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文海

列表

司马承祯“渐门”修炼法_刘彦骅

修学指导“司马承祯“渐门”修炼法_刘彦骅”。∵司马承祯(公元647—735年)唐代着名道士,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河南温县人。少好学,熟读诸子百家之书,崇拜老庄之学。从蒿山道士潘师正受传符箓、辟谷、导引及服饵之术。后随师一同隐居天台山玉宵峰百余年,容貌一直像三十岁人。武则天曾数次召他进京,他拒绝应召。后来唐玄宗迭次召见,玄宗得其亲受法...

季羡林:人生_季羡林

修学指导“季羡林:人生_季羡林”。∵在一个“人生漫谈”的专栏中,首先谈一谈人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未可厚非的。∵∵而且我认为,对于我来说,这个题目也并不难写。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人生中已经滚了八十多个春秋了。一天天面对人生,时时刻刻面对人生,让我这样一个世故老人来谈人生,还有什么困难呢?岂不是易如反掌吗?∵∵但是,稍微进一步一琢磨...

睹境不动难_证严法师

修学指导“睹境不动难_证严法师”。佛陀说“睹境不动难”,意思是:处身在顺逆境界之中,而能不被它所动,确实不容易。有一次慈济委员联谊会,数千人潮来自南北,但聚会的场所连医院的大厅都无法容纳了,所以换了新的场地——在纪念堂工地地下室。这是临时的场地,音效及通风设备非常差,当天气温又高,身处在那种环境真让人觉得不是很理想。为什么不理想?因...

季羡林:寻根探源_季羡林

修学指导“季羡林:寻根探源_季羡林”。∵世间万事万物总都有个根。根者,产生之根源也。我国文化也必有其产生的根源,寻找这个根源,其意义无比重大。前几年提出的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号召,目前流行于社会中的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倡议,实际上也都是寻根的举措。∵∵《三国志演义》一开头就说:“夫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两句话概括了一部中国史。然而...

三种人生态度——逐求、厌离、郑重_梁漱溟

修学指导“三种人生态度——逐求、厌离、郑重_梁漱溟”。“人生态度”是指人日常生活的倾向而言,向深里讲,即入了哲学范围;向粗浅里说,也不难明白。依中国分法,将人生态度分为“出世”与“入世”两种,但我嫌其笼统,不如三分法较为详尽适中。我们仔细分析:人生态度之深浅、曲折、偏正……各式各种都有,而各时代、各民族、各社会,亦皆有其各种不同之精神,故欲求不笼统,而...

大佛头上的避雷针_林清玄

修学指导“大佛头上的避雷针_林清玄”。∵我带孩子到南部乡下去玩,顺道参访南***的寺庙,才发现***的大佛愈来愈多,而且好像在比高一样,十几层楼高的大佛到处都是。有一些很小的寺庙前面也盖了大佛,在视觉上造成一种荒谬之感。∵有一天,我带孩子去参观一座刚落成不久的大佛,有十层楼那么高。孩子突然指着大佛像说:“爸爸,大佛的头上有避雷针。”“是...

国学大师季羡林医院里的团圆年_施宝华

修学指导“国学大师季羡林医院里的团圆年_施宝华”。99岁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教授,春节期间同儿子季承及家人,在医院过了个团圆年。季承的朋友、“中国烹饪大师”张春生得讯后,亲自做了几道拿手年菜,为季氏父子的团圆饭增香添味。...

司马承祯与“易简”修炼法_李远国

修学指导“司马承祯与“易简”修炼法_李远国”。∵司马承祯一是唐代着名的道教养生理论家。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据日《唐书·司马承祯传》载:“少好学,薄于为吏,遂为道士。师事潘师正,传其符篆及辟谷、导引、服饵之术。师正特赏异之。谓日‘我自陶隐居传正一之法,至汝四叶矣’。”∵为陶氏二传弟子,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唐高宗永淳...

气聚则生∵气散则亡_樊正伦

修学指导“气聚则生∵气散则亡_樊正伦”。古人讲气聚则生,气散则亡。用中国文化的观点来说:构建整个自然界的一切物体,构成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最小物质就叫做气。一个人,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九窍不通一窍通’,肚脐跟妈妈通着,其他的窍全关闭着,一旦落生,一窍不通九窍通。”“窍”是什么?“窍”是人体精气和自然界交通的通道。当你一落地,“哇哇”一哭以后...

余秋雨:佛教在中国的惊人生命力_余秋雨

修学指导“余秋雨:佛教在中国的惊人生命力_余秋雨”。∵佛教在中国的惊人生命力,我还可以用自己的一些切身体验来加以证明。我家乡出过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这样一些天下公认的“大儒”,但到我出生时,方圆几十里地已经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他们的名字,更没有人了解他们提出过一些什么主张,哪怕是片言只语。我家乡是如此,别的地方当然也差不多。这个现象我在长大后反复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