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宗杲禅师生平与着作

大慧宗杲禅师∵,在中国禅宗佛教思想史上,居有甚为重要的地位。一则因其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二则在禅门时代风气影响之下,呈现出一片复兴的景象。以宗杲禅师着作而言,其着作丰富及勇于对宗门内部作自我检省,也是∵大慧宗杲禅师思想的一大特色。在宗杲禅师着作思想风气之下,都希望能有所作为,打开新局面。

历来研究“默照禅与看话头禅之诤”的问题焦点,大都着重在二人之嗣法过程、对“临济、曹洞宗旨”的歧见和论辩之始末,而对于最根本的大慧宗杲禅师禅法之形成及其特色,却没有全面研究的论着出现。笔者有鉴于此,遂决定以宗杲禅师之生平与着作为研究中心,探讨其着作之形成与特色,使宗杲禅师生平与着作之全貌明朗化,才能明白“默照禅与看话头禅之诤”的症结所在,及看话头禅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此是本文的研究动机和希望能处理的问题。

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字典∵-∵查看字典详细内容

关键词:大慧宗杲、生平与着作、∵默照禅与看话头禅、时代意义。

(一)∵∵出生

从禅宗传灯法系来看大慧宗杲禅师(1089-1163),∵属于六祖慧能第十七世,∵但是从开创角度来看时,大慧则是看话禅的开创、成立者。《大慧年谱》详细的记载了大慧的生平。〈哲宗皇帝元佑四年己巳〉条[1]记:

师宣州宁国县人也。姓奚氏。其母初梦,神人卫一僧,黑颊而隆鼻,造于卧室,问:“其何所居。”对曰:“岳北。”觉而有娠,及诞之日,白光透室,举邑叹异。实是年十一月初十日巳时也。

大慧宗杲禅师是宣州宁国县人(∵今安徽宣城县),∵俗姓奚,∵出生于北宋哲宗元佑四年(1089)十一月初十日巳时。据上文,可以了解到大慧出生之前,与其他杰出禅师一样,具有不凡的怀胎梦。大慧出生时间是巳时(中午9-11∵时),∵在中午一出生就有“白光透室”的圣贤景象。

《大慧年谱》引谱说之语,说大慧六、七岁时,“每闻僧语,唯喜视听”,显示大慧禅师从小已具有善根。师年十三时,入乡校,有一天与同窗嬉戏,以砚投之,误中先生帽,偿金三百而去,父亲责大慧,大慧说:“读世间书,曷若究出世法?”可知大慧的意愿自幼即偏向于出世。父亲说:“吾欲置儿于空寂中久!”师愿请行,而母不允。

据《大慧年谱》,大慧从出生已有不凡之景象,大慧幼年时与佛教有缘,十三岁时大慧已偏向出世。

(二)∵出家受戒

《∵大慧年谱》中,记大慧禅师出家云:

师年十六,父母知师无处俗意,遂令寓质县之西寺。未机鄙所闻见,不就槽厂弃去。于是年九月,诣东山慧云院,礼慧齐为师。[2]

大慧十六岁时出家于东山慧云寺,拜慧齐禅师。《僧宝正续传》卷六〈径山果禅师〉条中,预言慧云院将出现一位杰僧:

先是元丰戊午,院塑释迦像,有异人丁生者,语寺僧曰:“立像一纪,∵当生一导师,大兴宗教。若像有难,是人方来。像毁则是人亦有难。”崇宁甲申,有盗穴像腹,取其所藏。师以是岁适至,事慧齐为师。[3]

元丰元年(1078)大慧未出生时,东山慧云院塑造释迦牟尼佛像,有异人预言,立像后过一纪[4],会出一位导师,大兴佛教。崇宁甲申(1104)有盗贼偷取释迦牟尼佛像的腹藏物,犹如异人预言大慧将出家,事慧齐为师,时大慧年十六岁。

大慧出家年代的预言,同样的在六祖慧能身上也出现过。〈光孝寺痤发塔铭〉中记载:

