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机揭谛——拈花微笑

拈花微笑,直指本心

七尘心,拈花微笑,直指本心,不落文字。

拈花微笑,是我在很多人博客上看到的一个佛语。且不论自己佛缘的深浅,对佛的东西还是有种说不明,道不破的情感。或许这本就是佛的真正意旨所在。不用说清,不用道明,如果你明了,拈花微笑。

想来,很多人将拈花微笑当作自己意识里最理想的一个动作。仿佛自己站在一处,拈着花,不语,微笑,而后静看一切世事的起起伏伏,以此来表明自己一种超然于世的心境。其实从“拈花微笑”这个典故的起源来看,“拈花微笑”并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动作,而是两个人合力完成的,一个人拈花,一个人微笑。营造出心心相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氛围。

佛门传说,释迦牟尼拈花示众,众人默然而摩诃迦叶微笑。佛祖为什么要做拈花这个动作呢?当时佛祖正在向众弟子讲解佛法,他是否是突然想到了一种“参悟”的法门,就用拈花的动作来提示众弟子,想试试谁能真正读懂和理解其中的深意呢?结果得知确实是这样,而只有摩诃迦叶发出了会心的一笑。于是佛祖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法门传给迦叶,从此,佛门就有了禅宗这一宗派,迦叶是为禅宗始祖。也就有了“拈花微笑”的由来。

我渐渐喜欢起了“拈花微笑”这个字眼,也将其悟成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无相”、“涅磐”的最高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

近来有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的“余秋雨诈捐”∵一事。余秋雨被称为当代文学大师,有人指出余秋雨在四川地震灾害中的捐款承诺最后没有兑现,属于诈捐。余秋雨与人争论,与人解释,后来演变为争吵,弄得最后余秋雨用关博以示静默来结束此事。且不论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倘若余秋雨能拈花微笑,不争吵,不解释,等待事情水落石出的那一天。相信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会一如既往。

自己工作一年,在职场中也起起伏伏。面对恶意的中伤,也曾彷徨,也曾落泪,也曾迷惑。后来想想其实自己大可不必伤筋动骨,为此而大费周折的解释或者澄清,只需拈花微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那么,中伤的话语也会随着时间的洗刷消失不见。职场如此,人生的舞台上亦如此。

拈花微笑,心态对了,人就对了。

这期的《论义论道》,将“拈花微笑”这句佛语拿出来与各位读者共飨。

“拈花微笑”典故出处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即付嘱于汝。汝能护持,相续不断。”时迦叶奉佛敕,顶礼佛足退。

直译

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所记载:灵山会上,佛陀告诉大众说:我不久行将入灭,诸位大众,意下若有需要开示的问题,可以随意询问。这时,大梵天王以金光明大波罗花供献佛陀,并用身体变成法座,恭请佛陀开演以前未曾宣说的最上乘大法。佛陀坐上这个宝座后,只是手拈莲花,无说无言。这时,与会大众全都默然,没有动静。唯有长老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佛陀如是宣告说:就是如此,我有正法眼藏涅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的、经教之外的特别传承,现决定交授给摩诃迦叶。

“拈花微笑”故事的另一解释

释迦世尊在进入大般涅之前,有一天在灵山顶,对百万人天及诸比丘宣说:“不久我就要入涅了,诸位想要问法的,就快点随你所想知的问题问罢。”

大众静默地坐着。

大众之中,娑婆世界之主的大梵天王,即以千叶妙法莲光明大婆罗花,双手捧着,举过头顶,奉献佛陀,退后顶礼,并且请示释尊:“世尊成佛以来,五十年间,种种说法教示,化度了一切根机的各类众生。如果尚有最上的大法未说,恳请世尊为我等及将来修菩萨行者,以及欲修佛道的凡夫众生,敷演宣说。”说毕此语,大梵天王即将自己的身体,化作庄严宝座,请如来坐。

释尊受此莲花,坐此宝座,无言无说,但向法会大众,拈起莲花。此时与会的百万人天及比丘众,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如来的动作,是在表示什么。唯有长老摩诃迦叶,知道释尊所示,即是无上法门,所以破颜微笑,从座而起,合掌正立,默然无语。释尊便向大众宣示:“这就对了。我有正法眼藏,涅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嘱,摩诃迦叶。”又说:“如今,如来快将灭度了,诸比丘们,都可依止摩诃迦叶,入大乘门,修行佛道。”

