佐证的第一手材料。

年轻的胡子是执着的,看得出,他要做一件事,是必须要有所究竟的,就如寻觅王屋山崇福寺遗址这件事。在这种执着的寻觅中,胡子一定会得到更多的智慧。

金风昨夜起,遍地是黄花。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