昔宋朝求那跋陀罗三藏,建兹戒坛豫识曰:“后当有肉身菩萨受戒于此。”梁天监元年,又有梵僧智药三藏航海而至,自西竺持来菩提树一株,植于戒坛前,立碑云:“吾过后一百六十年,当有肉身菩萨来此,树下开演上乘,度无量众,真儒佛心印之法王也。今能禅师正月八日抵此?∵?[5]

以上是六祖慧能受戒年代预言[6]。求那跋陀罗三藏预言“后当有肉身菩萨受戒于此”,又智药三藏更明确的说出其年代,是一百六十年后。如此看来预言六祖慧能的出家受戒与大慧禅师的出家预言,这两者预言想要传讯的讯息十分相似。如此应用悬记,预言特定人物出现的方法,与《宝林传》所表现的技巧十分相似。

翌年,大慧十七岁时,“九月纳僧服,十月诸具足戒于景德寺。”(《大慧年谱》)∵此时大慧常买诸家语录看,“便喜云门,睦州说话”(《大慧年谱》)。

(三)∵游方寻知识

大慧年十九游历各地,参见善知识,初至太平州杯渡庵,主僧于前日梦伽蓝神,曰:“今日云峰悦禅师来,且戒其为待耳。”(《大慧年谱》)故待大慧甚厚。隐静老宿又以悦禅师语,示大慧,大慧过目能诵终身不忘,自此以大慧为云峰后身。年秋,大慧至郢州(∵湖北省钟祚县)大阳,见元首座、微和尚、坚首座[7],大慧在三人座下将近两年,参得曹洞宗旨。然而,∵于授受之际,皆臂香以表不妄付授。大慧疑曰:“禅有传授,岂佛祖自证自悟之法?”大慧认为参禅必须自证自悟,不满曹洞宗使用功勋五位、偏正回互、五王子等来传宗旨,∵大慧说:“大丈夫参禅,∵岂肯就宗师口边吃野狐涎唾?尽是阎老子面前吃铁棒底。”因而离开三位禅师。

大慧年二十一时,至舒州(∵安徽省怀宁县),依海会从禅师。之后,至宝峰挂搭,离泐潭,∵再至宣州。

大慧年二十四至二十七时,参见临济宗黄龙派真净克文(1025-1102)之弟湛堂文准(1061-1115)禅师。大慧二十六岁,某日湛堂问:“杲上座,我这里禅,你一时理会得,教你说也说得,教你做拈古、颂古、小参、普说,你也做得,只有一件事不是,你还知么?”大慧回答:“什么事,某甲不知。”湛堂曰:“你欠者一解在。你不得者一解,我在方丈里与你说时便有禅,才出方丈便无了,惺惺思量时便有禅,才睡着时便无了。若如此,如何敌得生死。”大慧对曰:“正是某甲疑处。”文准挖掘到大慧最须用力处。可知湛堂文准对大慧启发很深,大慧在文准之处未机,但有了相当的成就。大慧二十七岁夏季,文准示疾,大慧问:“和尚若不起此疾,教某甲依附谁可以了大事?”湛堂嘱咐大慧去参见圆悟克勤(1063-1135)禅师。文准一生不许抄录说法语要,湛堂文准示寂之后,依大慧忆持诵出而成,携请慧洪觉范以议编次,至张商英处,请求为湛堂禅师作塔铭。〈大慧塔铭〉云:“湛堂归寂,师谒张公无尽求准塔铭。无尽门庭高天下,少许可见。师一言而契,下榻,朝夕与语,号之曰妙喜,字之曰昙晦。”[8]大慧从无尽居士受“妙喜”之法号和“昙晦”之字,可知大慧与无尽居士之间相知匪浅。《大慧禅师禅宗杂毒海》卷上中记载,文准禅师“平生律身以约,虽领徒弘法,不异在众时。晨兴后架,只取小杓汤洗面,复用濯足,其他受用,率皆类此。才放晚参,方丈行者人力,便如路人,扫地煎茶,皆躬为之,有古人风度,真后昆良范也。”[9]从此语可知文准禅师的为人和大慧对湛堂禅师的尊崇。

