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北山景更秀∵

登莲花寻古佛,观千年御窑赏古瓷

为了进一步扩大武夷山风景点建设,武夷山景区管委会于2000年,组织人力、物力、投巨资重点规划建设武夷山山北旅游景点,主要有莲花峰,宋代御窑——遇林古窑址。∵

莲花峰位于武夷山景区西北部,海拔536米,其山形酷似莲花而得名,这里植被、林木保护较好,岩崖峻美透逸,奇石错落,古木葱郁,泉流幽咽,其间有形态各异的洞涯石窑,有旷代久远的妙莲古寺,有凌空绝险的峰顶栈道,又有流传千百年来关于扣冰和尚的美丽传说。莲花峰的西南侧,有一座1958年福建省人民***颁布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名窑——遇林古窑址;这里静静地沉睡着八百年前风行大江南北的以烧造黑釉瓷茶具为主的宋代陶瓷窑场——两座沿坡蜿蜒而上的古代窑炉,平坦开阔的古窑作坊,充满历史沧桑的宋代古井和古桥,兴建的“遇林亭宋代窑址博物馆”,以及潺潺流水瀑布旁古仆典雅的陶坊,置身此地,无比激起游人访古之幽思。∵

武夷山又一佛教圣地——莲花峰

从武夷山市区往高星公路仅半个小时,便来到苍翠秀奇的莲花峰上。抬头远望,即可看到我国南宋理学家题写在大石刻“白崖仙舟”四个苍劲有力大力。相传此地是武夷山“船棺”藏放最多地域之一,1972年和1978年先后两次在这里百米高的悬崖岩洞里取下了两具“船棺”,由省博物馆考古队分别命为“武夷一号船棺”、“武夷二号船棺”,分别存放在武夷宫自然博物馆和福建省博物馆供中外游人参观。所以,早在八百年前,朱熹就已考察武夷船棺分布情况,挥毫在此题刻“白崖仙舟”足见朱熹不仅是宋代着名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考古历史学家。∵

跨入“妙莲古寺”的旧山门,眼前展出一片约20平方米的平坦地面,这是古寺的前庭旧址。庭场左右耸立着两座高近10米的圆形小山岩,当地人称它们是莲花峰的两颗大莲籽,确实十分形象。左边的“莲籽”下立着一尊石佛,佛前常年香火燎绕,体现信徒的奉佛虔心。∵

庭后通往峰顶寺殿区的山道口,竖立着一面石碑,碑面刻着一篇《武夷山莲花峰记》碑文记叙莲花峰与扣冰和尚佛缘情结。使游人将对莲花峰景致的自然人文内涵产生更深一层的理解。∵

上莲花峰古道,过去又陡窄,路不盈心,惊险有加,有的坡度超过60度。现在经过人工巧匠整修,陡坡降低,路面宽敞平坦,路两旁耸立着数以百株百年参天松树,历经风雨沧桑,至今仍枝叶繁茂,仿佛置身于绿色王国。∵

在妙莲古寺前庭旧址石阶上侧,有一高耸石壁,壁上刻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八字录自《般若心经》。“色”相当于物质,“空”指事物的虚幻不实。惟有通过“般若”对世俗认识的否定,才能把握佛教的“真谛”,达到觉悟解脱。色空宣传的是“世事皆因缘”的理念。“色空”壁下的石罅中塑着八个小泥人,是描述扣冰和尚的故事。相传,扣冰和尚在山北桃源洞修行时,不愿让僧众劳役,就用山上塑出八尊小泥人,替代僧众服劳役,让众僧倾注全力修行佛法。更神奇的是,小泥人劳作时,逢雨雨必停歇,遇酷暑必有彩云遮荫,闻之者皆称叹不已。这一故事,足可体现古代高僧的崇高风范。

在登栈道抵峰顶,纵观大雄宝殿的构建大势,与右下方的“禅茶”回廊楼台及右上方的“扣冰殿”、“观音殿”等堂阁,均是仿宋式古共建筑,均为依山傍崖凿岩而建,都是建在天然石窑中,其整体布局之奇特,实属罕见。大殿的三分之二空间是由宽敞的天然石窑组成的。如此宽大的石窑,据说已经超愈敦煌石窑的规式;如此特异的宝殿在全国极为罕见。∵

走出大雄宝殿,我们可以观赏到殿外竖立的高4米的长方体石幢。石幢四面镌刻着各种颇含佛理的题词。石幢右面题词是行楷:梦感神灵,天成佛性;戒行超凡,智慧人圣。属朱熹赞颂扣冰和尚佛语。扣冰和尚,唐代圣僧,他的事迹,从唐代以来就盛传武夷册一带,莲花峰曾留下他的修行足迹。在栈道上可见上方的石窑中卧躺着一尊巨大古石佛,再现了扣冰和尚圆寂时的瑞象。卧佛长约三丈,高六尺,属古代留下的古迹。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