这段经文,记述佛将入灭,鼓励弟子们问法,结果由于大梵天王献花请法,引出了释尊给摩诃迦叶付嘱无上大法的佛事。此一大法,不属于语言表达的范围,故名为“教外别传”。只有修证到了实相无相的人,始能领会。释尊为报大梵天王请示最上的大法,即将大梵天王刚刚奉献的莲花拈在手上,意思是说:尽虚空遍法界,有哪一样不是在说最上的大法呢?实相无相,亦无不相,无特定的某法是实相,亦可说每一法都未离实相。所以不必另外去找,连你刚才献给如来的莲花,何尝不就是最上的大法?于是拈起花来给大家看。可惜,百万人天及诸比丘之中,除了摩诃迦叶,无有一人,能够体会佛所示意。只有摩诃迦叶,已证实相,已知佛意,所以破颜微笑,合掌正立,默然无语。表示既与佛心相印,说话已是多余。因而受到释尊的认可,承认他已传承了佛的无上心法,那个无上心法的名称,叫做“正法眼藏,涅妙心”。正法的眼目藏于此,寂静的智慧亦存于此。后来中国禅宗所说的“西来意”,便是指的西天二十八祖,代代相承的这个无言之教。既是以这个不用言教的“涅妙心”为修证的宗旨,后代祖师相传,称为密付密受。此所谓密,不是秘密不许人知,而是不为未得开悟实相或佛性的人所知;唯悟者与悟者之间,相通相知。

这则故事非常动人,因为它很有禅的风貌,而且是人人都能懂得和接受的。所以一经传出,便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欣赏一篇佛学研究者的美文

拈花微笑

妙宽(佛光山教育院执事)

遥想灵山会上,世尊拈花示众??

花,丰富了人类精神生命,点缀了世间的真善美!历来为文人雅士所钟爱,巴哈曾说过:“我喜欢有鲜花和音乐的日子”,佛教诗偈中也有“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也曾有学者统计,“二花”在《全唐诗》中共出现一万二干五百一十五次之高,居总字数的第十八位,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素材,可见人们钟情于花卉的情感与赏识可见一斑。

同样的,翻开佛教经典,有关花的典故描述和譬喻用语,散见各大小乘经论中。从文献资料引用的素材中,我们看到花被普遍运用象征“世间—出世间”、“净—染”、“圣—俗”、“此世间—他方世界”??的划分或以花供佛来表达对信仰的虔诚与福慧的追求,乃至以花来象征譬喻佛法的奥妙。因此,不论是文人诗词创作或佛教经典的阐释引喻,随着不同的视角与切人点的改变,所呈现出“对二花”的意趣与课题而有所不同。

花与佛教可谓息息相关,具有特殊的宗教意义与作用,有时用来象征佛国净土,如“一花一世界”、“莲花藏世界”??,也有以“借花献佛”、二花供养”、“天女散花”等,藉由花的清净、柔软、美丽、芬芳来代表虔诚的心:乃至以“金华佛”、“杂宝华佛”、“华生佛”等佛号,作为佛菩萨圣洁的象征:此外,大乘佛教重要经典《妙法莲华经》,则以莲之清净完美,来比喻教法的微妙无上,诸如此类的各种比喻、象征不胜枚举,其无非就是表达佛教徒与诸佛菩萨之间沟通的桥梁及对佛法的修行体悟与赞颂。

然,星云大师在《普门学报》第十二期《佛教与花的因缘》一文中,分别从花与佛、花与法、花与人、花与喻、花与境、花与诗、花与医、花与艺八个面向来论述佛教与花的关系,更是丰富了花的应用价值与精神意涵。

星云大师一生坚持所开示的佛法应该要让人懂,能实践受益,才是人间佛教,即连撰写学术论文,都不离这个本怀;总把深奥难懂的义理,以浅显的譬喻来诠释,让人一看便能了然会意。佛法生活化、生***法化是人问佛教,大师透过二化的生活实例与应用,让人觉得佛法不是高谈空理,不是严肃的教条,其让佛法与世问法应用无碍,显示了大师人间佛教的现代性、包容性、人间性、利他性、普济性。如文中,从“二化”体会佛法里,将“二化”与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法门“六度”,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一)布施:花开展现美丽的姿容,令人一见心生愉悦,带给人欢喜,因此它有布施的精神。