大慧在文准之处未机,离湛堂之处后,参见圆悟克勤之前,大慧仍继续参学。三十岁时参访黄龙慧南法嗣潜庵清源和尚(1032-1129);三十一岁时,在分宁又与慧洪觉范交往,∵同时参草堂善清(1057-1142)∵和兜率惠照(1049-1119);三十二岁时,大慧再度参访无尽居士,此时无尽居士嘱咐大慧参见圆悟克勤禅师;三十三岁时,遍游襄州(湖北省襄阳县)、沔州(湖北省沔阳县),“取道南阳(∵河南省南阳县)”,后至香严。三十四岁时,至京师[10],参法云寺佛照杲和尚,而后遂依咸平普融道平(?∵-1127)禅师[11]。大慧时年三十五,居住太宰庵。

(四)∵得法与弘化

宣和六年九月,大慧三十六岁时,圆悟禅师奉诏住天宁[12],大慧屡以湛堂与无尽居士之嘱咐,向往天宁。在《大慧年谱》中记云:“此老实天赐我也,幸早屈都城,速慰所愿。”又说:“当以九夏为期,其禅若不异诸方,妄以余为是,我则造无禅论去也。谩自枉费精神,蹉跎岁月,不若弘一经一论,把本修行,庶他生后世不失为佛法中人也。遂赎清凉《华严疏钞》一部,赍之天宁。”充分透露出大慧当时的心情。

大慧年三十七时,四月抵天宁挂搭。五月十三日,因张康国夫人请圆悟禅师升座,圆悟举:

僧问云门:“如何是诸佛出身处?”门云:“东山水上行。”若是天宁即不然,“如何是诸佛出身处?”“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向这里忽然前后际断。虽然动相不生,却坐在净处。入室次圆悟曰:“也不易,你得到这个田地,可惜死了不能得活,不疑语句,是为大病。?∵?∵”?∵?一日,同赵表之方丈药石次,把节在手,忘了吃食。圆悟顾师而语表之曰:“这汉参得黄杨木禅也。”师遂引狗看热油铛为喻,圆悟曰:“只这便是金刚圈栗棘蓬。”居无何,扣圆悟曰:“闻和尚尝问五祖此话,不知记其答否?”圆悟笑而己。圆悟乃曰:“向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时如何?’祖曰:‘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就。’又曰:‘忽遇树倒藤枯时如何?’祖曰:‘相随来也。’”师闻举,乃抗声曰:“某会也。”圆悟曰:“只恐你透公案不得。”云:“请和尚举。”圆悟遂举,师出语无滞。圆悟曰:“今日方知吾不汝欺也。”遂着《临济正宗记》以付之,俾掌记室,分座训徒。(《大慧年谱》)

上文是大慧与圆悟之间禅问答,大慧经由如此的法举量后,进入悟境。大慧在天宁寺听圆悟之“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一句,忽然有省,但未彻悟。之后大慧与士大夫入室,圆悟只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时如何?”大慧一开口,圆悟便说:“不是。”如此经半载。有一日大慧问圆悟:“闻和尚尝问五祖此话,不知记其答否?”圆悟笑而不答,之后圆悟又说:“向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时如何?’祖曰:‘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就。’又问:‘忽遇树倒藤枯时如何?’祖曰:‘相随来也。’”在圆悟这一句话的启示下,大慧解开数年来的疑惑,当下觉悟,圆悟又数次举其他公案来试大慧,大慧出语无滞,圆悟遂着《临济正宗记》以付之,时大慧年三十七。受具二十余年后,因圆悟的“有句无句,如藤倚树”一言,大慧完全解决了自己本分上的事,而得到圆悟的印可。大慧立誓曰:“宁以此身代众生受地狱苦,终不以佛法当人情。”(《大慧年谱》)

