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普光寺小记

莲允东

怀着几许虔诚,揣着几分激动,披着缕缕霞光,踏着洁净的山路,我们来到了距宁化县城43千米的泉上镇之西的普光寺。

远远望去,一座雕栏画栋,宏伟壮观的大雄宝殿耸立在眼前,这就是始建于元至正间(1341-1368年)古称圃珧岩的普光寺。正殿后山有一个自然天咸的岩洞,该洞称“圃珖岩”。李世熊(号元仲,泉上镇泉上村人)的《宁化县志》载日:”环山若圃,乃石皆玉,犹所谓瑶之圃耳,昔人钓奇,乃旌之日圃珖也。”这就是圃珖岩名字的来历。正殿两边建有僧舍和观音楼。寺院两旁是亭亭的翠竹和青青的松树,四面环山的普光寺在晚霞的衬托下显得金碧辉煌,幽雅怡人。

惬意中,我们走进了普光寺内,眼前是香烟缭绕,烛光闪闪,耳际是佛号阵阵,置身于这纤尘不染的寺内,心中油然生起一种虔诚肃穆之感。我拾级而上来到了正殿后山的岩洞,细看这天然的岩洞,我想为什么要把普光寺建在岩洞前?正纳闷间一位热情的老衲解了我心中之迷,他说旧时这个岩洞叫“圃跣岩”,民间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观音普度众生,慈悲为怀。一天,观音得知她在南海收养的童男童女在人间没吃没喝,面临死亡的情况后动了恻隐之心,于是伸出佛手在圃跣岩捅出三个洞来,一个洞管出米,另外两个洞管出油、出盐,有了吃喝才救活了这批人。这三个洞出米出油出盐有限,仅够他们度日,没有存积。终有一个贪心不足的人,想把洞开大一点,多流出一点米油盐来。夜里,他带了锉子和麻袋,打算把洞弄大一点藏一点米起来,结果洞越凿越大,米越来越少,到最后一粒米也不流出来了,另外两个洞也同时不出油盐了。吓得他连夜逃跑,再也不敢回来。从此圃S《岩洞再也不出米、油、盐了。正因为许多客家的始祖都吃过圃珖岩洞出的米、油、盐才繁衍发达起来。这圃珖岩是一块风水宝地,因此才把寺院建在岩洞前面。不管是美丽的传说,还是眼前的景观,都说明了普光寺是一块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宝地。古往今来,有多少鸿儒雅士到此游览,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文。难怪乎,闽中大才子李世熊在他的{宁化县志》中有这样的描述:若其双壁雄峙,负气争高,颇似武夷之茶洞。壁前有石台,台上有精舍,额日“石巢”。李元仲读书处也。中额日“读自然书”。他写圃岩的诗作很值得玩味,如:∵∵《圃珧岩限韵》其三:∵∵“是壑重开面,披来山气佳。犯颜容不戆,启齿为莺谐。磊布图鹅颧,铃风响钏钗。门槌随处借,云水给优俳。”他的上杭好友刘鳌石当年到圃跣岩拜访李世熊时游览了圃珧岩后诗兴大发,挥毫写下了传世之作《圃珖岩》四首,其二最为感人:∵∵“岩岭扼石拳,悬岩豁螯目。岭崎出鸟道,凌蹭驾天屋。乔木嵌云海,古篆引苔绿。龙气勃寒潮,坐久怵肥角。似有鬼神伺,更无魈魅伏。好风时一过,林花芬可掬。为问空生氏,此意良在夙。”读着这精刻奇峭的诗作,令人遐思翩翩。

这块青山秀水的宝地曾滋润过多少仁人志士。据传,当年李世熊曾在这里教书育人,他还倡议家乡百姓要兴修水利,促进生产、储备粮食,以防饥荒;要兴办学校,读书学习,有了知识,才有咸就;他为人排难解纷,教人行善,劝人改过。曾倡议在麻布岗修筑土堡,亲自监督施工,当年建成,聚集族人入居自卫,加强联防保得平安。更可贵的是这位宁化客家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诗人、思想家和史学家,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代,毅然选择了披发入山、抗节不仕、存世着述这样一条艰辛寂寞的人生之路,在这里写下了大量“如悲如愤,如哭如笑,如寒泉烈日,如暴风雷雨”的光辉文字。遥想当年他在简陋的“但月庵”内,在昏暗的油灯下,奋笔疾书,着书立说的情景,那一篇篇传世之作,那一部部诸如{本行录)、∵∵(寒支初集)、∵∵(钱神志)、∵∵(史感)、∵∵(物感)等的巨着;尤其是被誉为”天下两部半名志”的(宁化县志)仿佛出现在我们眼前,似乎闻到那一缕缕浓浓的书香,心中升腾起无比的敬佩之情。

暮鼓声声,山风徐徐,炊烟袅袅。我们沐着夕阳,踏上归途。我想,在普光寺这圣洁之地,客家文化名人李世熊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食粮,那隽永的文字,在新的时代也将会熠熠闪光,滋润后人。

(作者工作单位为三明市宁化县文联)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