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经

列表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六卷

大藏经“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六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六卷  ***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辩智品第七之四  已辩愿智。无碍解云何。颂曰  无痴解有四谓法义词辩  名义言说道无退智为性  法词唯俗智五二地为依  义十六辩九皆依一切地  但得必具四余如无诤说  论曰。诸无碍解总说有四。一法无碍解。二义无碍解。三词无碍解。四辩无碍解。此四总说如其次第。以缘名义言及说道。不可退转智为自性。谓无退智缘能诠法。名句文身立为第...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五卷

大藏经“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五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五卷  ***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辩智品第七之三  如是已辩诸智差别。智所成德今当显示。于中先辩佛不共德。且初成佛尽智位修不共佛法有十八种。何谓十八。颂曰  十八不共法谓佛十力等  论曰。佛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及大悲。如是合名为十八不共法。唯于诸佛尽智时修。余圣所无。故名不共。且佛十力差别云何。颂曰  力处非处十业八除灭道  定根解界九遍趣九或十  宿住死生俗尽...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四卷

大藏经“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四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四卷  ***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辩智品第七之二  所言行相有十六者。为但名别实亦有异。何谓行相能行所行。颂曰  行相实十六此体唯是慧  能行有所缘所行诸有法  论曰。有说。行相名虽十六实事唯七。缘苦谛境治四倒故名实俱四。缘三谛境。名四实一。如是说者。实亦十六所治所行相有别故。言所对治相有别者。为治常见故修非常行相。为治乐诸行故修苦行相。为治我所见故修空行相...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三卷

大藏经“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三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三卷  ***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辩智品第七之一  如是已依诸道差别。建立贤圣补特伽罗。所依道中作如是说。正见正智名无学支。故于此中应审思择。为有慧见非智。及有慧智非见。而别建立见智二支。亦有云何。颂曰  圣慧忍非智尽无生非见  余二有漏慧皆智六见性  论曰。慧有二种有漏无漏。唯无漏慧立以圣名。此圣慧中八忍非智性。所以者何。非决断性故唯决断义是智义故。如何八...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二卷

大藏经“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二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二卷  ***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六  修觉分时必获证净。此有几种依何位得。实体是何法有漏无漏耶。颂曰  证净有四种谓佛法僧戒  见三得法戒见道兼佛僧  法谓三谛全菩萨独觉道  信戒二为体四皆唯无漏  论曰。经说证净总有四种。一于佛证净。二于法证净。三于僧证净。四圣戒证净。且见道位见三谛时。一一唯得法戒证净。见道谛位兼得佛僧。谓见苦时得圣爱戒...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一卷

大藏经“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一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一卷  ***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五  广说诸道差别无量。谓世出世见修道等。今应思择于诸道中。略说有几可能遍摄。颂曰  应知一切道略说唯有四  谓加行无间解脱胜进道  论曰。加行道者。谓此无间无间道生。无间道者。谓此能灭所应断障。解脱道者。谓已解脱所应断障最初所生。胜进道者。谓除无间加行解脱所余诸道。何义名道。谓寻求依。依此寻求涅槃果故。由此...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卷

大藏经“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七十卷  ***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四  复以何缘诸阿罗汉等。离有顶染同不受后生。然于其中有于烦恼证不生法。而非一切。有说由根有差别故。此释非理。以契经说退不退法根品同故。如说五根增上猛利。极圆满故名俱解脱。然有俱解脱是退种性故。非根胜故证惑不生。若尔由何种性别故。六种种性唯应果有余亦有耶。修习练根唯无学位。余位亦有。颂曰  学异生亦六练根非见道...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六十九卷

大藏经“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六十九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六十九卷  ***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三  如是已破经主所宗。有余师言。如见断惑所有解脱必无退理。是无漏道所得果故。有顶地系修所断惑。所有解脱亦无退理。彼说非理。道力异故前已说故。余无漏道所得解脱见有退故。谓见修道力用各异。见道位中以一品道断多品惑。修道位中多品道断多品惑故。若谓此异由烦恼力。谓见断惑依无事转。修道所断依有事故。此亦不然。以世俗道...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六十八卷

大藏经“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六十八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六十八卷  ***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辩贤圣品第六之十二  如是六种阿罗汉中。唯前五种容有退义。谁从何退为性为果。颂曰  四从种性退五从果非先  论曰。不动种性必无退理。故唯前五容有退义。于中后四有退种性。退法一种无退性理。由此种性最居下故。五种皆有从果退理。虽俱有退然并非先。谓无学位中。从退法种性修练根行转成思等。此四皆有退性果义。退法种性虽必先得。而是退法故...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六十七卷

大藏经“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六十七卷”。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第六十七卷  ***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辩圣贤品第六之十一  如说沙门及沙门果。何谓沙门性。此果体是何。果位差别总有几种。颂曰  净道沙门性有为无为果  此有八十九解脱道及灭  论曰。言沙门者。能永息除诸界趣生生死魑魅。或能勤励息诸过失。令永寂静故名沙门。如薄伽梵自作是释。以能勤劳息除。种种恶不善法杂染过失。广说乃至。故名沙门。沙门所有名沙门性。此即沙门所修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