大慧年三十八时,“右丞相吕公舜徒所重,奏赐紫衣,师号佛日大师。”[13]四十一岁时,居住云门首座寮,同年中夏遣参徒于云居山后,寻得古云门旧址,闰八月退云居。四十二岁春天,大慧迁居海昏(∵江西省南康府建昌县)∵云门庵。

绍兴四年(∵1134)∵四十六岁时,三月大慧至长乐,经龙泉寺,馆于广因寺,因游雪峰,适建菩提会,真歇了禅师请为众普说。之后,大慧迁居洋屿庵(长乐云门寺),从此大慧攻击默照禅。《大慧年谱》记其因,云:“时宗徒拨置妙悟,学者因于寂默,因着辨正邪说而攻之,以救一时之弊。”大慧此时着《辨正邪说》,可惜失传。

大慧四十八岁时,四月十六日大慧接获圆悟禅师的讣音,圆悟禅师入寂于绍兴五年八月己酉成都(∵四川省)∵昭觉寺[14]。

绍兴七年(1137)大慧四十九岁时,因丞相张浚的推荐,赴径山(临安府)∵能仁禅院,“七月二十一日,∵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15],依〈大慧塔铭〉之文,翌年“众将一千,皆诸方角立之士”,“宗风大振,号临济再兴”。

绍兴十一年(1141)大慧五十三岁时,四月侍郎张公九成(1092-1159)以父卒,登山修崇,大慧升座说法。当时宋与金已议和,张九成属于主战派,与议和派秦桧之间有隙,遂以大慧与张公同党,朝廷下令“径山主僧宗杲追牒责衡州”(《大慧年谱》),此大慧年五十三,五月二十五日之事。大慧居衡州(湖南省)十年,这十年中大慧着《正法眼藏》六卷。绍兴二十年(1150)大慧年六十二,六月二十五日再度谪移梅州(广东省),大慧在梅州居住六年。大慧六十七岁时,十二月大慧“蒙恩自便”。

以父卒,登山修崇,大慧升座说法。当时宋与金已议和,张九成属于主战派,与议和派秦桧之间有隙,遂以大慧与张公同党,朝廷下令“径山主僧宗杲追牒责衡州”(《大慧年谱》),此大慧年五十三,五月二十五日之事。大慧居衡州(湖南省)十年,这十年中大慧着《正法眼藏》六卷。绍兴二十年(1150)大慧年六十二,六月二十五日再度谪移梅州(广东省),大慧在梅州居住六年。大慧六十七岁时,十二月大慧“蒙恩自便”。

绍兴二十八年∵(∵1158)∵师年七十时,被旨又迁住径山。绍兴三十年(1160)孝宗亲书“妙喜庵”三字及制真赞,题曰“文囿赞真呈妙喜”。大慧七十四岁时,孝宗特赐“大慧禅师”之号。

(五)∵示寂

隆兴元年(1163)大慧七十五岁时,七月十二日示微恙,八月九日大慧说:“吾翌日始行矣。”入寂前亲书遗奏,了贤等请师留偈,师厉声曰:“无偈便死不得也!”众告既切,不得已而书付了贤,示大众云:

生也只恁么,死也只恁么,

有偈与无偈,是甚么热大∵。

此是大慧的临终偈。隆兴元年八月十日,示寂于径山明月堂。时大慧寿七十五,坐五十八夏[16]。《大慧年谱》记载:“按塔铭曰,隆兴元年八月十日,大慧禅师示寂于径山明月堂。皇帝闻之嗟惜,诏以明月堂为‘妙喜庵’,赐谥普觉,塔名宝光。其徒以全身葬于庵之后,卒被光宠,表之无穷,诚有以自致也。所赐御书,建阁藏于庵,与兹山不磨矣。”

二、∵大慧宗杲禅师的着作

日本立正大学大崎图书馆所藏覆宋版《大慧年谱》重刊中记载:

