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还是山

晓云法师

大家都知道,禅门这则公案从“看山是山”,而超出肉眼所见,“看山不是山”再回头“看山还是山”。我们要注意,“看山不是山”,为什么禅师:“山色无非清净身”,又诗人也有“山色虚无飘渺中”。由于超出现实的世界,当然大千世界都在方寸中。

我们放下一切自己的身段自己的学问。心经谓“无所得故”,若人有此经验,便得正觉。但不容易,如何能够超出现实世界,那才知还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可惜我们现今有些人们,眼睛没有放远放大,一切看现实阶段名位很多。教育部长同小学生玩故事,那时不会记着自己是部长。我们重要要懂得这三段工夫,在现实若能从现实中超出,也回到本位。否如果人与人之间,具有亲切与悲情,那境界就不同了。一切文化艺术的真谛,宗教的情操,都是带领人们超出另一个世界,还回到这个世界,在我们脚下踏着泥土。

虽然并非容易,但如去旅行,也要准备旅费和须要准备好旅途的东西,所以我们想要处理好我们的事业,必须要有心王的准备。不只事务的学习,还重要心理的训练,经过训练与准备,自然可以远行。管理的技术也须要艺术,论语说“游于艺”。任何学问,也须懂得“游,即使学佛,也有“游心法海”,如果管理人事,更应游心人海,而没有沉落下去的,才叫做“游”。能“游”必有把柄,有技术,有工夫,更要工夫纯熟。例如管理人要对“人”有深切的认识,对人有更多了解,如果只靠西方心理学去了解人是不够的,因为西方心理学有一部份.没有涉及情切与悲情。佛教一部金刚经,释迦牟尼佛与须菩提,彼此有三十次称名,这是一种亲切。

最近得诺贝尔奖的高行健,他说:在他有段时候非常注意“当下”,这是禅门的重点,当下是心法,心眼,慧眼,金刚经五眼之一,慧眼有宽度,能放下,才能超出,可能看到听到憨山禅师的“山色溪声常说法”。

讲于第四届禅与管理研讨会

民国九十年∵三∵月∵十∵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