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古庙见禅心

乌云山上的灵佑寺大殿∵∵郭纯水∵∵摄

在兴城城北约10公里处,有条山沟叫炭厂沟。沿山路拐进沟里,迎面突起一座大山名为乌云山。

人都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可乌云山的名气不仅仅在岿巍毓秀,山上那座高不过5尺,广不成半楹的山神庙,却是别具一格。与其它地方庙的结构不同,这座小庙是用整块红绵石雕刻而成的,至今四壁保存基本完好。这与兴城古城南街上的第二道牌楼的石质是一样的,只是年代没有牌楼久远。小庙的庑殿顶是后配上的,其石质与红绵石明显不同。小庙坐落在一个平整的台基上,石门两侧刻有一幅楹联:“山神来赐福,五道保平安。”并题有边款——宁远城北乌云山弟子竟真。□□□□冬月十五日立。由此得知这是一座山神庙。

山神和五道是怎么回事呢?在古代,人们生活与自然界息息相关,所需的果实、柴薪、建材、狩猎等等,都离不开大山。因此崇拜山神就像崇拜河神、土地神一样。由于乌云山的独特地理位置,不仅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生活物资需求,其古老神奇的传说,也就把其更加人格化、神密化了。因而人们开始祭祀山神,建庙供奉。五道,即指五道将军,他是东岳大帝(泰山神)的助手,主管人间的生死荣禄。其地位低于冥王,高于判官,人们尊其为五道神。乌云山这座古老纯朴、造型玲巧、形制独特的山神庙,是兴城地区绝无仅有的石刻建筑,是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炭厂沟距兴城古城虽然很近,但是较为偏僻,很少有人光顾。然而,这里秀美的风光,幽雅的环境,早就受到那些潜心修行人的青睐。据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回忆,清雍正八年(1730),一位名叫李凌安的人在山神庙旁扩展台地,筹资修建了大庙——灵佑寺。建有大殿三楹,僧房三间,打井一眼。乾隆年间,又有僧人对寺院进行管护维修,并刻石碑一方。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宁远州乡土志》对此庙记有:“灵佑寺一座,在乌云山。”民国十六年(1927)版《兴城县志》也载:“灵岩(佑)寺在八区炭厂沟山上,距县城北三十里,创建年月无考。正殿一楹、前殿一楹、东耳房三楹、东厢房三楹、山门一楹,住持僧一人。”《兴城县志》中将“佑”写成“岩”,应该是调查时听错,或是编写时写错了。又据1952年编写的《兴城县境内寺庙情况》记载:“灵佑寺:僧侣两名。庙在三合村。”从1952年到2009年,仅仅半个多世纪,当年的两名僧人:七十五岁的于宽早已作古,三十岁的王国然(别名王克成)已是耄耋之年。文革的狂飙也把乌云山下这座古刹荡成一片废墟。

被称为国然师父的王克成,是炭厂沟人,13岁皈依佛门,1952年在灵佑寺为僧。改革开放后,他筹资百万元,主持重修了位于红崖子乡团山子的石龙寺。以后他又在连山区、建昌县等地修建了四座庙宇。2002年,已届80高龄的国然师父又回到乌云山。面对残垣断壁的灵佑寺,他痛下心志要把最后的余热奉献给故乡乌云山。他多方筹资数万元,重修灵佑寺。几年间建成大殿五楹,塑佛像三尊。还建成寮房、斋堂十余间。

海拔423米的乌云山是兴城近郊的最高山,建于乌云山南山腰的灵佑寺,是兴城境内地势最高的庙宇。从炭厂沟里看,灵佑寺就像悬浮在云中。2010年元月的一天,我们来到了炭厂沟探幽访古。那幽静的深谷,高耸的山峰、崭新的寺庙、神奇的古井……让我们感到怡然。87岁的国然师父,精神矍铄,谈吐自如。他给我们讲起许多民国时期兴城的往事,令人惊讶的是,他还能背一段儿《重修灵佑寺》碑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兴城北有二山:左九龙,右乌云。乌云山山半中有数亩平原,乾隆年间建古庙一所……”谈到寺庙那方不知去向的古碑,国然师父感到非常痛惜。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兴城的宗教文化也迎来了历史的春天。国然师父作为在本地寺庙中修行时间最长、修庙最多的僧人,依然在竭尽毕生精力弘扬家乡的佛教文化。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也是做功德呀!”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