其八处九会升堂、语要、普说、小参、赞偈、机缘、长笺、法语,无虑数十万言。参徒道印编为六十卷,奉置于庵。宗琏、昙密、惟禋、宗演、净智、居士黄文昌,裒其纲要,离为五册,刊行于世。蒙诏赐入大藏,同圣教以求其传。[17]

〈刊记〉记为:“宝佑癸丑天台比丘德浚募缘重刊于径山明月堂”,“宝佑癸丑”当于宝佑元年(∵1253)。上文是大慧寂后九十余年后的重刊宋版本《大慧年谱》记事。据上文有关大慧着作,原有道印所编的六十卷和宗琏等所编的五卷。现存的有关大慧的着述有三十卷本《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四卷本《大慧普觉禅师普说》、一卷本《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三卷本《正法眼藏》和《大慧宗门武库》等。

(一)∵∵三十卷本《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此本乃了解大慧思想的重要文献,本论文有关大慧部分的取材大多由三十卷本《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以下简称为《大慧语录》)。收录于《大正藏》卷四十七。《大正藏》所使用的《大慧语录》版本是有两种,一是以增上寺报恩藏(明本)为原本,一是以开元寺版(宋版)为校勘本[18]。《大慧语录》内容结构,有〈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以下简称为〈大慧语录〉)、〈大慧普觉禅师普说〉(以下简称为〈大慧普说〉)、〈大慧普觉禅师法语〉(以下简称为〈大慧法语〉)和〈大慧普觉禅师书〉(以下简称为〈大慧书〉)等四部分。如:

1.〈大慧语录〉部分

卷∵一∵至∵卷∵四∵:∵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

卷∵五∵:∵住∵育王∵广∵利∵禅∵寺∵语∵录∵。

卷∵六∵:∵再∵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张∵浚∵撰∵《∵大∵慧∵塔∵铭∵》、附传。

卷∵七∵:∵住∵江西∵云∵门∵庵∵语∵录∵。

卷∵八∵:∵住∵福州∵洋∵屿∵庵∵语∵录∵。

卷∵九∵:∵云∵居首∵座∵寮∵秉∵拂∵语∵录∵。

卷十:∵语录(∵颂古)。

卷∵十∵一∵:∵偈∵颂∵。

卷∵十∵二∵:∵赞∵佛∵祖∵。

2.∵〈大慧普说〉部分

卷十三至十八。〈大慧普觉禅师普说〉有两种,一是四卷本,一是一卷本。《大正藏》所录的卷十三至十八分量的〈大慧普说〉是一卷本,其内容是全〈大慧普说〉分量中五分之一而己。

宋版一卷本〈大慧普说〉已不见,现存一卷本是覆宋版的日本镰仓末期五山版,藏于松本文库(∵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3.∵〈大慧法语〉部分

卷十九至二十四。有关法语的部分,宋版和五山版已不见。据《禅籍目录》所述,有室町时代刊本所藏于两足院,但目前还未公布于世。现今可见的有关〈法语〉的重要版本是日本岩濑文库所藏的元椠本(1325∵年开版)。另外有驹泽大学图书馆所藏的宽永本(∵1640)∵三卷三册,《卍续藏》所使用之版本是宽永本。

石井修道引用法语卷末之语,如:“大慧禅师说法四十余年,言句满天下。平时不许参徒编录,而衲子私自传写。遂成卷帙,晚年因众力请,乃许流通。然在会有先后,见闻有详略,又贤士大夫所得法语,各自宝藏无缘尽睹。今之所取殊为未尽,俟更采集别为后录。文昌谨白。”推测〈大慧法语〉有先后两次的开版[19]。

4.∵〈大慧书〉部分

卷二十五至三十。〈大慧书〉最初版本,开版于孝宗乾道二年(1166)径山妙喜庵,至今宋版已不存在。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所藏的覆宋版〈大慧书〉为现存的最古版本。《大正藏》所录的〈大慧书〉,收录写给四十二位僧俗,共六十封的书信。