(二)持戒:花总在一定的时节、范围绽放,不像葛藤奋。攀附在其他的植物上,它不侵犯别人,所以具有持戒的精神。

(三)忍辱:花开须经种子深埋土里,一段时日的蕴育,其间必须忍受黑暗、潮湿:寂寞,而后抽身。甚至开花后,还要耐得住风霜雨雪,乃至蜂蝶采蜜时的伤害,所以具有忍辱的精神。

(四)精进:一朵花,不管花期长短、久暂,总是努力散布花的芬芳美味,展现它最美的一面。即使谢了,仍旧化作泥土、肥料,为来年的成长做准备,甚至留下种子,为继起的生命而生生不息,所以具有精进的精神。

(五)禅定:花,静静地开放,表现出宁静、祥和,安忍的气质,这就是禅定的境界。

(六)般若:花有各种颜色、大小、香味,千变万化,奇妙不已。花的世界就像人的世界,蕴含无限的智慧。(第二O六页)

在佛教中,有部精彩而具有戏剧性的经典——《维摩结经》,其中《观众生品》有段生动有趣的“天女散花”典故,经中记载大乘菩萨维摩诘居七,于昆耶离城的丈室中故意示疾,世尊请文殊菩萨率领大菩萨众及诸大弟子们前往问疾。维摩诘居士即藉此机缘,宣说不思议解脱法。当说到“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时,丈室中有一天女为了试探与会大众的道行,将天华散向大众。天花飘到菩萨们的身边,纷纷坠落于地,当花碰到阿罗汉众之际,却黏附他们的身上,任凭阿罗汉们用各种方法拂拭,仍无法抖落下来。天女见状,问道:“何故去花?”舍利佛便答道:“此花不如法。”于是天女藉散花而对他说道:“勿谓此花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观诸菩萨华不着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结习未尽,华着身耳:结习尽者,华不着也。”

故事中,以花来象征修行者对于佛法觉悟的层次与体认:一个宗教实践者如何体悟“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的意境。大师告诉我们从赏花看花中,学习禅者的修行,在春夏秋冬四时里,体会花的因缘、认识花的随缘,学习不执着及无我、无私的精神,其即是以“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人和世俗尘劳的净化、人与自然万物融和的人间佛教”。

大师一生所开示的佛法,乃至所推动的佛教事业,甚至日常生活中的言谈、行仪,都是经过自己身体力行,是体悟融会后所流露出来的禅者境界,把佛法作积极面的诠释,呈现人间佛教的思想内涵与具体的实践,如文中也引导我们从花和佛菩萨中,看到了“清净佛心一;从花与法的精辟妙法中,让我们看到了“般若智慧”:从花对人影响,让我们看到了“珍贵人性”;从花的各种譬喻中,让我们看到了“善巧方便”;从花对环境、心境的美化提升中,让我们看到了二壮严世界”;从花对诗人的启示中,让我们看到了“禅心悟性”;从花在医疗的应用中,让我们看到了“慈悲布施”;从花与艺术的相互依存中,让我们看到了水恒生命一(第二三二页)。大师其将佛陀教义中的人问性格和生活要用的部分发掘出来,以供世用,树立了现实生活与人问佛教结合的典范。

在佛陀时代,有则世尊拈花微笑僧炙人口公案:“梵王在灵山会上,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请佛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迦叶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分付迦叶。’”这便是一则藉由花传妙法而开启了佛教禅宗史上崭新的一页。有感大师拈“二花”之趣,为佛教的学术研究开启了一道门,分别提供了从诸佛菩萨、佛法、人类、譬喻、环境、诗偈、医药、艺术等八个思考向度,阖释与佛教的因缘关系,更是从种种的譬喻、经证、象征,不但付予了二花表达了佛教美学艺术范畴之一,也给予了人间佛教大乘菩萨道修行者对佛理自觉和启发的意义,可谓寓意深邃矣!

(注:华通“花”。)

(编辑∵赵萍)

出自:∵《青春期健康∵》∵2010年3期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