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文海

列表

梁漱溟与佛教_梁德新

修学指导“梁漱溟与佛教_梁德新”。∵梁漱溟(1893—1988年)是蜚声中外的国学大师。由于他长年茹素且不蓄发,被人称为“不穿袈裟的和尚”。他与佛结缘,说来话长。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梁漱溟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家庭,他父亲梁巨川时任内阁中书官职。他7岁入中西小学堂学中文和英文;1906年考入北平顺天中学。他喜欢看书作文。他写的...

业由心造,心可转业_陈兵

修学指导“业由心造,心可转业_陈兵”。∵业虽有束缚、牵引自心的巨大力量,遵循铁的因果规律运作,但终归由心发起,终归为心的活动、心的功用;一切业报,终归为心的果报。如《法句经》佛陀偈所言: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念善念恶,乃心的活动。业力不可思议,终归是心力不可思议。心不仅能造业...

悲智双运的智者_证严法师

修学指导“悲智双运的智者_证严法师”。禅宗有一个公案故事——有一位老禅师在深山的草棚里修行,在一个中秋节的夜晚,他静静地坐着念佛,突然来了一个小偷,翻箱倒柜找遍了所有的地方、到处弄得乱七八糟,却只看到两个银币,他就“顺手牵羊”,拿了之后就想从窗子跳出去。老禅师明知有小偷进来翻箱倒柜,还是如如不动,正当小偷要从窗子跳出去时,老禅师就出声音...

司马承祯的道与术_樊光春

修学指导“司马承祯的道与术_樊光春”。∵一、帝王之师∵唐朝的皇帝推祟道教、尊礼道士在历史上是很出名的,玄宗、武宗曾亲受法箓,成为道士皇帝。唐武宗所尊赵归真邪术干政,臭名昭着;而玄宗所尊司马承帧、李含光师徒,却是唐代的着名高道。据《旧唐书》记载,司马承帧(647-735年),字子微,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出身于仕宦世家,饱读诗书却不肯做...

事到无心皆可乐∵人到无求品自高(下)_道证法师讲述

修学指导“事到无心皆可乐∵人到无求品自高(下)_道证法师讲述”。∵还有一次,有些皈依的弟子去听演讲,认为讲演的法师有影射批评老和尚的意思,就打抱不平上山报告老和尚,不料广钦老和尚当下非但毫无愠意,反而要上来报告的弟子去忏悔“误会讲演法师”的过失,并替那位法师解释其言辞的佛法含意,告诫弟子假如今天人家指名道姓骂我们,尚要诚恳感谢,何况人家没指名!老人家还严肃晓以“...

业必感果,业能缚心_陈兵

修学指导“业必感果,业能缚心_陈兵”。∵业,作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造作,具有力量、作用,称“业力”。佛法说业力极为强大、复杂、神秘,与众生数量、龙力、禅定力、佛力并称五种不可思议,“业力不可思议”,乃佛典中多处强调的格言。《大智度论》卷五引经言:业力为最大,世界中无比。∵业虽然是人有意识地造作,但一经造出,便会成为一种不依造作者意志而...

法尊法师生平事迹_周祝英

修学指导“法尊法师生平事迹_周祝英”。∵法尊法师是五台山现代着名高僧、佛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法师两度入藏,遍访名师,广学经论,译经着书,为汉藏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法尊法师还特别重视僧才的培养,从事佛年,为佛教培养出许多解行并重的僧才,从而形成了一套佛教教育思想。∵∵古人曰:“地不自灵,因人而灵;物不自胜,因人而胜。”∵五台山之所以历...

南怀瑾先生谈儿童智慧开发_南怀瑾

修学指导“南怀瑾先生谈儿童智慧开发_南怀瑾”。∵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关于大家习惯所称“儿童读经”的事,“儿童读经”是大家最近讲惯的术语,其实就是儿童读书。∵不管称儿童读书、儿童读经,或儿童中国文化导读也好,在我的看法,这个时代,尤其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国家,在近七八十年来这个时代,中国人一听到“读经”两个字,就莫名其妙地反感,认为是复古,走倒退的路线,...

季羡林:清塘荷韵_季羡林

修学指导“季羡林:清塘荷韵_季羡林”。∵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

事到无心皆可乐∵人到无求品自高(上)_道证法师讲述

修学指导“事到无心皆可乐∵人到无求品自高(上)_道证法师讲述”。∵一代大德上广下钦老和尚,大家赞誉他是“佛教界的国宝”,他老人家95岁往生前两天所拍的照片,目光依然炯炯有神!在老和尚92岁那年,末学曾经有机缘跟着他老人家爬山,老和尚走在前面,步履矫捷,末学跟在后面相当吃力!当时承天禅寺还在建筑中,有一段路障碍物很多,末学走得差点绊倒,老和尚回过头来说:“要走好哦...