〈大慧书〉对韩国佛教界的影响力很大,何时何本传到韩国,目前不得而知,但依〈松广寺普照国师甘露塔碑〉云:“常以《金刚经》立法,演义则意必《六祖坛经》申以《华严论》《大慧录》相羽翼。”[20]可知知讷(∵1158-1210)禅师说法时曾引用《大慧录》,所以最晚高丽神宗年间(1198-1204)∵已经以《大慧录》来指导学人。〈大慧书〉在韩国所开版的最古刊本为高丽王十三年(∵1387)∵所刊行的木刻本,此本藏于韩国成均馆大学。之后,朝鲜朝时代共开版二十六次以上,可知〈大慧书〉对韩国佛教界的影响有多深。不仅以前如此,至今〈大慧书〉还成为韩国佛教僧伽大学的基本重要教材之一。

石井修道认为宗琏等所编辑的五卷本是三十卷本《大慧语录》的原典[21]。石井修道三十卷本《大慧语录》和宗琏等所编的五卷本(∵ABCDE来表示)∵两种版本的结构互照如下:

.∵语录:卷一至六。─A

.∵语录、偈颂、赞佛祖:卷七至十二。─∵B

.∵普说:∵卷十三至十八。─∵C

.∵法语:∵卷十九至二十四。─∵D

.∵书:卷二十五至三十。─∵E

(二)∵四卷本《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宋版四卷本《大慧普说》已不见,现存最古版本是日本大东急记念文库所藏的镰仓末期五山版(覆宋版)四卷四册[22]

四卷本《大慧普说》卷三〈虎丘沼长老请普说〉中大慧说明〈普说〉的由来。如下:

一百年前本无普说。因熙宁、元佑间,真净和尚居洞山归宗时,方有普说。大意以开悟学者为心,然古人立个法门,亦自有出处,何以知之。[23]

大慧的意思是,大约熙宁、元佑间(1068-1093)才有普说,此时的普说是为了“以开悟学者为心”。上文中“开悟”一词引人注目,并非“证悟”。

四卷本《大慧普说》中,僧俗等各式身份的人请大慧说法,大慧说法文中引用了许多经典和祖师之语,∵所以要理解大慧思想,《大慧普说》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四卷本《大慧普说》所附的祖庆序跋,记载了本书的成立和刊行:

祖庆尝欲焚前录,俾学者自悟西来直指不滞文字语言,今复镂此板何也。正欲枷上着杻,缚上增绳,令渠自透自脱。灵利汉一见便知落处。更于此录,求玄妙寻言句,一任钻龟打瓦。

淳熙戊申重阳日住钟山小师祖庆∵谨∵书。[24]

上文是祖庆在淳熙一五年(1188)所写的序,序文中祖宁透露焚前录,并且校勘而再开版的事,而且焚前录和再开版的理由,“欲枷上着杻,缚上增绳,令渠自透自脱”。跋文中记录:

大慧禅师,以无量三昧辩才,秉佛慧炬,洞烛人心。承学之徒,随说抄录,散落诸方。末后最庵道印法兄,衰次编正,总为一集,名曰广录。前后颠末,了然无遗。昔释迦老子,住世七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临涅盘时,于金棺中,现露双趺,以示迦叶。迦叶告诸比丘:“佛已涅盘,凡金刚舍利,非我等事,我等当结集法藏,无令断绝。”道印法兄之用心,与迦叶等。然当时迦叶一言之后,阿难依教奉行,佛之奥义,遍满沙界。祖庆亲先师之日最久,敢不奉承道印法兄之用心,镂版刊行,以广其传。庶几见者闻者,同悟真如,佛之慧命,永永不绝。古语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

学者当有以亮,祖庆附丽阿难之本意。绍熙元年四月结制日祖庆∵谨∵跋∵。[25]

跋文是绍熙元年(1190)∵所写的。上文提到大慧门弟子们所编的普说,散落于诸方,最后最庵道印法兄编正,而编集称为“广录”。祖庆道印编辑“广录”,视如迦叶结集法藏之事。

