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山普齐寺简介

避喧游清梵,褰裳涉豳壑。

秋气淡枫林,群岛依丛木。

云阴递往来,高泉长飞瀑。

方沼可莹心,风松频敲筑。

既陟凤凰冈,言寻丹邱麓。

朋侣各有兴,采掇恣所欲。

倦来芳亭憩,景光猥自勖。

吟啸千载恩,新诗难谐俗。

这是明代永春常安里人,都昌知县王天策咏《普济寺》的五言诗。普济寺,又名普济禅院,取“普渡众生,慈悲济世”之意。位于永春县城西北三十公里的蓬山(现属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镇美山村管辖),誉称“桃源甲刹”,是正宗佛教古寺,名闻遐迩的游览胜地。为永春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峰峦竞秀,怪石嶙峋,石径起伏,跌宕有致,林葱树密,绿竹遍山,芳草萋萎,涧泉冽冽,游人至此,悦目∵’怡神,留连忘返,骚人墨客,倡和其间,历代名人如朱熹、张瑞图、李九我、叶向高、詹仰庇,都曾来此,并留下墨迹。近代高僧性愿法师,弘一法师均挂锡此间,为宝刹增添光彩。

普济寺,“肇于五季”,“宋元时,释子居之。”自名僧青净卓锡后,代有高人硕彦。明代成化壬辰(公元1∵472年),有高僧“文峰师者自灵源山杖锡来游.就荒基募缘拓新之。”由于年湮代远,风蚀木蠹,殿宇飘摇欲坠,经过数载的辛勤操持与修葺,更臻完善,寺院始初具规模,“朝圣有殿,栖禅有室,香积有厨,放生有池,望远有亭,开涧有泉”,境地可称幽绝。寺内壁画殊多,均出自文峰之手。“文峰善作而,然喜写西方诸佛及古木垂藤、寒泉峭石,以寄其不生灭之意。”文峰师有高徒钦胄、澄惠二人佐之里外。钦胄于寺旁垦荒葺壤,群成良田五亩,“以资斋供”。至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寺田“履亩登籍”,始纳官税,“粮分众里,租仍饭僧”。“文峰持戒修道而不祝发,后往尤溪示寂于建文山,留澄惠住普济。澄惠持律极严,然喜与文人学士交。”时,永春士子颜廷榘读书于寺中,与澄惠最为友善。后来,颜氏“游宦三十年”以后,回到永春来,时澄惠仍住持普济,重修殿宇,廷榘为之题撰《重修蓬山普济院记》碑刻一方,额以篆,文以楷,端庄秀丽,雅属大方,至今仍保存完好。民国时期,一代高僧性愿法师、弘一法师杖锡来归,对弘扬佛法,展拓殿宇都力其所及。性愿法师后来东渡吕宋,成为菲律宾佛教始祖。弘一法师中年剃度,在二十四年的沙门生涯中,有十四个年头是在闽南度过的。其中于1939年4月至194O年11月的一年半时间,应永春僧俗雅请,来到普济寺,掩关治律、弘扬佛法、撰着佛经。他遁居寺后精台,颜其居目“十利律院”,门联为“闭门思过,依教观心。”∵生活上十分俭朴,“三衣过冬,两餐度日。”他以普济居深山高峰麓,境地幽辟,风俗淳古,有如世外桃源而叹为观止。弘一法师在普济寺期间,编撰律宗着述并刊行流布者有《南山律在家备览》、《华严疏科分》、《盗戒释相概略问答》诸书。他坚持不开山、不授徒,而于诵经、着述、弘法之余,誊抄佛教经典无数,且写得一手好字,永春士林僧俗“有求者均书佛号经偈作答,以结墨缘。”因此,弘一墨迹之于永春者,俯拾可得。普济寺原存有文峰师遗作水墨帛画七幅,毁蛀及半,经名家裱褚后,性愿法师交与弘一法师题额,弘一法师欣然命笔。大师在一年半时间内,还在普济寺度过他六十大寿,他在俗至友柳亚子、夏丐尊、徐悲鸿及得意门生丰子恺,均以诗词画幅献桃祝∵。弘一法师还为普济禅院之前景,致书旅菲性愿法师及东南亚沙门斋友,劝募捐输,为发展佛教胜迹作出不歇的努力。

解放后,该寺法堂毁于滑坡,文物多毁于“文化大革命”。1986年1月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台胞林玉书、廖花香夫妇捐巨资复建寺院,并增设钟鼓楼、回向楼、门楼等,1991年12月落成开光。

普济大殿殿前有一个半圆形放生池。池水由山涧引入,利用水压使池中双龙吐水相戏,形成奇特的天然喷泉。再看主殿,钟鼓楼分立两旁,中间为牌楼,门上是一块新匾,“普济寺”三字为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所题。穿过牌楼门,转身可见门后又有一匾额,上书“桃源甲刹”四个大字,据说是朱熹所写。大殿两旁供奉着四大天王,象征风调雨顺。其它寺庙一般专设一座天王殿,此处却与众不同。前面就是大雄宝殿,殿门门额上的寺名是弘一法师的墨宝。屋顶是重檐歇山式,面宽七间,进深五间。殿内为三层摆设,第一层为弥勒佛,奉第二层为南海观音。第三层为释迦牟尼佛像,两旁胁侍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后殿奉有地藏菩萨,是管理阴间的菩萨,其两旁有土地神和唐玄奘侍立。

弘一法师中年剃度,在二十四年的沙门生涯中,有十四个年头是在闽南度过的。其中1939年4月至194O年11月的一年半时间,应永春僧俗雅请,来到普济寺,掩关治律、弘扬佛法、撰着佛经。他遁居寺后精台,颜其居目“十利律院”,门联为“闭门思过,依教观心。”生活上十分俭朴,“三衣过冬,两餐度日。”在普济寺期间,弘一法师编撰有有南山律在家备览》、家华严疏科分》、《盗戒释相概略问答》等律宗着述。他坚持不开山、不授徒,而于诵经、着述、弘法之余,誊抄佛教经典无数,且写得一手好字,永春士林僧俗“有求者均书佛号经偈作答,以结墨缘。”因此,弘一墨迹之于永春者,俯拾可得。普济寺原存有文峰师遗作水墨帛画七幅,毁蛀及半,经名家裱褚后,性愿法师交与弘一法师题额,弘一法师欣然命笔。值得一提的是,弘一法师的六十大寿是在普济寺度过的。这更加深了他和普济寺的因缘。当时法师的在俗至友柳亚子、夏尊、徐悲鸿及得意门生丰子恺,都以赋诗作画这种独特的方式为他祝寿。弘一法师还为普济禅院之前景,致书旅菲性愿法师及东南亚沙门斋友,劝募捐输,为发展佛教胜迹作出不歇的努力。

2002年农历八月初二,美山村林炳灿及夫人林明珠,不辞辛劳开辟,终于寻到被丛林深埋着的普济顶寺原址,包括普济顶寺观音佛祖旧址,高僧弘一法师曾闭关的地方。被遗弃了几十年的顶寺在他们夫妻千辛万苦中,终于重见天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