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回国度假的朋友到五台山和我见面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读了年前你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的《清凉世界五台山》(载于2001年5月26日)一文之后,早就想享受一下清凉世界的惬意,更想亲自见识见识当年文殊菩萨从东海龙王处借来的歇龙石之妙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况且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炎黄子孙挚友呢?!加上从朋友的言语之中流露出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定验证的信念和又疑惑的态度。

于是,我让旅途劳顿的朋友一行早点休息,并欣然应允次日第一站就到安放歇龙石即清凉石之处的清凉寺去……

第二天用过早餐之后,我和朋友一行从下塌在台怀镇大车沟的五峰宾馆出发,经龙泉寺、令公塔、金阁寺,在由下而上的盘山公路上,行驶了15公里左右后,过西线入山收费处的三门四柱七檐,和牌楼中门有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着名书法家、诗人赵朴初亲笔书写的“佛教圣地五台山”匾额的金碧辉煌、气势雄宏的山门后,又自上而下在盘山公路上行驶了约5公里之后,来到一座中间高,两旁低,三门四柱三檐,中门上方刻有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书写的四个遒劲有力的“清凉真境”汉白玉石牌楼前,“咱们下车步行吧!”

“好的!”朋友好像明白我为了他们更好地亲身感受此地之妙处的意图,毫不犹豫地答应到。

虽然是盛夏季节,但那汉白玉石牌楼,加上位于左边两山之间的深谷,右边的重峦叠峰,真令人感觉不胜凉意,寒气袭人……

走在蜿蜒的山路上,倾听着山谷底涧水发出的时而声若奔雷,时而又燕语莺啼的美妙乐章,观赏着那山峰起伏、松柏绵密、灌木丛生、鸟语花香的自然生态美景,这种返璞归真,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让久居闹市的朋友一行欣喜若狂,尤其是朋友那活泼调皮的小孩子一会儿探身看那山谷中的涧水,一会儿又跑到路边山坡上采撷几朵野花,并不停地让大人们用照相机和摄像机给他频频曝光……

约摸走了1公里左右的时而缓坡,时而陡坡,时而又峰回路转的山路之后,殿前立有两根10多米高的幡杆,两侧有钟、鼓二楼的气势雄伟的一座五开间、单檐歇山顶、造型古朴典雅的大殿豁然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这就是清凉寺的山门殿,内塑四大天王和弥勒佛、韦驮菩萨,也称为天王殿。”

我指着正面高悬着一面金边、蓝底、金字的由赵朴初题写的“清凉寺”横匾的大殿给朋友介绍到。参拜了天王殿后,我们又来到了寺院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大殿——大雄宝殿。该殿五开间,面宽17米,进深13米,外呈二层重檐歇山顶,内呈弧顶式,装饰华丽,气宇轩昂,殿内主供着3米高的缅甸玉质雕像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殿内左右壁上镶嵌着的缅甸玉质的五百罗汉壁雕光怪陆离,使整个殿内显得色彩斑斓、光彩夺目。

“文殊菩萨从东海龙王那里借来的歇龙石在哪里?”从大雄宝殿出来后,朋友迫切地问到。

“就在后面的院里。”我边回答着,边带着朋友一行来到了供有文殊、观音、普贤菩萨的三大士殿院内。我指着院中间安放着的一块硕大的石头告朋友说:“这就是歇龙石,也叫清凉石,它长五米,宽两米八,厚两米。据专家估计,重量在一万八千斤左右……”

朋友一行还未等我介绍完,就兴奋的你拉我推、争先恐后地往清凉石上爬……

“真的好清凉也!”朋友的爱人盘腿坐在清凉石上,双手合十地感慨到。

“阿弥陀佛,施主坐的是曼殊床。”这时大伙才发现巨石下面站着一位四十多岁、双手合十的僧人。“什么是曼殊床?”朋友好奇地向僧人问到。

“曼殊是满族语,汉语就是文殊的意思。据说文殊菩萨曾在歇龙石上多次显圣说法,所以曼殊床也就是文殊床的意思。”

朋友一行见这位僧人言谈举止不凡,便纷纷从清凉石上下来,围在僧人身边问这问那,交谈之中得知他就是本寺院的住持演明师傅。

“还有绝妙之处呢!”演明师傅边对朋友说,边指着身旁的清凉石说:“施主别看这歇龙石大,可只要您心诚用肩一扛,就能微微晃动。清朝乾隆皇帝五次到清凉寺,作诗数首大都是研究清凉石的,最有名的是《清凉石》七绝:‘清凉山里清凉石,恰似东坡凿井泉。白足僧人冀檀施,鞠躬扛动表诚虔’。”

说完,演明师傅在清凉石和安放它的巨大支石之间放了一块鹅卵石之后,让我们大伙都试一试,结果,40多岁的朋友和他的妻子及10多岁的孩子轮流过去用劲一扛歇龙石,鹅卵石就会随着用劲的大小而起落。

“我们虔诚地从国外回来拜谒清凉石。看来文殊菩萨已知我们一家的真诚。文殊菩萨定会保佑我们事业有成,万事如意!”朋友经过这赏心而如愿的扛石一事,兴奋地欢呼。

接着,我们又随着演明师傅参观了三大士殿后,与师傅依依惜别。(文:高峰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