以上之序和跋中,至宋代初刻之事和本书再刊之历程,说明的很明确,藉此也可明了四卷本《大慧普说》的成立过程。

(三)三卷本《正法眼藏》

大慧《正法眼藏∵》版本,大约分为宋本(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三本三册)、元和本(日本驹泽大学图书馆所藏,∵三卷六册)、明续藏本(日本驹泽大学图书馆所藏,∵三卷三册)和天和元年本(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三卷六册)∵等四种。《正法眼藏》未收录于三十卷本《大慧语录》中。

自从绍兴十一年(∵1141)∵五月大慧五十三岁起,至绍兴二十年大慧离衡州之前,大约十年时间居衡州,此时着述《正法眼藏》,依《大慧年谱》记载,绍兴十七年(1147)成书。《正法眼藏》主要内容结构是,与徒众举引古今公案而集成。

〈大慧书〉“答张侍郎”中记:

宗杲岂不晓瞥脱一椎,便七穿八穴是性燥?所以集《正法眼藏》不分门类,不问云门、临济、曹洞、沩仰、法眼宗,但有正知正见,可以令人悟入者,皆收之。[26]

宋本先提第一则后,有大慧的自序。序中大慧更明确的说明着述《正法眼藏》之因。说:

予因罪居衡阳,杜门循省,外无所用心,间有衲子请益,不得已与之酬酢。禅者冲密慧然随手抄录,日月浸久,成一巨轴,冲密等来乞名其题,欲昭示后来,使佛祖正法眼藏不灭,予因目之曰正法眼藏。即以琅邪为篇者,故无尊宿前后次序。宗派殊异之分,但取彻澄向上巴鼻,堪与人解粘去缚,具正法眼而已。[27]

上文中可知,大慧所着述《正法眼藏》是为了永远流传佛祖正法眼。它所录的内容,不分宗派,“可以令人悟入者,皆收之。”由此可窥得此书撰述之因。

(四)《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

此书宋版已不见。现存最古版本是南宋初期刊行的五山版(覆宋版),此本藏于日本大东急记念文库。此书简称为《宗门武库》,又称为《大慧武库》。依《大慧年谱》“宏,遂以老师洋屿众寮榜,其间有兄弟,参禅不得,多是杂毒入心之语,取禀而立,为杂毒海。今刊本名武库者,乃绍兴十年春,信无言者,闻师语古道今,聚而成编。福清真兄,戏以杜预传中武库二字为名。及庚午,师偶见是集曰:其间亦有是我说话,何得名为武库?∵以是知,武库之名,实非师意也。”弟子将大慧平日语古道今,辑而成编。武库之名,并非大慧所取,大慧至庚午(1150)才知此书之名为武库。据阿部肇一和柳田圣山之语[28],本书成立于绍兴二十三年(1153)∵大慧六十五岁时。

以上简单地叙述有关大慧的着述和传记,除了以上之着述之外,对于当时寂静深坑的一些默照禅者,写《辨正邪说》以攻之,但至今《辨正邪说》一书遗失,无法得知其内容;收录于《卍续藏》卷六十九的《禅宗杂毒海》,大慧居住江西云门寺时共集的《禅林宝训》四卷[29],《大慧禅师礼观音文》[30]等,亦是研究大慧与其禅思想的重要

资料。

--------------------------------------------------------------------------------

[1]∵参见五山版《大慧年谱》(覆宋版),收录于《禅学典籍丛刊》,第四辑(京都:临川书店),2000∵年4∵月)。

[2]∵参见《禅学典籍丛刊》第四辑(京都:临川书店,2000∵年4∵月)卷四,页∵339。

[3]∵参见《卍续藏》卷∵79,页577∵中。

[4]∵一纪,古称十二年为一纪。也有以十年为一纪的。(《国语活用辞典》页6,五南出版社(台北))元丰元年(1078)立像,大慧出生于元佑四年(1089),所以此处的一纪,应为十二年。

[5]∵参见《全唐文》卷九百一十二(台北:大通书局)页11996。

[6]∵《曹溪大师传》中韶州敕史侯公问:“何以名此山门为宝林耶?”答曰:“吾去后一百七十年,有无上法宝,于此地弘化,有学者如林,故号宝林耶。”(日本驹泽大学禅宗史研究会编《慧能研究》,页29。)《曹溪大师传》中的“一百七十年”应该是按照慧能受戒年仪凤元年(676)而来的。

[7]参见《禅学典籍丛刊》卷四(京都:临川书店,2000∵年4∵月)页357。

[8]∵参见《大正藏》卷∵47,页836∵下。

[9]∵参见《卍续藏》卷∵69,页626∵中。

[10]∵据石井修道〈年谱研究〉,“京师”是北宋之都─开封(河南省)。

[11]∵据石井修道〈年谱研究〉,普融道平禅师,俗姓许氏,仙都(浙江省)人。大沩慕禅师的法嗣。

[12]∵《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四,记为“住东京天宁寺宣和六年四月十九日。于当寺为国开堂。”(《大正藏》卷47,页732∵中)与《大慧年谱》的记事,有异。

[13]∵参见〈大慧塔铭〉,《大正藏》卷47,页836∵中。右丞相吕公舜徒是吕好问(1064-1131),字舜徒,寿州(安徽省)人。(《宋史》卷三六二)

[14]∵《嘉泰普灯录》卷十一中记为:“绍兴五年八月己酉,示微恙,趺坐书偈遗众投笔而逝。茶毗,舌齿不坏,设利五色无数,塔于昭觉之侧,寿七十有三,腊五十有四,六年三月谥曰真觉,塔曰寂照。”(《卍续藏》卷79,页360∵中。)

[15]∵参见《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大正藏》卷47,页811∵中。

[16]大慧禅师年十七岁时,十月受具戒于景德寺,七十五岁时八月十日入寂。过夏安居之后受具,所以自从翌年开始算起,至七十五岁示寂年,共过五十八次的夏安居。

[17]参见《禅学典籍丛刊》卷四(京都:临川书店,2000∵年4∵月),页∵370。

[18]参见《禅学典籍丛刊》卷四(京都:临川书店,2000∵年4∵月),页∵370。

[19]参见《禅学典籍丛刊》卷四(京都:临川书店,2000∵年4∵月),页∵370。

[20]参见《禅学典籍丛刊》卷四(京都:临川书店,2000∵年4∵月),页∵374。

[21]参见《禅学典籍丛刊》卷四(京都:临川书店,2000∵年4∵月),页∵375。

[22]∵有关四卷本《大慧普说》的书册形式,记载于《禅学典籍丛刊》卷四(京都:临川书店,2000∵年4∵月),页∵465∵中。

[23]∵参见《禅学典籍丛刊》卷四(京都:临川书店,2000∵年4∵月),页∵272∵上。

[24]∵参见《禅学典籍丛刊》卷四(京都:临川书店,2000∵年4∵月),页∵136。

[25]∵参见《禅学典籍丛刊》卷四(京都:临川书店,2000∵年4∵月),页∵137-138。

[26]∵参见《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九,《大正藏》卷47,页937∵中。

[27]∵参见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宋本《正法眼藏》,页2。此本收录于柳田圣山、椎名宏雄共编《禅学典籍丛刊》第四卷。

[28]∵参见阿部肇一着、关世谦译《中国禅宗史》,页623。柳田圣山、椎名宏雄共编《禅学典籍丛书》第四卷,页473。

[29]∵《禅林宝训.序》中记载:“仍取黄龙下至佛照简堂诸老遗语,节葺三百篇。其所得有先后,而不以古今为诠次。”(《大正藏》卷48,页1016∵中)

[30]∵收录于《大正藏》卷∵48,页1081∵中-下。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